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瓜栽培技术

黄瓜栽培技术

黄瓜栽培技术黄瓜是一种抗旱抗逆性比较弱的植物,它的这些特性是由它的根、茎、叶的特殊结构而决定的。

第一节黄瓜生物特性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一、生物学特性1、根:黄瓜根系主要分布在表土下25cm内,10cm以内最为密集。

侧根横向伸长主要集中半径30cm内,根系木栓化比较早,断根后再生能力差,幼苗胚或茎上有发生不定根的能力,不定根比原根生长还要旺盛,这和苗床盖土厚薄等有关系。

黄瓜是一种浅根性蔬菜,抗旱能力较弱,所以要求土壤肥沃,浇水频繁。

2、茎:黄瓜茎是蔓性,中空的,茎皮层薄,髓腔大,机械组织不发达,不能独立,需搭架绑蔓或吊蔓。

3、叶:黄瓜叶面积大,蒸腾系数高,一片叶完全展开起,净同化率增加,叶面积最大时净同化率最大,是光合作用的主体。

二、黄瓜对生活条件的要求1、温度:①气温与地温:黄瓜起源于亚热带温湿地区,要求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最低有效温度为14-15℃。

一般情况下,黄瓜健壮植株的冻死温度为-2-0℃,它不耐霜冻的原因是组织柔软,含游离水较多,它易结冰,它对低温适应能力常因降温的缓急和锻炼的程度而不大相同,所以黄瓜栽培的苗床锻炼,有其独特的意义。

通常8℃以下黄瓜难以适应,1-12℃以下,生理活动失调,生长缓慢,停止生育,所以10℃称为"黄瓜经济的最低温度"是有其意义的。

黄瓜健壮的生育界限温度为10-30℃,光合作用适宜温度25-32℃,而35℃左右同化产量和呼吸消耗平衡。

黄瓜根系比其它果菜类对地温的变化更为敏感,地温不足时,根系不伸展,吸水吸肥特别是吸收磷受到抑制,因而地上部不长,叶色变黄,黄瓜生育最好的地温为25℃左右,最低15℃,地温降至12℃以下,根系的生理活动受阻,会引起下部叶片变黄。

地温超过32-35℃,根系的呼吸量增加。

②昼温与夜温:要求昼温25-30℃,夜温13-15℃,最理想的昼夜温差10℃左右,夜温所以要低,首先夜间不进行光合作用,低温可以减少呼吸消耗;其次夜间缺乏紫外线,温度高了,会引起徒长;再者夜温过高,同化养分运输缓慢,植株生长缓慢,甚至引起落花。

③阴天与晴天的温度:黄瓜在阴天日照不足的情况下,较低的温度为好,可以减少呼吸消耗。

2、湿度:由于系统发育的影响,黄瓜喜湿不耐旱,它要求土壤湿度为85-95%,空气湿度白天80%,夜间90%。

如果土壤湿度大,空气湿度在50%左右也无多大影响,它对空气干燥的抵抗力是随土壤湿度的提高而增强的。

黄瓜虽然喜湿,但又怕涝,如果湿冷结合,寒根、猝倒、沤根将随之而来。

3、光照:黄瓜叶片因所处节位和叶龄长短的不同,其同化量有很大的差异,一株黄瓜当中,中间以下展开了20-30天的那5片大面积壮龄叶的同化量最大。

黄瓜叶片中干物质的含量受天气阴晴的影响极大,其干物质增重晴天比阴天多两倍乃至六倍,阴雨天持续日久时,黄瓜会软弱多病,并引起"化瓜"现象。

4、土壤和矿质营养:黄瓜根系浅,以选择富含有机质透气性良好,即能保水又能排水的腐殖质壤土进行栽培为宜。

黄瓜在收瓜期间对五要素的吸收量以何为最多,氮次之,再其为钙、磷,以镁为最少。

同时它们的吸收量都是在收获期间最高,产量越高对养分的吸收也越多,同时对地力的消耗也越大,所以,结果期的追肥是最为重要的。

第二节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栽培技术冬春茬黄瓜一般在9月下旬-10月上旬播种育苗,11月中旬定植,元旦春节期间上市。

一、品种选择冬春茬黄瓜一般以嫁接为宜。

其接穗品种选择短日照耐阴,耐低温,生产性好,商品性好,单性结实能力强的品种如长春密刺、津春3号、中农13号等。

砧木选择根系耐低温的品种,如云南黑籽南瓜等。

二、育苗1、播种期的确定:决定播期的因素有三:要在元旦春节间上市;元旦前40天定植;黄瓜抗寒性最强的时期是缓苗后到摘瓜中前期,基于这三种因素播种期应选择在9月下旬-10月上旬,南瓜比黄瓜晚7天左右。

2、种子处理:每亩需南瓜种籽1500-2000g,黄瓜种籽15g,将种子放入55-60℃热水中不停搅拌,水温降至30℃时,用手搓掉种皮上的粘膜,黄瓜浸种6小时,南瓜浸种10小时,淋干,用湿布包裹在25-28℃下催芽,每日用25℃温水淘洗一次,直至8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3、播种:每亩地准备50×100×10cm的木盘10个,装入蛭石厚7cm,整平后轻轻压实浇透水,黄瓜以1-1.5cm见方,南瓜以2-2.5cm见方摆好,种芽平放或向下,覆蛭石1-1.5cm厚,轻压后再浇透水。

播种应选择有几个连续晴天为好。

播后保持27℃左右的温度,最低不低于20℃。

三、嫁接1、营养土的准备:营养土采用80%优质圈肥加20%田园土混合而成,如果圈肥质量差,可以加入适量育苗素或磷酸二铵,千万不能过量。

2、嫁接:嫁接苗龄应掌握南瓜茎长7-8cm,黄瓜茎长8-9cm,南瓜苗的子叶展平,真叶初露,黄瓜第一片真叶露出约1cm为宜。

嫁接应选择晴天进行(嫁接后最好有4-5天晴天),一般在温室内嫁接,温度保持25-28℃。

方法:取健壮的、互相匹配的、高低合适的南瓜和黄瓜苗尽量少伤根,去掉南瓜茵的真叶和生长点。

用刀片在子叶的下边,南瓜苗和子叶平行距子叶0.5cm成35-40℃角向下斜削一刀,加长为0.9-1cm,宽为茎的1/2-2/3;黄瓜苗距子叶2cm 和子叶垂直成30。

角向上斜削一刀,加长0.8-0.9cm,使黄瓜苗和南瓜苗的切片相勾连,黄瓜子叶处于南瓜子叶之上呈十字形,用嫁接夹夹紧,操作时要注意伤口整洁,防污染。

嫁接后的苗子立即栽到营养钵内,栽时将南瓜和黄瓜的根系分开1-2cm,便于以后断根及时浇足底水。

嫁接后要及时遮荫,避免直射光,保持饱和的相对湿度,遮荫三天后逐渐见光,温度为25-27℃,到第7天可全天见光,第10-12天断黄瓜根,陆续去掉固定夹,将死苗挑出,成活的苗按大小挤紧,保持地温,培育壮苗。

四、定植(一)整地施肥: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清理田间并整地施肥。

地整平后灌水,然后施入基肥,深翻后再扣棚膜,既保墒,又不会使室内湿度过大。

每亩要求施优质圈肥15-20方,饼肥750-1000kg,磷酸二铵50kg,硫酸钾20Kg,圈肥和饼肥要充分发酵。

(二)定植:根据当时天气和苗子大小来决定,一般在11月20日前后,苗子以有3-4片真叶为宜,选择栽苗后有3-4个晴天为理想天气。

方法:大小行定植:大行距80cm,小行距50cm,株距25cm,采用膜下暗灌,小行间沟要在10cm以上,以保证浇水畅通,定植时按25cm株距刨坑,然后摆苗浇足水。

水渗后封垄,并把小行间沟整顺,然后覆上地膜,为防止地膜下沉影响浇水,可在下面用竹片支起地膜,定植三天后,选晴天浇一次缓苗水,要浇足浇透。

五、田间管理1、温度管理:缓苗阶段不要通风保持较高温度,为保证黄瓜能在短日照条件下生长,要求昼夜温差15℃,白天25-30℃,夜间15℃。

超过30℃时开始放风,因为30℃以上时, 黄瓜的光合作用率开始降低。

揭盖草苦:晴天上午8点揭苫,下午温度降到14-16℃时放苫;阴天比较暖和时,上午9点揭苫,下午降到12℃时盖苫,连续阴天时要在中午放1-2小时的风。

2、整枝:因为冬春茬黄瓜采摘期较长,所以绑蔓(或吊蔓)要认真。

瓜秧开始吐须时,及时插架绑蔓,绑蔓要在黄瓜节的上方,以免影响瓜条的生长,生长点要向一个方向,同时要曲蔓,使生长快的慢的在同一个平面,以免互相遮荫。

在绑蔓的同时,去掉卷须和雄花营,以免消耗养分,还要及时去除老叶,盘主蔓,以保证植株有一个通风透光的环境条件。

3、肥水管理:温室内的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5%以下,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在浇足定植水的情况下,根瓜座住前不干不浇水在大行间深中耕,瓜长到6-8cm 时,才能浇水,浇水后先升高温度,然后开始放风,一定要采用膜下暗灌,有条件的可采用滴灌,2月中旬以后,可以7-10天浇一次水,惊垫以后,摘一次瓜浇一次水。

追肥可以采用一清一浑,从结瓜开始追肥,每次可用尿素10kg或磷酸二铵5kg。

4、C02施肥:为提高光合作用率,提倡用CO2施肥。

方法是在塑料桶内倒入稀释后的浓硫酸(配比是2.1kg98%的浓硫酸加4倍水稀释),加碳酸氢铵3.6kg斤。

碳酸氢铵用塑料膜包好后再放,施用后密闭2小时再通风。

使用的最佳时期是缓苗后,连续施30-40天,阴雪天不施。

5、叶片追肥:如果在不能浇水的情况下出现脱肥现象,尤其是定植后根系未发开前,可以进行叶面喷肥,可以喷尿素或磷酸二氢钾等。

6、灾害性天气的管理:在深冬出现连阴的天气10天以上时,要注意揭苫,并在中午放风1-2小时,随着光照的减弱,要降低室温,为增光保温,保证3-5天擦一次棚膜;为防止出现冻害,晚上要加盖小拱棚,白天揭开以争取光照。

为提高植株的抗寒性可进行叶面喷肥。

第三节黄瓜早春保护地栽培技术早春保护地黄瓜的栽培,春季霜冻和寒流降温是其主要碍障,所以,要在寒流降温时棚内最低温度不低于10℃时才可以定植。

一、品种选择早春黄瓜可以选择长春密刺、新泰密刺等。

二、培育壮苗早春黄瓜一般在日光温室或加温温室中育苗,根据气候条件播种可在1月下旬-2月上旬进行。

可以先播种再分苗在营养钵(或纸筒)中,也可以直接播在营养钵中,营养土配比同上。

三、适时定植底肥的施用同日光温室栽培。

定植前1个月开始覆膜扣棚,以提高地温。

定植前做畦,畦高10cm,宽1.3米,每畦栽两行,小行距50cm,株距20-25cm,定植时先开沟浇水再栽苗,用沟旁干土覆盖,可以保持地温。

四、定植后的管理1、增加覆盖人工补充加温。

定植后的关键是保温增温,尤以地温突出。

定植后一周左右,应密闭大棚,保温保湿促进缓苗,但不可高于32℃。

随着气温的升高和植株的长大,白天棚温高于25℃时可拉缝放风,但不可以放底风。

夜间气温高于15℃时,要加大放风量,保持温差,利于壮苗丰产和防病。

早春遇低温时可在大棚周围加盖草苦,或用电增热、熏烟等方法临时增温。

2、勤锄保墒,严格控制水分。

定植后2-3天内要及时中耕,其深度要求在土表10-12cm,要锄细楼平,增加地温,在利于新根的发生。

若定植水浇的适宜,中耕的细致,不一定要浇缓苗水。

浇水后仍要进行中耕。

五、结瓜期的管理1、肥水管理:在根瓜瓜把开始变粗时,选择晴天上午浇水,水量不宜过大,同时进行追肥,随着植株长大和进入盛果期,水量逐渐加大,隔次追一次化肥,以速效肥为主,每次尿素10kg。

2、植株调整:同温室黄瓜。

3、及时采收:根瓜早采,前期瓜也要早采,随着温度升高成品瓜要及时采收,到盛期1-2天采收一次。

第四节黄瓜秋季栽培技术秋黄瓜大半生育期处在高温多雨的不利条件下,病虫害容易发生,故更要加强管理。

一、品种选择适用于露地栽培的生长势强,抗病、优质品种如津春4号等。

二、整地施肥秋黄瓜栽培的地块应选择能排能浇的粘壤土。

亩施腐熟有机肥10方以上,尿素15kg,二铵15kg。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