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教研组集备典型案例

体育教研组集备典型案例

体育教研组集备典型案例
走课题研究之路,助教师专业成长
我们体育教研组近年来一直进行学科课题研究,在这过程中老师们不断的成长与受益,教学水平稳步提升。

这学期我们又继续在区域级研究的基础上,将互动效能教学法与我们
体育教研组制定的学校十二五课题子课题生本高效课堂体验式教学策略研究相结合。

课题
的实施过程也是我们教师成长的过程,我们每次都是先进行相关的理论知识学习,包括领
导专家的指引,自行的网络学习,查阅资料等。

然后进行组内研讨,看哪些方面适合我们
进行研究,可以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等。

其次就是课堂实施阶段,我们各自根据任教
的年级开展。

教学过程中积极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学生为主的体验学习、自主
学习、合作学习等。

呈现出互动活动,互相讨论,互相观摩,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一种
新型教学模式。

最后把我们实施过程中的收获和遇到的困惑大家一起进行总结,最终达到
大家共同提高的目的。

主要的日常教研活动如下:一、日常组内教研:每周三上午第一、二节课是我们教研组的
研讨时间,单周是我们的集备时间,我们会把备课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学中各自遇到的问
题大家集思广益共同探讨解决。

双周我们进行课题研究学习与反馈活动,以互动效能教学
法和生本高效课堂体验式教学策略研究为主。

二、随机教研时间:这一时间段是不固定的,有时是一个话题,或许是一项任务,我们组内随时都会进行讨论,每人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

三、进行教师素养提升基本功练习:这也是我们这学期的主要任务,一般我们利用中
午的时间在校园内进行练习,老师们在达到共同提高的过程中还增进了我们这个团队的凝
聚力。

四、本学期的出课情况:黄炳忠老师出市级研究课一节;吴建飞老师获区优质课评
选一等奖;全体体育老师分别出校级预约课一节;徐荣富老师、卢建平老师分别出校级家
长开放课两节;徐荣富老师出师徒帮教课,徒弟课两节。

所出的各级课中我们将互动效能
教学法所提倡的新的教学理念和生本高效课堂体验式教学策略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课堂
教学效果。

特别是黄炳忠老师的互动效能教学——构建健美操教学模式受到了与会领导的
好评。

以上就是我们体育教研组本学期的一些教学研究活动。

附件:运用体验式学习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创设能引导
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求知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在新课程标准
理念的指引下,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一线体育教师一致追求的永恒目标。

各地的
教师通过种种教学方法、实践手段来验证、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诸多新型的教学
方式,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体验式学习就是其中亮点之一。

一、什么是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以体验为基本特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
过创造实际或重复经历的情景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
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身心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这是美国哈佛大学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新型学习方法之一。

它注重每位参加者的独特体验与个性,整个学习过程全程互动。

二、体育课中引入体验式教学法的背景
据调查:学生对体育课的现状出现严重不满情绪,觉得体育课的内容枯燥乏味,不感兴趣,不喜欢与同伴交流,不肯动脑筋,依赖感极强,由于活动机会、成功体验较少,也得不到快乐。

另外传统的学习方式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绝大多数的学生是通过练习与模仿获得知识、技能与发展的,学生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习方式程式化,与学生的实际相脱离的现象客观存在,这些因素造成了学生学习行为障碍,严重地束缚了学生身心的发展。

体验式学习理论认为,单一的课堂教学使学生远离社会,不利于学生解决社会问题和生活问题能力的发展;以实践为特征的体验式学习,是学生个性发展、情感培养以及思维和行为方式养成的有效途径。

研究表明:“阅读的信息,我们能记得百分之十,听到的信息,我们能记得百分之二十,但所经历的事,我们却记得百分之八十。

”这充分说明,只有参与体验,才能让效益最大化。

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体验式教学”,积极为学生搭建体验的平台,让学生在愉悦的体验中享受体育锻炼的乐趣。

遗憾的是,以身体练习的实践性为主要特征、最契合体验式学习的体育教学却没有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

传统的教学,一节课大部分时间由教师讲、学生听,留给学生自主分析、自主体验的时间很少,结果造成教学的有效性很低,学生只是知识的容器,毫无个性的发展。

体验式教学把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进行体验、思考、讨论,小部分时间留给教师进行指导和启发,符合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规律,促进了知识、技能的有效转化。

三、体育课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法的实践反思
体育活动不仅是锻炼身体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情感交流,合作、体验成功快乐的一种有效途径。

体验式教学本质是运动参与,附加成就感,快乐感,认同感。

体验式教学把体育课真正变成了学生的乐园,体验成功、展示自我的场所,进而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笔者实践反思如下:
1. 运用体验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验式教学改变了以往传统、枯燥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身体实践的环境,满足了学生的感性诉求,使以往课堂中死气沉沉的气氛变得活跃起来,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智力、非智力因素,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学习知识,技能,从而提高体育的实践能力。

体育实践是一个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运动快感的重要手段,而且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有了兴趣,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就大大提高。

2.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分层次的满足个体差异与需求
运用体验式教学必须把学生摆在真正的主体地位上,也只有把学生摆在主体地位上才能开展体验式教学,因为体验的主体是学生,是教师无法代替的。

体验式教学完全改变了传统式教学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状况,改变了过去接受式的学习习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占主体地位,并充分张扬个性。

传统的体育教学有很多弊端,缺乏教学民主。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给每个学生体验的机会,更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需求。

运用体验教学法的目的就是促进每一位学生身心全面的发展,但体育课的内容有难易,学生的体育素养也有优劣,体验式学习可以分层次地让每位学生的能力得到不同的提高。

3. 体验式教学能够营造平等和谐的氛围
体验式学习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机会。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谐、热
烈的学习氛围,是一堂有效的体育课所需要的。

学生在各种活动中主动思维、大胆尝试、质疑问难、展开热烈的讨论,这些都是学生积极体验所产生的效益。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能够和学生互动,地位平等;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被有效的激发,而且学生的“另类体验”也能被尊重。

实践证明,体验式教学中能够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氛围,能够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在愉快中进行学习。

4. 根据教材内容,合理运用体验式教学
新课程强调体验性学习,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就是要使固定的、自闭的、被动的教材内容活起来,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与教材自身的功能和内涵,注入体验性学习的机制和方式方法,合理运用体验式教学,使教学内容成为开放的、具有趣味的、充满活力的各种学习活动。

例如:一堂篮球课的内容是原地(单手肩上、双手胸前)投篮,可以让学生尝试每人1分钟或10次投篮,不管以哪种动作方式投篮,先体验投篮命中的乐趣。

其实,要在运动中体验较大的乐趣,必须具备一定的运动技术。

通过这种体验,可以引起一部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求知####,还可以避免对部分学生教学重复的现象(这部分学生可以更高一级的学习)。

当然,不同的教材,不同的体验方式,对于较为复杂的运动技术,有安全隐患的运动项目,尤其是田径中的铅球,体操中的支撑跳跃等项目,需要在教师的严密组织下进行,不要让学生自己进行尝试,以免发生不必要的运动伤害。

5. 运用体验式教学,注重教学过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课程目标实现和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

运用体验式教学时,要注重过程评价,给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以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使学生在良好的情感中得到充分发展。

过程评价方式能及时有效地促进学习困难、畏惧学习的学生在体验式学习中端正学习的态度与行为,当学生在体验式学习中获得点滴进步时,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结合体验式学习进行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这样教师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还能加深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内容的更多把握,有助于提高学生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增加学生之间交往的机会。

综上所述,体验式教学符合当代课改的精神。

体验式学习过程是师生、生生之间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它改变了教师先入为主的教学方式,有效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我们的体育课堂充满生机,使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关系更为真诚,较好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主动探究的能力,使体育课堂的学习得到有效的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