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国四公子

民国四公子

《民国四公子》
之红豆馆主溥侗
皇室之族溥侗,、袁世凯之子袁克文、张镇芳之子张伯驹、张作霖之子张学良。

均为引领民国风骚数十年的公子。

他们现在虽已人去楼空,但是他们的精神犹在,名声依旧。

他们的才德,他们的风采,他们的境遇,不由得令我们感叹。

但仍有许多我们该学习的地方。

溥侗,字后斋,号西园。

别称“红豆馆主”,因排行老五,内外行尊称其为"侗五爷"而不呼其名。

不得不说,他算是民国四公子中家世最显赫的一位了,曾经还有两次机会称为皇帝,但是都因为慈禧太后的自私而擦肩而过。

我个人认为这反倒更好。

因为咱们的侗五爷根本对政治不感兴趣,但是他的风采不得不另我们钦佩。

《菊部丛谈》对溥侗的评价是:厚斋色色精到,音乐之外,诗翰、绘事、鉴赏,无所不能。

盖有唐庄宗、李后主之长,又非其他天潢所能企及耳”。

溥侗真的是多才多艺,工诗词,善书,擅画,精于鉴赏,更长于度曲。

曾于京剧《群英会》一人饰周瑜、鲁肃、黄盖、蒋干、曹操五角,均出神入化,轰动南北。

溥侗为了学戏花了不少功夫,包括金钱和精力。

因为家庭的关系,他自小就练习武术,自然跌扑技术等样样精通,但是学戏不是光会功夫就可以学好的,更主要的是头脑聪明,那样才可以揣摩剧情,体会到人物心理,才能把戏演的活灵活现。

他为了学谭培鑫的看家本领,还会亲自伺候谭老板吸烟片,经常去他家做客,按时到节,总是礼到人到,丝毫没有贵族的架子。

就是只要知道哪个伶人又一技之长,也放下他的将军架子,不惜工本的前往请教。

不只这样,他学青衫陈德林,学花脸黄润普、钱金福。

就是这个样子,溥侗把这些人的所有长处都综合在一起,然后在经过他自己的加工琢磨,自成一家之风格。

他的学习精神是尤其我们应该学习的,也是他的悉心钻研,刻苦练功,遍访名师,终于达到了文武昆乱不挡,六场通透的化境。

才可以使他可以“粉墨登场,名贵之气出于天然,尤非寻常所能比拟”。

溥侗首先告诉我们的是要虚心求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每一个某一方面强于我们的都是老师。

第二便是坚持。

他的学戏路程从小便开始,一直投身于这个事业。

不像同样是民国四公子袁世凯的儿子袁克文爱好广泛但都是一时热。

我们同样很多事情因为耐心不足,努力了一段时间后不见成效就会松懈,这不仅是因为疲劳,更主要的是因为熟悉新的环境后失去了新鲜的感觉。

学习的路很长,要充满热情地走下去,就必须学会坚持。

溥侗生旦净末丑无所不能,在扮演角色是,他也无不仔细的揣摩剧中人物的处境还有心态,尽量融入角色之中,唱戏容易,难的是揣摩人物心理,有一副对联就说“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这就告诉我们学习是需要钻研,它可以保证我们不至于浅尝辄止,在学习上有足够的深度。

钻研并不是仅仅为了解答问题,更主要的是为了让自己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不至于成为一个太肤浅的人,所以在请教老师或同学的时候,一定要有追根究底的精神。

这便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一大奇才红豆馆馆主溥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