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律建议书格式

法律建议书格式

篇一:法律意见书通用格式法律意见书通用格式一、法律意见书的结构法律意见书(legal opinion)有可能涉及到各种事项,因而具体内容可能各不相同,但法律意见书的基本内容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首部:标题、编号等(二)正文,具体包括1.委托人基本情况;2.受托人(即法律意见书出具人)基本情况;3.委托事项;4.委托人提供的相关资料;5.受托人独立调查获得的资料;6.出具法律意见书所依据的现行有效的法律规定;7.法律法理分析;8.结论;9.声明和提示条款。

(三)尾部1.出具人署名盖章及签发日期;2.附件。

二、法律意见书内容的基本要求(一)首部,即标题,实践中一般有两种写法,一是直接写“法律意见书”;一是具体写明法律意见书的性质,例如:“关于××银行贷前审查的法律意见书”。

此外还可以有法律意见书的编号。

(二)正文。

1.第1项和第2项主要是指法律意见书涉及的主体,即列举委托人和受托人的身份事项。

委托人是指委托出具法律意见书的当事人;受托人是指法律意见书的出具人,包括律师和公证员。

应将两者的身份事项列举清楚,根据一般法律文书对于身份事项的要求,至少应包括,如果委托人是自然人的话,依次应为姓名、性别、出生日期、住所以及身份证件号码;如果委托人是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写明名称、法人代表或负责人、住所、证照号码。

受托人应写明律师/公证员姓名、执业机构、执业证件号码。

2.第3项即委托事项:应当写明就何法律问题提供法律意见。

3.第4项和第5项分别为委托人提供的资料和受托人独立调查获得的资料:各类资料和相关事实应如实写明,如果有附件的应当另行注明。

4.出具法律意见书所依据的法律规定不需要具体到条款,只需要说明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的名称和颁发机关及施行日期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第5项内容有时在法律意见书中是空缺的,这是因为律师和公证员在出具某些法律意见书时没有义务去调查和获取其他资料。

一般只有在律师和公证员有义务去调查和获取其他资料时,这部分内容才可能出现在法律意见书中,而这种义务有可能来自委托方的要求,也有可能源自法律的直接规定。

5.法律分析部分:法律分析是法律意见书的主体,应当对于事实和法律规定作详细的分析,引用法律法规甚至司法解释的规定应完整具体。

如有必要还应进行法理上的阐述。

6.结论:结论部分是实现法律意见书目的的载体,因而对于委托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委托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作出决策的最为直接的依据。

在措辞上应该严谨慎密、客观直接。

7.声明和提示条款:声明条款涉及到法律意见书的责任问题,对于任何一方当事人来说都具有重要性,声明条款的内容包括责任限定条款,即出具人对于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予以限制和排除的条款;提示条款是出具人提示委托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应特别注意的条款,也关系到委托人可能承担的责任。

8.署名盖章和签发日期:在法律意见书的右下角法律意见书的出具人应署名盖章,也就是说,律师或公证员应在该位臵手写署上姓名,出具法律意见书的律师事务所或公证处应加盖公章,盖章位臵应能压住律师或公证员署名及签发日期。

至于签发日期则是指法律意见书出具的时间,应采用汉字而不是阿拉伯数字表示日期。

9.附件:对法律意见书的结论可能产生影响的文件应附于法律意见书之后,附件较多的,应另行编制附件目录。

范例:参考样式一审查《股权转让合同》的法律意见书关于审查《股权转让合同》的法律意见书致a先生(2005) 第xx号法律意见书(缩减版)兹受a先生委托,就《借款合同书》、《股权转让合同书》等若干法律文件进行法律分析,并出具如下法律意见书。

本法律分析仅限于审查协议文本之文字表述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一、当事人1、中达公司(《股权转让合同书》乙方,《借款合同书》甲方)2、信能公司(《股权转让合同书》甲方)3、中油公司4、金立公司(《借款合同书》乙方)二、主要事实信能公司通过债转股的形式以人民币壹仟贰佰万元的价格向中达公司转让中油25%的股份(相关情况见《股权转让承诺书》、《合同鉴证书》、《关于同意信能公司转让股份的决定》、《关于同意变更增加新股东的决定》、《关于信能公司出让部分股权的决定》、《股权转让合同书》等)。

为收购信能公司的股权,中达公司于2005年8月向金立公司无息借款人民币借款壹仟万元,并将其在中油公司所占有的法定股权25%其中的20.84%抵押给金立公司。

(相关情况见《借款合同书》、《关于同意公司抵押股份的决定》)。

三、法律意见本法律意见按照委托人所提供材料顺序进行审查,但仅列出我们认为需修改或增加的条款,对无须修改的条款,不再赘述。

(一)关于《股权转让承诺书》的审查意见1、《股权转让承诺书》第一段第一句规定:“鉴于我司资金困难,向贵公司所借的人民币壹仟贰佰万元。

”此句的表述不甚明确,建议修改为“鉴于我司资金困难,向贵公司借款人民币壹仟贰佰万元。

”篇二:优秀法律意见书范本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法律意见书(2007)京都法意字第026 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受贵司的委托,邀请在京的著名公司法、民商法、合同法、国有资产监督法等专家,就贵司收购b 公司南美铁矿(下称“南铁项目”)过程中涉及的合同、国有资产境外股权转让等问题法律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和论证。

本所在专家论证意见的基础上出具本法律意见书。

关于本意见书,本所特做声明如下:——为出具本意见书,本所律师已遵循勤勉尽责原则,以律师行业公认的业务水准和执业方式,就公司提供的资料进行了审查。

——本所律师对南铁项目以贵公司提供的文件、资料作为判断依据;对个别事项如无该等文件、资料,则以相关负责人员接受访谈时的口头陈述为参考。

——本所及本所律师对贵公司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均予以重点关注;但如贵公司提供的相关文件、资料、口头陈述因故意隐瞒或者疏忽致使其不真实、不准确或不完整,则本意见书内容应进行相应修正,本所不应因此承担责任。

——本意见书中的任何结论,均以本所律师现已经掌握的资料和信息为基础,如该等信息或者资料与事实不符或者不全面、不准确,则该等结论也做相应修正,本所不应因此承担责任。

——本意见书中的任何结论系本所律师基于对案件材料、案情陈述和法律的理解作出,不能替代任何司法判决或证据依据使用。

——本意见书仅供贵司在未来继续展开南铁项目参考之用,非经本所书面同意,不得用于其他任何目的或用途。

另外,除非文义旁有所指,本报告中使用词语具有以下特定含义:——本所:是指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a 公司:是指a 公司有限公司,即贵公司——b 公司:b 公司集团总公司——c 公司: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一、贵司提供之案情简介b 公司是北京市属国有大型企业,上世纪90 年代初,b 公司为从海外取得矿产资源,用于国内发展,以1.18亿美元的价格加之三年内投入1.5 亿美元的投资承诺从南美政府手中买入了南美铁矿98.48%和阿斯纳科船务公司100%的股权(下称“阿斯纳科”)。

1997 年5 月,为享受免收燃油税和低价从国家电网购电的优惠,南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南铁”)将其发电部分资产进行了分离,成立了独立的b 公司南美电力股份公司(下称“南电”),b 公司持股98.48%。

至此,形成b 公司在南美经营南铁、南电、阿斯纳科的三家公司股权(下称“b 公司南美股权”)的格局。

南铁在近十年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了劳资冲突、资金来源等一系列严峻问题。

b 公司希望通过摊薄南铁股份的方式分散国有资产在南美地区投资的风险。

2001 年初,在香港注册的a 公司获悉b 公司准备出让其南美铁矿部分股权。

2002 年初,a 公司开始向南铁了解有关股权出让事宜。

2003 年3 月,a 公司向南铁发送了有关收购意向说明,双方正式启动收购谈判。

截至2004 年3 月,双方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谈判,a公司聘请律师及有关专业人员对南铁公司进行了尽职调查和资产评估,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并与b 公司专门工作小组及b 公司高层举行了数次正式会谈。

a 公司的诚意获得了b 公司的认可,b 公司曾两次承认a 公司在b 公司南美股权转让谈判中的附期限优先权。

历经多次妥协和重大让步,最终,a 公司接受了b 公司提出的主要条件,并书面正式回复了b 公司。

但随后,b 公司突然变卦。

英属维京群岛注册的c 公司是b 公司的长期销售合作伙伴,c 公司的突然介入收购,致使b 公司以发出要约邀请的方式推翻其与a 公司达成的谈判成果。

2004 年3 月2 日,b 公司在未向a 公司做出任何说明和通知的情况下,突然向包括a 公司在内的三家公司发出《b 公司总公司总公司转让b 公司总公司南美铁矿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股权要约邀请函》,3 月10 日,a 公司等三家公司送交了报价文件,据了解在此次报价的时候c 公司并没有按照b 公司要约邀请的规定将相应的保证金及备用信用证开立到b 公司指定帐号,但a 公司当日向b 公司提交了5600 万元人民币的保证金汇款票据以及金融机构的资信担保函,随后又应b 公司要求于3 月22 日重新提交了等价美元的保证金汇款票据以及总金额为5376 万美元的备用信用证,最后又按其要求将上述备用信用证的有效期限进行延长,最终b 公司以无法直接做出接受或拒绝的决定为理由,表示对a 公司的报价不予接受。

2004 年4 月9 日b 公司再次向a 公司和c 公司两家公司发出同样要约邀请,但4 月26 日c 公司没有按照b公司要求派人到场提交报价文件,b 公司却以a 公司晚送达文件(15 分钟)为理由,将a 公司报价文件退回。

2004 年4 月26 日,b 公司第三次向a 公司和c 公司两家公司发出同样要约邀请,5 月12 日a 公司送达报价文件,c 公司再次没有按照b 公司要求提交报价文件,但是b 公司5 月20 日以a 公司未满足其要求为理由,再次表示对a 公司报价不予接受,至此,b 公司三次要约邀请均未成功。

在b 公司三次邀请报价未能成功的情况下,a 公司于5 月26 日致信b 公司全体董事,明确表示对b 公司南美股权的总估值为1.3 亿美元,但是b 公司6 月3 日回复称,虽然三次要约邀请均未成功,但此后,c 公司向b公司发出了购买b 公司南美股权的正式要约,并提交了履约保证金和备用信用证,b 公司随后向c 公司发出了接受该要约的承诺,因此无法考虑a 公司的任何提议或要约性文件。

随后,b 公司与c 公司签订了股权转让原则性协议书。

据了解,a 公司在对b 公司三次要约邀请和随后的要约中,总体报价高于c 公司有限公司的报价。

b 公司属于北京市属企业,b 公司转让其在海外股权原则需报北京市政府部门审核,必要时需报国务院批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