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怎样有效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

怎样有效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

怎样有效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学生不愿写作文很大程度是由于学生对于作文有一种畏惧、厌烦的心理,认为没有什么可以写的,不知该怎样写。

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从各方面入手,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扩大阅读,丰富知识,为学生作文创作奠定基础。

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厚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来,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要多读课外书籍,特别是那些名著,甚至自然科学知识,也要了解一些。

学生在广泛阅读中,从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诗文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髓,同时也积累了大量词汇和第二手作文材料。

通过阅读,学生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思维活跃了,再不会为“无米之炊”而苦恼。

二、感悟自然,认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作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悟性。

在感悟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社会生活中的平凡小事,都可引发我们的思考。

可是,面对美丽的大自然孩子们却无动于衷,或虽感到美,却又写不出来。

生活中每天发生的事情非常多,孩子们往往求大,忽略了身边值得关注的小事,所以,也造成了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情况。

对农村学生来说,农村的风景优美,乡土气息浓厚,美丽的大自然又孕育了千姿百态的动植物。

这既是作文教学的直观教具,又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

教师利用这种优势,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使他们“见景生情”。

把这种情景教育引进小学作文教学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激活思维,标新立异,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作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想象力。

用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根据儿童少年的生理心理的特点,他们想象逐步从无意想象发展到有意想象,想象的兴趣浓厚。

现在的世界是多彩的世界,小学生在做作文时应该多发挥想象力,来描绘未来的世界和多彩的生活。

让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任思维驰骋,想象力应该贯穿整个作文教学之中,没有想象力,学生作文思路就会闭塞,内容空洞,立意不新。

总而言之,作文教学要努力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贴近现实生活,以人为本,趣字当头,重视写作灵性的启发和培植,在实践中求发展求提高。

罗伯特艾文斯认为,只要学生把作文看成是一种“自我放纵”,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就如实地写什么。

熟练地掌握写作技巧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当前,小学生由于受家庭条件、生活条件、教育条件的限制,再加上自身不注意平时语言的积累,导致了小学生写作语言的匮乏,表达的欠缺,以致出现了“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和“有话说不出”的现象。

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刻不容缓,怎样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谈几点肤浅认识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以写作为乐。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根本上是让他们对写作感兴趣,以写作为快乐。

一旦他们对写作有兴趣,他们就会“想写,爱写,愿意写”而不是将写作作为一种负担。

首先:让他们知道写作来源于生活。

儿童时期就是一个玩的阶段,我们必须引导他们从游戏中激发灵感,从生活中开启思维。

比如让他们写《最开心的一件事》或《最难忘的一件事》就可以告诉他们可以写自己曾经做游戏的经历或者是自己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事情。

另外,老师也可以与他们一起做一些游戏,让他们游戏的同时记录游戏的过程和感受。

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鼓励他们写作。

要想让学生乐于作文,首先必须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小学生的特点是敢于幻想,我们应该鼓励支持他们大胆的去想象,去比喻,而不是对他们的“异想天开”一概否定,我们要肯定他们的想法与进步,及时的表扬他们让他们对写作充满信心,这样他们才会对写作感兴趣。

另外,为了丰富他们的写作材料,应该多的举行一些课外活动,比如带他们去写生,让他们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为写作提供素材,让他们在玩中学习知识,从而充分提高他们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积累写作材料。

写作源于生活。

俗话说:“不会观察,就不会作文。

”好的观察能力可以发现生活中的多姿多彩,发现美与丑。

小学生好奇心强,喜爱观察,但却缺乏观察能力,不会观察。

因此,教师要创设条件,指导学生观察。

比如说,为了让学生有物可以观察,就可以在教室中布置了一块生物角,让学生亲手在花盆中种上小草,由专人负责,浇水施肥,并观察它每天的变化;买个小鱼缸,养几只小蝌蚪,让他们观察它们如何变成青蛙的。

另外,课余时间可以带学生去农田观察庄稼的生长或者去树林观察昆虫的成长,让他们学会留意身边的一草一木,发现它们细微的变化。

正因为通过细致地观察,学生才能抓住特点把事物写得具体、形象、生动。

三、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书是人类“智慧”的载体。

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于整个学科学习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广泛的课外阅读是学生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对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及其重要。

课堂上进行阅读教学,要腾出课堂教学的时间用以自读,学生阅读有什么想法,有什么疑难,有什么体会,可以随时表达。

气氛宽松,探讨热烈,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鼓励发挥想象力。

课外阅读方面,我们借鉴著名学者郭启宏先生在一文章中提出的4种读书法:1、信马由缰法。

抓到什么读什么,有兴趣就读,没兴趣就歇。

因为漫无目标,所以可行可止。

思想无负担,放松近乎惬意。

2、蜻蜓点水法。

只在书上款款飞,一点,二点,三点,如打水漂。

浅尝辄止,是因为无意饱餐。

据说郭沫若、老舍和杨绛都用过类似的读法,称作跳跃式浏览。

3、囫囵吞枣法。

4、改弦易辙法。

一册书读来无味,绝不强求,马上换书。

再无味,再换,至三番乃止。

四、引导学生善于积累。

养成摘抄的习惯。

有句俗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丰富词汇,除了诵读,还应该学会摘抄,做到读抄结合,相得益彰,才能拥有大量的词汇。

学生摘抄的语句通常都是他们自己喜欢,能够引起他们情感共鸣的语句,这样的语句才会使他们用的得心应手,能够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只有不断的积累,才不会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象。

能到达金字塔的动物只有鹰和蜗牛,蜗牛不仅仅靠的是意志,还有就是它的日积月累。

所以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的积累,使他们的作文水平可以稳步提高。

总之,学习语文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而一个好的写作能力更是关系到学生的以后发展,所以应大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2007-06-12 20:39:54)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摘要】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它对我们教师的要求相当严格的。

不仅要有童心、爱心、耐心,还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和文化底蕴。

惟有如此,我们才能以辽阔而富有个性的精神空间,去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激活思维能力,焕发创造力。

同时写作也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合作。

因此,我认为提高写作能力的基本途径是:信任学生,体验生活,适度写作,阅读与批改。

【关键词】信任阅读生活素材童情写作是人们交流思想情感、传播信息、沟通公共关系的工具。

人类产生了文字,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就离不开这个工具了。

特别是当今时代对新型人才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即既懂专业,又懂管理,具有创造性的人才。

这种人才的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必须具备较高的写作能力。

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当成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去做。

但是,对写作感到轻松愉快其乐无穷的学生恐怕是凤毛麟角,而对作文感到困难艰苦忧心忡忡的学生则是成千上万。

不少小学生一遇到作文课就产生害怕的心理,因此也不肯写作文。

还有部分学生则认为自己以后不当作家、记者,写不写作文无所谓,因此也不肯写作文。

那么如何使小学生排除这种畏惧心理呢?在此,我认为:一、信任——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于情。

”习作无非是让学生把自己心中的积蓄写出来,表达真情实感。

作为教师只有把学生当成真正的朋友,课内外常和学生一起聊天,谈谈自己的童年趣事以及好的读书习惯。

学生才会身受启发,努力去培养这样的习惯。

同时,要倾听孩子的苦恼,分享他们的快乐,让孩子消除警戒,信任老师。

这样,他们才敢在作文中展现自我。

信任的另一表现就是教师应该把写作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即鼓励学生自由练笔,自由练笔是指小学生不受任何题材、体裁的限制,自由去写作。

从小学生的心理上来讲,他们也许比较喜欢写些日记一类的东西,但绝不愿意让任何人看。

因为很多时候,怀着希望得到老师、父母等长辈的理解、分担的心情,向他人表白一些内心的想法后,往往被长辈认为是思想走了岔道,结果不但不被人理解,还被严词教导了一番。

这样的情况,试问学生还怎么敢自由的表达看法呢?再者,小学生的玩性很强,和他们讲大道理一点用也没有,很多老师采取压制、限制他们的自由,往往没有什么好结果。

我觉得正确的方法应当是在娱乐的方法上引导他们,让他们明白并自觉地接受一些较好的思想。

在玩好的同时,自愿的去学一些东西,同时感受学与玩的乐趣。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准备一本“文集”让学生自己为文集写序,每周写上一篇自由作文,写不出来的可以摘抄写好文章。

老师不必细改,只须写上些鼓励的话,这样学生就会慢慢喜欢写作,主动练笔了。

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思维是敏感而丰富的,他们用心体会平淡的生活,把思想情感写进“文集”,与此同时观察、表达、组织能力都得到相应的提高。

二、体验——是学生迸发写作灵蒙台梭利说过:“我们只有在儿童身上才能领悟到大自然的雄伟。

”因为儿童有一颗好奇的心,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个富有想象的大脑。

所以,教师要发挥他们的所长,引导他们热爱生活,用童心去看这个世界,去感受生活。

奥妙无穷的自然景观,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为小学生作文提供取之不尽的源泉,蜜蜂酿蜜首先在百花丛中采无数花蜜,学生要写出优秀的作文,应像小蜜蜂一样从多彩的生活和浩渺的书海中采集丰富的花蜜。

著名语文教学专家魏书先生就是一个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写出好文章的高水平教师,他说:“作文教学的源头是生活积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所以教师应创设挖掘积累作文素材的重要途径的各种活动。

如种植花草树木,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饲养虫鱼鸟兽,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走访亲戚朋友,沟通感情理解他人;参加家务劳动和公益活动,体验劳动滋味等等。

许多学生认为生活平淡无奇,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所以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从热爱生活入手,在接触社会、学校、家庭的过程中,活跃思维,陶冶情操,增长才干,从感受中体验并摄取作文素材,从而激发学生表达和写作的欲望。

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教师应把握契机,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的训练,教给他们各种观察方法,设定观察地点,揭示观察要点,从而主动了解生活,熟悉生活,反映生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