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班语言小不点儿教案

小班语言小不点儿教案

小班语言小不点儿教案【篇一:中班语言活动:自信的小不点儿(故事)】中班语言活动:自信的小不点儿(故事)设计意图在这个主题活动中,我们需要让幼儿看到万事万物都有大有小,有强有弱,有成长,有变化;感受到自己正在经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成长变化,体验成长的快乐。

我们还需要让幼儿在关爱、温馨、尊重、理解的氛围中,看到自己的进步,逐渐形成乐观、自信、向上的自我意识。

活动定位为语言领域。

意图通过情景引导为主要策略让孩子在对故事情节一次次的想像、猜测、表达过程中得到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同时,引导孩子明白自己现在虽然小,在大人们眼里是小不点儿,但小不点儿也是有很多本领和长处并且总有一天会长大的道理。

活动目标1、倾听故事,能随故事情节大胆想象。

2、体验小甲虫自信、乐观地期待自己长大的情感态度。

活动重难点重点:安静倾听故事并随故事情节展开大胆猜想。

难点:明白小不点儿虽然小但也有很多长处和本领并总有一天会长大的道理,初步产生做小不点儿的自信和自豪感。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小猴子、小老鼠、甲虫图片,草为背景经验准备:幼儿认识常见动物、能区分事物明显的大与小。

活动过程(一)自由谈话,引出课题师:你们和老师比谁大?和爸爸妈妈比谁大?在老师和爸爸妈妈眼里,你们都是小不点儿,以前有没有人这样叫你?小不点儿是什么意思?如果有人叫你小不点儿你会开心吗?为什么?(二)倾听故事,《小不点儿》理解内容1. 小猴寻找比他小的朋友。

(1)有只小猴子,只有皮球那么高,大家笑着说他是小不点儿,他不高兴,想去找比他更小的朋友。

(2)你认为比小猴小的有谁?(3)一路上绿绿的小草都比小猴高,小猴有点失望,突然草丛里跳出一只小老鼠,仔细看:小老鼠和小猴比,谁大,谁小?小猴子找到比自己小的小老鼠很开心,猜猜他会对小老鼠说什么?2.小老鼠寻找比他小的朋友。

小精灵儿童网站(1)小老鼠听到小猴说自己是小不点儿,他会开心吗?猜猜他会怎么做?(2)你认为比小老鼠小的有谁?(3)小老鼠东看看,西望望,哎!什么都比自己大,他还比不上小狗的鼻子大呢!忽然,他被绊了一下,一个小小的东西叫了起来:“哎呦,你踩疼我了!”小老鼠连忙抬起脚,原来是只甲虫,仔细看:小老鼠和小甲虫比,谁大,谁小?小老鼠找到比自己小的小甲虫,猜猜他会对小甲虫说什么?3.小甲虫对“小不点儿”的态度。

(1)小甲虫听到小老鼠说自己是小不点儿,高兴吗?他会怎么做?(三)小结并提升经验1.为什么小甲虫听到别人说他是小不点儿,他还是那么自信呢?2.我们虽然小,在大人眼里是小不点儿,小精灵儿童网站但我们有很多本领,谁愿意说说你的本领?(四)说说自己1.在家里,你们是不是最小的,有没有人说你们是“小不点儿”?2.当别人说你是“小不点儿”时,你是生气还是高兴?3.你们这些“小不点儿”有哪些本领?4.将幼儿所说的内容用文字或图画进行记录,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五)结束活动孩子们,我们很小,在大人们眼里我们就是小不点儿,但小不点儿本领大,我们会??,我们还会慢慢长大。

所以,如果有人说我们是小不点儿,我们一点儿也不用在意,可以像小甲虫一样自信地说:“没关系,总有一天我会长大的。

”【篇二:小班上学期语言课程教案】小班上学期语言课程进度表1、《高高兴兴上幼儿园》(选自幼儿园课程指导第17页)——喜欢木偶表演,并产生操作木偶的兴趣。

在故事角色的影响下,乐意天天上幼儿园。

2、《阿文的小毯子》(选自建构版第21页)——正确对待自己的玩具或日用品。

逐步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

3、《丁丁的一天》(选自建构版35页)——了解幼儿园一天的活动安排,培养喜欢幼儿园的情感。

能看图讲述,初步模仿打电话。

4、《啊呜啊呜吃得香》(选自幼儿园课程指导第56页)——学习看图念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养成独立进餐的良好习惯。

5、《一对好朋友》(选自建构版第38页)——能说出生活中配合使用的两样东西,初步关注、发现事物中的关系。

懂得好朋友要友好合作。

6、《橡皮膏小熊》(选自建构版第42页)——懂得一些运动器具的正确玩法,知道运动时要注意安全。

初步懂得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7、《手指谣》(选自幼儿园课程指导第47页)——学念儿歌,并尝试简单的仿编。

通过游戏锻炼手指小肌肉群。

8、《给妈妈的妈妈送甜蜜》(选自建构版第62页)——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拥抱、吻、关怀是一种甜蜜的亲情。

学习用多种方式表达对成人的爱。

9、《不爱用手的小河马》(选自建构版第83页)——安静地倾听故事。

知道小手的用处大,尝试用小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10、《我的小嘴真能干》(选自幼儿园课程指导第71页)。

——学说:“你好”、“你早”、“对不起”、“谢谢”等礼貌用语,并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能口齿清楚地朗读儿歌。

体验做个有礼貌的乖宝宝的快乐感。

11、《树叶鸟》(选自幼儿园课程指导第79页)——能安静的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知道秋天到了,有的树叶会变黄了,会落下来,但当春天来临时,树上又会长出绿叶来。

12、《蛤蟆种瓜》(选自建构版第113页)——愿意在同伴面前讲述自己的想法,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知道种瓜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不能太着急。

13、《宝宝睡了》(选自课程指导第121页)。

——辨认白天、黑夜,知道白天、黑夜的不同特征。

懂得早睡早起身体好。

14、《小老鼠上灯台》(选自建构版第158页)——感受儿歌的韵律感。

能用动作表现滚动的状态,体验表演的乐趣。

15、《小兔乖乖》(选自幼儿园课程指导第135页)——喜欢听故事,能记住故事中的角色。

理解故事内容,具有初步的善恶感。

感受和老师、同伴一起表演的快乐。

16、《怕冷的大恐龙》(选自建构版第195页)——感知各种抵御寒冷的方法,周到运动可以使身体暖和。

乐意参加讨论,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17、《雪花》(选自幼儿园课程指导第107页)——理解故事内容,学讲故事中的对话。

学习词:白花花、冰冰凉。

18、《小不点儿》(选自建构版第166页)——能根据故事内容进行猜想。

能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萌发乐观、自信的情感态度。

19《我想长大》(选自建构版第168页)——了解人是慢慢长大的。

感受长大的变化,看到自己进步,萌发自信心。

20、《雪白雪白的朋友》(选自建构版第199页)——体验和表达想念朋友的情感。

能在集体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小班上学期语言课程教案活动过程:一、出示幼儿园背景图,提问:这时什么地方?有谁?他去干什么?二、食饭饭表演木偶戏“高高兴兴上幼儿园”,请幼儿观看。

三、再次表演木偶戏,咕噜幼儿边看边学说角色之间的对话。

四、演出谢幕时,请幼儿观看木偶的形象特点及简单的操作技巧,邀请个别幼儿尝试操作。

五、送给每个幼儿一个纸偶,让幼儿自由玩耍、表演。

活动过程:一、认识阿文。

——教师出示挂图。

你们知道她是谁吗?她是一只老鼠,名叫阿文。

——阿文上幼儿园前,很喜欢一条小毯子,到哪儿都带着它。

可是现在上幼儿园了,带着这么大的毯子行吗?二、听听阿文的故事。

——教师结合挂图,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阿文常常带着毯子干什么?她喜欢这块毯子吗?——阿文上幼儿园带着毯子方便吗?为什么?——后来阿文放下毯子了吗?三、说说自己喜欢的东西。

——你们是不是像阿文一样也有一件最喜欢的东西?你们常常用它干什么?你们上幼儿园的时候把它放在哪里?——我们小朋友笔阿文还能干!每天早上高高兴兴地和好朋友说再见,到幼儿园学本领,和小朋友做游戏,晚上回家再和好朋友一起玩,真不错!一、丁丁的一天。

——教师出示丁丁木偶。

你们还记得他是谁吗?对了,他是丁丁,他可喜欢幼儿园了。

——你们想知道他在幼儿园里是怎么生活的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请幼儿仔细观察挂图,按箭头缩指示方向有顺序地说出丁丁在干什么。

——你们看丁丁在幼儿园过得开心吗?二、给丁丁妈妈打电话。

——丁丁妈妈很想知道丁丁在幼儿园时怎么过的,瞧!她打电话来了!——教师扮演妈妈,一大班幼儿扮演丁丁。

妈妈:喂,你是丁丁吗?丁丁:我是丁丁,你是谁?妈妈:我是妈妈,你现在在幼儿园干什么?丁丁:我在做游戏。

妈妈:你在做什么游戏?丁丁:娃娃家。

妈妈:回家后,你和妈妈做这个游戏,好不好?丁丁:好的。

妈妈:再见!丁丁:再见!——教师扮演丁丁妈妈,幼儿扮演丁丁,做出打电话的样子。

——教师逐一指着挂图中的某一场景,文:“你在幼儿园做什么?”幼儿回答:“我在干xx。

”活动过程:一、分别出示“小兔吃萝卜”、“小猫吃鱼”、“小狗吃肉骨头”、“宝宝吃饭”的图片,启发幼儿说说图片上的内容。

二、便引导幼儿看图片,边示范念儿歌1-2遍。

三、鼓励幼儿学习跟念儿歌,可由老师念前半句,幼儿念后半句,再完整跟念。

四、请幼儿说说总在家是不是自己吃饭,,并用相应的动作表示。

五、请三位幼儿戴上头饰分别扮演小兔、小猫、小狗,去寻找自己爱吃的东西,其他幼儿则扮演“宝宝”,一起念儿歌边表演数次。

六、学说“啊呜啊呜吃得香”这句话,鼓励孩子在园在家都能自己吃饭,一、两个好朋友。

——教师出示茶壶和水杯实物。

茶壶和水杯说他们是一对好朋友,他们说的对吗?为什么?——教师当场使用茶壶倒水,并以角色的口吻对话,表现亲密的好朋友关系。

如,水杯说:“茶壶兄弟,来客人了,你得忙一阵子了。

”茶壶说:“水杯兄弟,请站好了,我来了。

”——雨伞和雨鞋说他们也是一对好朋友,对吗?为什么?二、谁和谁是好朋友。

——教师出示挂图,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故事里,谁和谁是好朋友?谁和谁不是好朋友?为什么?——你们还知道谁和谁是好朋友?请幼儿模仿故事中的“对“或”不对“来评判。

(如小朋友和幼儿园时好朋友等)——教师再次讲述故事一遍,并把幼儿说的“好朋友“自然融合进去,使幼儿体验到参与的快乐。

三、寻找好朋友。

——请幼儿说说:在我们班里,谁是你的好朋友?——在音乐声中,幼儿边念“金钩钩,银钩钩,两个好朋友”,边找到好朋友拉拉钩。

【篇三:小班教案设计8(共1篇)】精选范文:小班教案设计8(共1篇) 小班数学教案:一个苹果许多梨目标:1、通过视觉、听觉、触摸觉等感官初步感知1和许多。

2、在操作活动中理解1和许多的关系,激发幼儿学数学的兴趣。

准备:1、背景图:一棵大树、许多果子;布袋一个、木珠若干2、幼儿操作材料:画有水果篮的操作纸人手一份,纸剪水果若干过程:1、看看说说,感知1和许多(1)说说自己看到的什么东西有一个?(2)说说什么东西有很多,数也数不清?2、摸口袋,理解和学说“许多”(1)摸摸口袋里有什么?有多少?(2)我们小朋友有多少?现在我把木珠假装是苹果分给你们,(幼儿每人在口袋摸一个苹果)(3)看看老师的口袋里还有没有苹果?(没有)(4)小结:许多苹果可以分成一个一个一个??(—20cm的独木桥上手持物品走来走去,能保持身体的平衡。

3.会双脚向前行进跳。

准备:1.红。

黄。

绿三色纸,布置好场地。

2.小图的头饰若干。

过程:一.老师扮演妈妈,带小朋友自然进入场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