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山西省太原市太钢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

2020年山西省太原市太钢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

2020年山西省太原市太钢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下列字母与所对应的自然地理事物正确的是A. a-贺兰山B. b-长白山C. c-秦岭D. d-渭河13. 该区域为A. 黄土高原B. 东北地区C. 长江三角洲D. 四川盆地14. 该区域严重的自然灾害有①水旱灾害②台风③寒潮④水土流失⑤火山爆发A. ①③④B. ①②③C. ①④⑤D. ③④⑤15. 该区域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A. 植被破坏B. 人口过度增长C. 贫困D. 环境恶化16. 该区域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主要表现在①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②水土流失严重③人地矛盾尖锐④环境遭到破坏后恢复困难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①④参考答案:12.C 13. A 14. A 15. B 16. D12. 贺兰山为南北走向,而a为西北--东南走向。

结合图中经纬度可知应a为乌鞘岭;b为太行山;c为秦岭;d为汾河。

故C正确,A、B、D错误。

13. 结合上一小题可知本地区位于:乌鞘岭以东,太行山以西,秦岭以北,因此应为黄土高原,故A正确。

14. 我国最常遭受台风影响的是华南沿海,接下来就是华东沿海,内陆地区受台风影响很小,因此②错误。

黄土高原上的大同火山群为死火山群,因此⑤错误。

受季风影响,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因此当地多水旱灾害;本地区距离冬季风源地近,易受寒潮影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因此①、③、④正确。

故A正确。

15. 人地矛盾尖锐的关键在于人口过度增长,人口增长会导致植被破坏,进而引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生态问题,环境恶化加剧贫困,故A正确,B、C、D错误。

16. 黄土高原区域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主要表现在: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环境遭到破坏后恢复困难。

人地矛盾尖锐导致生态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是当地生态破坏的后果。

二者不是区域生态系统十分脆弱的表现。

故D正确,A、B、C错误。

【点睛】本题组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2. 读我国部分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分布示意图(图12),回答下列问题。

(6分)(1) 图示区域中,水土流失地区分布规律是什么?(3分)(2) 简述图示A区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

(3分)参考答案:1) 大致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最严重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

(3分)(2) 植被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大型工程建设不当等。

(3分)3. 读图,下列关于 A、B、C、D 四点自转线速度的比较,正确的是A. A=C<B<DB. A=C>B>DC. A=D<B<CD. A=D>B>C参考答案:B【详解】地表各地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纬度越高,自转的线速度越小,由四点纬度位置可知A=C>B>D,故B项正确。

4. 有关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使用的能源可分为两大类: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B.可再生能源主要指太阳能、水能、风能、天然气等C.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指煤炭、石油、潮汐能等D.可再生能源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必须倍加珍惜参考答案:A5. 下图均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中虚线或字母表示地形部位。

下列选项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A. ①山谷②山脊③鞍部④山顶B. ①山谷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C. 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D. ①山脊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参考答案:B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

根据"凸高为谷,凸低为脊"来进行判断,并且四周低、中间高为山顶,两个山峰的低处或两个谷地的高处是鞍部,可知B正确。

6. 图7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完成23~25题。

23.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河流的总体流向大致是A.西北向东南流B.东南向西北流C.东北向西南流D.西南向东北流24.该地区拟建一条铁路,有人设计了一选线方案(如图)。

方案沿线甲、乙、丙、丁四处中明显不合理的有A.1处B.2处C.3处D.4处25.若要安排露营活动地点,就地形、水文特征判断,最不适宜的地点是A.W B.X C.Y D.Z参考答案:23.A 24.C 25.D7. 2017年11月特朗普访华期间,我国表示将在2017-2018销售年度进一步购买1200万吨美国大豆,金额为50亿美元。

大豆喜暖热、多雨。

读甲、乙、丙三个国家“大豆耕作时间分布表”,回答下面小题。

15. 甲、乙、丙三个国家分别是A. 印度、秘鲁、新加坡B. 澳大利亚、巴西、中国C. 美国、巴西、阿根廷D. 南非、俄罗斯、乌克兰16. 影响三国大豆生产周期中各生长阶段时间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A. 降水B. 土壤C. 地形D. 热量参考答案:15. C 16. D15. 根据表格中,种植期、开花期、灌浆期和收获期的时间,结合选项中的国家,可知C 项正确。

16.三个国家纬度差异较大,热量条件不同,影响了生长周期,故D项正确。

8. 治理海河、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主要措施是()①在易成灾地区大力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②在各大支流的上游修建水库,中游洼地修筑蓄洪工程③在下游河段加固堤防,以防决口成灾④在下游开挖人工运河,分散水流A.①④B.②④C.①②D.②③参考答案:B9. 某年4月渤海沿岸发生了一次较强风暴潮,这次风暴潮是由低压系统、向岸风共同引起的,海水涌向陆地,给沿岸地区造成较大损失。

读下图回答第12题。

4月14日20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12.据图所示气压分布状况判断,当时受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A.甲 B.乙 C.丙 D.丁参考答案:B10.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

据此回答16—17题。

16.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强大的表现是()①维护地球上的碳氧平衡②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③提供大量的优质硬木④维持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7.导致热带雨林土壤贫瘠原因的有()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乏养分积累和补充;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③热带雨林植被的光合作用强烈;④岩石完全风化,不再释放养分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参考答案:D A11. 下列地形区中,被赤道穿过的是()A. 刚果盆地B. 青藏高原C. 巴西高原D. 撒哈拉沙漠参考答案:A【详解】刚果盆地是非洲最大盆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盆地。

位于非洲中西部,呈方形,赤道横贯中部,面积约 337万平方千米,A对。

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约在25°N-40°N之间,B错;巴西高原约在5°S-25°S之间,C错;撒哈拉沙漠约在20°N-35°N之间,排除D。

故本题选择A。

12. 有关美国的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A.平原面积广阔,约占本土的一半B.本土大部分属于热带C.地形分为三大纵列带,中部为高原D.本土气候主要是温带荒漠气候参考答案:A13. 下图为某区域的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图,每个小方格表示实际长宽各100米,图中r表示河流,t表示林地,h表示住宅,f表示水田。

方格中数字2表示相同的海拔高度。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河流流向是自西南向东北 B.图中住宅易受到滑坡、泥石流影响C.该区域外力作用以风力侵蚀为主 D.图中森林覆盖率为8%8.下列有关地理信息技术运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运用GIS,可以监测河水是否淹没到住宅B.图中海拔高度的测量主要运用RS技术C.运用数字地球可以对该区域的地理信息进行立体的、动态的显示D.运用GPS可以监测该区域林地的砍伐情况参考答案:7.A 8.C14. 右图为某地北京时间某月23日13时20分的景观照片。

据此完成2--3题。

2、该日A.广州日出比上海早B.长城站有极昼现象C.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小于悉尼D.莫斯科白昼时间长于华盛顿3、该地最有可能位于A. 100°E,23.5°NB. 140°E,0°C. 140°E,23.5°ND. 100°E,0°参考答案:C D15. 2016年11月,天文学家在距地球32.7光年处发现一颗围绕红矮星(一种体积不太大的小型恒星)运行的“超级地球”,质量约为地球的5.4倍,被命名为GJ536b。

该天体位于A. 地月系B. 太阳系C. 银河系D. 河外星系参考答案:C地月系是由地球和月球组成的,该天体为红矮星,不在地月系,而其距离地球32.7光年,太阳系直径约0.003光年,银河系的直径为8万光年,说明该天体位于银河系,故选C。

16. 第三次刚果盆地国家森林管理协会工作会议指出:各成员国必须制定统一的森林保护标准,保护生态多样性,并进一步号召各成员国人民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共同保护刚果盆地的森林资源。

据此回答29--30题。

29.下列雨林开发方式中,属于保护性开发的有 ( )①雨林观光②生态旅游③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④发达国家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A.①②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③④30.保护热带雨林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 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 D.参与性原则参考答案:29.B 30.C17. 图中ac、bd两条经线分别为100°E、150°E,则ab、bd、cd、ac四条线段所表示的距离的大小关系为A.ab<cd<bd=acB.ab=cd<bd=acC.bd=ac>ab<cdD.ab>cd>bd=ac参考答案:A18.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11~13题。

11.当地球公转由C向D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A.吃月饼,共庆团圆 B.荡秋千,踏青插柳C.放鞭炮,守岁迎春 D.望双星,鹊桥相会12.在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 )A.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 B.南半球白昼变长,并长于夜C.北半球黑夜变长,但短于昼 D.南半球黑夜变长,并长于昼13 地球由D到A再到B的过程中速度变化情况是A 一直变慢B 一直变快C 先变快后变慢 D先变慢后变快参考答案:CBD19. 下列对田纳西河流域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田纳西河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西坡,是密西西比河的支流,地形以平原为主;②田纳西河流域水能资源和煤炭、石油资源丰富;③田纳西河流域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④田纳西河的主汛期是12月到次年4月中旬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参考答案:B20. 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移到乙地的是A. 甲地优美的环境B. 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C. 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D. 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参考答案:D甲为人口迁出地区,甲地优美的环境主要为拉力,不会导致人口迁出,A错;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也不会成为拉力,B错;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会限制人口流动,C错;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可能会导致人口流动,D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