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
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一、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现我校共有在编教职工 12 名。

从学历上看,本科学历3人,专科学历9人,均高于小学规定学历。

从职称上看,小学高级教师8名,小学一级教师3名,中学二级教师1名。

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不断提高的,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我校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与实施素质教育以及教育现代化的要求不相适应;教师队伍专业知识、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综合能力不能完全适应教育改革、素质教育的需求。

教师队伍建设面临新的形势和紧迫的任务,对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指导思想
为建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整体提高办学水平,把学校办成具有实验性、示范性、先导性,高质量、有特色的学校,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依据我校教师队伍现状,深化教育改革,为教师队伍整体提高做出贡献,为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三、基本原则
坚持提高教学质量的原则,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数量与质量的关系,稳步推进我校教师队伍的建设。

坚持依法治教的方针,依法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依法管理和建设教师队伍。

四、主要目标
教师数量基本满足我校教育发展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建设一支数量适当、分布合理、结构优化、富有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专业水平明显提高。

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改善。

教师队伍的学科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以适应课程、教材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尤其英语、美术、体育、音乐、写字等学科任课的教师。

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加快培养一批具有信念坚定、发展潜能大、后劲足、创新能力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形成多种层次为类型的骨干教师群体。

五、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
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力量,培养一支学风浓、教风正、身心健、业务精、有思想、有智慧的新型教师队伍是我们的工作重点。

(一)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
1、坚持政治、业务学习制度,教师每双周政治学习,单周业务学习,学习形式采取集中与自学相结合,学原文与研讨交流相结合,并认真记好各种形式的学习笔记,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写出学习体会。

每学期末学校对教师的学习进行评价,并列入教师考核项目,每学年教师完成政治、业务学习笔记各一本。

2、以师德为中心,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深入开展“四爱四比”活动,即爱祖国、爱事业、爱职业、爱学生;工作面前比干劲,学生面前比爱心,事业面前比贡
献,荣誉面前比风格。

加大管理力度,发现典型,树立榜样,弘扬正气,表彰优秀。

3、坚持教师违规、渎职一票否决制度,排除消极因素。

凡有违规乱收费、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教师之间闹矛盾造成不良影响的,一票否决,取消各种评优、晋级资格。

4、以“师德规范”为依托,向“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目标迈进。

使教师一言一行都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于有声之处传播文明的声音,于无声之处体现文明的魅力。

(二)加强教师继续教育,提高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
认真完成继续教育的学习任务,提高知识、业务水平。

认真执行我校教师继续教育计划和校本培训计划。

学校安排好教师的面授学习、外出培训,将继续教育成绩作用考核、晋级、聘任、奖励的重要依据,建立制约、奖励机制。

(三)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活动、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印发心理健康教育资料、组织心理健康征文,及时了解教师心理动态,疏导教师心理问题,使教师以健康人做健康的教育。

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一、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
教师的数量和学历达标状况。

我校共有教师12人,学历合格率为100%,大专学历9人,本科学历3人。

教师队伍的结构特点。

语文、数学、英语教师配置基本合理,音乐、美术、体育、科学、品社、计算机等学科教师有主科教师兼任。

二、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修养有待提高。

由于受社会不良思潮影响,事业心、进取意识不强。

教育教学教研能力急需增强。

教研层次还不深,还没有形成学校课堂教学特色。

骨干教师队伍需壮大。

目前,骨干教师数量还不多。

三、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
1、加强校本培训。

加强校本培训,通过对教师素质教育理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壮大骨干教师队伍。

2、纯真师德师风。

全体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教书育人,拥有高尚的师德。

3、增强教研能力。

教育方法科学合理、教学质量领先、教研成效显着,使教学成绩名列前茅。

四、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
1、抓好继续教育。

除了完成上级教育部门下达的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任务以外,学校还要以多种形式开展校本培训,着力使得教师在思想道德、教学业务、教研能力等方面普遍提高。

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学历进修或有关业务培训。

2、深入推进教科研。

围绕学校主课题进行研究,既有数量更重质量。

倡导教师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开展教育科研。

3、强化质量意识。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命,也是教师的立足之本。

激励教师成名成家,创造教师快速发展的良好环境。

4、改进学校管理制度。

继续采取措施以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教师工作质量考评与分配奖励紧密结合。

5、选好用好人才。

对优秀教师、对优秀班主任、对优秀骨干教师除了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更要注重精神激励,弘扬他们的先进事迹。

对于德才兼备的人才应该积极推荐,尽快提拔重用,给予施展才智的舞台。

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如何确保我校教师队伍持续稳定地发展,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快速提高,名优教师更多地涌现,顺利实现学校发展的新跨越,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问题。

为此,我们对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发展提出如下规划。

一. 我校的教师队伍建设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 师德为先原则。

师德是教师职业特点的集中体现,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是作为教师的先决条件。

我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坚持师德为先的原则,尽快树立教师职业的认同感,激发教师强烈的职业追求是队伍建设的核心。

2. 制度创新原则。

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必须有完善的制度保证才能取得实效。

制度创新即通过完善管理制度,营造教师渴求发展的环境与氛围,提供教师自主发展、施展才华的条件与空间,建设具有我校特色的队伍优化机制。

3. 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指教师队伍建设必须着眼于教师群体素质的提高和教师个体诸方面素质的均衡发展。

只有大幅度提高教师队伍的群体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才能从根本上推进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

4.差异性原则。

差异性原则是指教师队伍建设要打开层次,针对不同的教师群体,采取不同的措施。

此外,还要提倡教师个性的张扬,鼓励教师发展自己的业务专长,尽快形成独立的教学风格。

5.自主性原则。

自主性原则是要把发展的主动权交给教师本人。

学校要逐步完善不同教师岗位的任职标准和工作要求,教师为达到任职标准,满足工作要求,实现职务晋升,就要把握机会,自觉主动地参加继续教育、业务培训以及其它学习、进修活动。

学校大力提倡,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学习、进修活动。

二. 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
掀起教师自觉提高自身修养,刻苦学习新知识、努力争做优秀教师的高潮,为积极提高全校教师的文化素质奠定了一个扎实的基础;以教师发展为本,培养和造就研究型教师,实现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以创新为动力,优化和谐发展的教师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创新力强,并能适应现代教育要求的师资队伍;培养一批具有新的教育理念,勤于实践、敢于创新,有较好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

三、教师规划的具体措施:
1.加强师德教育,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1)把师德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实事工程来抓,组织教师学习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制定本校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

(2)把师德建设同师资队伍的培养、考核、晋升结合起来,真正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

(3)校内树立本校教师的先进典型,弘扬身边的先进事迹,表彰一批优秀教师,充分发挥教师人格力量。

2.深入开展校本培训,构筑教师专业成长绿色通道
完善学校各类教师的培养制度,大力培养各学科实施“享受教育”的学科带头人。

面向全体、突出骨干、分层要求、目标推进。

围绕培养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引导和鼓励基本成熟型的教师把个人工作目标和学校的发展目标紧密联系起来,激励教师积极进取;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3.加强教育科研培训,提高教师教学研究能力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专题研究,把课题研究与自身培训相结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学研究能力。

开展“减负高质”的课堂教学研究,不断积累实践性经验,促进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从而不断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