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放射源规章制度

放射源规章制度

放射源管理制度目录目录一、操作规程 1二、放射性同位素使用登记制度 3三、辐射防护安全保卫制度 5四、岗位责任制 13五、监测方案 16六、人员培训制度 20七、设备检修维护制度 21八、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23九、废旧源处置方案 28操作规程1、操作放射性同位素进行工业探伤前检查工作:、放射性同位素进行工业探伤前检查前把辐射工作地点、时间通知各相关部门。

、检验人员戴好个人计量仪及警报仪,到放射源库房会同安保人员领用r 放射源,确认r放射源装置正常。

1.3、查放射源操作机构工作状况,检视输源管管与管接头牢固连接,弯曲半径不小于300mm,无砸扁情况,输源管连接数量不超过3根。

2、现场安全区域的划分:、使用射线巡测仪在现场工作范围区域内划分出辐射空气比释动能率小于h的监督区及小于40uGy/h的控制区域,在大于射线探伤监督区区域的边界围好黄白带,悬挂“当心电离辐射”警告牌,设专人警戒,做好现场辐射监测记录。

、辐射工作现场如未发生变动,可依据上次放射工作现场监测结果进行划分射线探伤安全区域。

如辐射工作现场发生变动或有异常情况,应重新进行辐射工作现场的监测并划分射线探伤安全区域。

3、操作过程:、现场探伤辐射安全区域设专人训视,以免非工作人员误入,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将输源管端部用固定夹固定,放置于曝光焦点处。

、将输入端护套御下,将阳极头压入射源辫后端阴极头凹槽内,并检验阴极头的连接情况,同时将软轴道管与探伤机输入端部连接。

、按下射源出口卡门,把输出端封堵御下,同时将输源管接头插入探伤机输出端。

、放手让射源出口卡门自动复位,并检验输源接头与探伤机是否连接牢固。

、将输入端安全锁打开,提升自动安全开关,使安全指示转块呈红色标记。

、操作人员远离探伤机,开始传动输源机构手柄(按顺时针方向)直至传不动为止,并注意计数盘上的读数是否与输源管的长度相符。

、曝光结束后,摇动传输机构手柄(按逆时针方向),使射线源自动关闭,并观察计数盘上的读数是否到零。

、数盘上读数到零,闭锁自动关闭,输入端指示窗口的指示转块呈绿色标记。

4、操作结束:、透照结束后,取下机体两端软管与软轴,装上输出端封堵及护套锁好安全锁,并取下钥匙,使机体密封可靠。

、将射源送到放射源库房会同相关人员测试、保存,填写相关放射源进出库台帐。

放射性同位素使用登记制度一、放射性同位素储存、使用登记制度1、放射性同位素必须储存在专用库房内,落实双门双锁两人保管制度。

室内锁有金试室探伤组长保管,室外锁有保卫部门分管。

2、放射性同位素储存库应远离办公室居、住处、易燃、易爆、危险品及仓库、油库。

距离要经过计算符合国家规定,并经环保监测确定。

3、放射性同位素储存的剂量及其它要求应严格按有关防护规定执行并符合环评报告要求。

4、领用、交回放射源同位素,应按进出库台帐及领用单的要求进行填写并签字。

放射性同位素领用后,领用人对射源装置及附件负全部责任,射源不得遗失,装置附件必须完好。

5、射源领出和归库,必须有领用人和安保人员用辐射仪共同验证,实测验证射源是否安全回到装置中,并经双方签字后上锁。

6、质安、保卫部门对库房的放射性同位素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国定节假日前后重点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7、库存的放射性同位素发生意外时,保管员必须向在第一时间向环保、公安、卫生等部门报告并同时向公司安保部汇报。

8、用放射性同位素,应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操作人员必须持有环保部门颁发的操作证上岗。

9、购买放射性同位素装置前必须向市环境保护局申请,得到同意批文后才能购置。

对放射源出市(省)运输必须取得市环境保护局同意,并有货外包装测试报告,才能由有资质的运输单位专车运输。

二、放射源运输制度为确保放射性物质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特制定本公司放射源运输制度。

1、放射源的运输必须遵守GB11806-2004《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程》中相关条款的规定。

2、押运人员须熟知射源性质,r装置的结构,有一定的防护知识。

押运过程中必须佩带个人计量仪、警报仪、巡测仪。

3、放射源出跨省、市区运输必须由具有放射性物质运输资质的运输单位专车运输。

运输路线必须事先计划、确定,并报起运地、目的地环保、公安部门同意并备案。

转运结束后需及时到环保部门登记。

4、市内自行运输必须专车专程运送,并有两人以上专人押运。

射源运到目的地后,必须立即进行交接检查,办理交接手续。

5、自行运输时射源必须放置于专用的铅箱中,铅箱表面、运输车辆的环境辐射水平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做好相关放射源押运、进出库台帐。

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一、r射源安全管理制度1、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应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449号令),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射源应存放在专用的库房内,r库房的建造必须经环境监测部门竣工验收测试合格并有环评文件后方可使用。

3、购买放射性同位素装置前必须向环境保护部门申请。

对放射源出市(省)运输须取得环保部门同意,并由指定的运输单位专车运输。

4、市内自行运输必须专车专程运送,并有两人以上人员押运,押运员须熟知射源性质,r装置的结构,有一定的防护知识,射源运到目的地后,必须立即进行交接检查,办理交接手续填写放射源押运记录。

5、放射源存放处应设置放射性标志及中文警示说明,射源应有专人负责保管,在保卫科的监督下协同执行双门双锁保管。

6、部门专责安全员应定期检查r源库房的安全状况。

7、放射探伤工作必须有两人以上同时进行,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在施工现场进行放射探伤工作前,应对现场做好检查,并与有关方面联系,做好探伤范围安全防护工作,须设置控制区域及安全区域黄白带安全围栏、悬挂醒目警示标志,探伤作业时工作人员须巡回监护,严禁放射工作人员离开现场,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辐射工作监督区域。

8、r射源装置使用后不得存放于施工现场,当天必须送回专用的r库房内。

进出库时应检查r射源装置完好情况,并做好进出库台帐。

9、射源安全事故专用防护铅服的购买必须向公司安保部申请,由专人负责保管,废弃的铅服由专业厂家回收处理。

二、放射事故预防及应急处理制度1、宣传贯彻《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作业单位必须依法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资格证书,有关从事放射作业的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防护知识并取得环保部门的上岗证书。

2、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单位应当加强对放射工作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和防护知识教育培训,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正确操作。

3、放射工作单位专职或兼职的安全防护人员,应经常对射线装置进行检查,严禁在装置异常情况下工作。

4、放射工作时必须配备必要的操作人员防护设施、个人计量仪器,报警仪。

5、发生放射事故后应在第一时间报告环保、卫生、公安等部门,减少事故影响,保护事故现场并向上级部门汇报,在12小时内填写《放射源事故报告表》报送环境保护、公安、卫生部门,接受当地放射卫生防护机构监管及有关部门的指导,严禁缓报、瞒报、谎报、漏报辐射事故。

6、处理事故时首先考虑工作人员和公众的生命安全,及时控制事故,防止扩大,避免农作物和其它食物以及水源污染。

7、发生辐射事故后,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及时认真收集与事故相关的物品与资料,仔细分析事故原因。

在污染现场达到安全水平前不得解除封锁。

发生放射源丢失事故时要协助环保、卫生、公安等部门迅速查找,侦破、追回丢失的放射源,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证据。

8、对事故中受照人员,事故单位应立即将其送至当地卫生主管单位指定的医院或有条件救治放射损伤的医院进行检查,并通过个人计量仪迅速估算计量,进行医学处理。

医学处理及有关资料应当由事故单位及放射事故业务管理部门立档存查。

汇报电话:三、工业探伤防护制度1、认真执行国务院地449号令《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2、设立专职防护机构专职放射防护安全员。

3、放射工作管理及操作人员必须持有环保部门颁发的放射工作人员管理及操作上岗证。

4、放射操作人员必须佩带个人剂量仪,必要时穿戴好放射防护用品。

5 、严格遵守射线装置使用许可证登记范围,未经申请同意不得进行超越许可证范围工作。

6、摄片前应认真检查设备和防护设施,检查警报灯联络装置是否正常;积极做好防护措施。

7、熟练掌握放射技术和放射防护操作常规,不带故障操作,提高警惕,杜绝放射事故发生。

8 、保持办公室、γ库房、暗室、贮片室的清洁工作。

9 、新建改建扩建的X射线探伤机房及库房的选址,设计必须经过环保相关部门的批准,并进行施工监督,竣工验收,合格后有环评文件方可使用。

10、防护工程必须请持有环保部门颁发的放射防护工程施工许可证的单位施工。

四、野外探伤防护管理制度1、野外摄片人员应熟悉操作技巧,应尽量缩短摄片时间,保证自身及公共的安全与健康。

2、放射工作操作人员上岗时必须穿戴防护服装,个人计量仪,个人计量警报仪。

3、必须以黄白相间防护三角旗或带划出安全防护区域,安全区域计量不得大于国家标准规定的公众人员辐射剂量水平。

4、因受场地因素限制划分安全区域有困难的,摄片工作必须安排在相关人员下班离去后进行;安全区域设置明显的危险标志及野外计量声光报警仪,必要时派专人警戒。

5、设立野外摄片现场辐射监测记录,对日常防护及异常情况作详尽确实的记录。

6、野外摄片仪器设备要及时收管。

五、职业病防治计划及实施方案为控制职业病危险因素,保障劳动者自身职业健康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国务院关于《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按照本企业危险源(工业r射源探伤机)的特征制定本企业职业病防治计划及实施方案。

1、危险项目申报施工工程项目(包括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中如需使用r射线探伤的,必须向业主提出申请环保部门批准,危险因素检测预评价报告需经环保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射源库房的建设。

库房建成后必须经环保竣工验收合格并取得环评文件后才能交付使用。

2、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本企业指定浦东新区卫生监督站为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同时配备专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建立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3、射源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制度放射性操作人员必须经环保培训、考试合格,取得环保部门颁发的放射操作人员证方可进行上岗操作。

放射工作操作人员进行射线工作时必须携带射线报警器及热释光剂量仪,热释光剂量仪做到定期送疾病防疫中心测试建档。

定期对从事放射源管理、操作人员送指定的医院进行体格检查,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对检查结果不适应射源操作的人员及时调离放射操作工作岗位。

4、射源使用的防护制度放射探伤工作必须有两人以上同时进行,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