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高考19艾滋病与HIV
(时间:15分钟)
[规律方法]
(1)病因:艾滋病(AIDS)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
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T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并逐渐使人体的免疫系统瘫痪。
(2)死因:艾滋病患者最终因无法抵抗其他病原体的入侵,或发生恶性肿瘤而死亡。
(3)防治:HIV为逆转录病毒,其内的RNA通过逆转录在宿主细胞内合成DNA并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①理论上,特异性阻断逆转录的药物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②由于HIV有多种变异类型,因此预防疫苗很难制备;③洁身自爱、拒绝毒品、杜绝性滥交等,是最佳的预防措施。
(4)传播途径: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日常生活中的接触不会传播HIV,包括共同进餐、拥抱或接触患者接触过的门把手等,另外,叮咬过艾滋病患者的蚊虫再叮咬正常人,也不会传染艾滋病。
[方法体验]
1.(2019·江西七校联考)生物学家巴尔的摩认为,艾滋病病毒找到了“愚弄”人类免疫系统的方法,目前科学家试图以抗体或加强人类免疫系统来防御艾滋病病毒的方法都以失败告终。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IV“愚弄”人类免疫系统的方法就是破坏所有特异性免疫
B.HIV是抗原,但人体不能产生与HIV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C.HIV不是抗原,不能引起人体的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反应
D.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死因是多种病原体的侵袭或恶性肿瘤
解析HIV主要攻击破坏T细胞,导致细胞免疫全部丧失,体液免疫部分丧失,A错误;机体可以在HIV的刺激产生相应的抗体,但抗体无法消除细胞内的病毒,B错误;HIV是抗原,能引起人体的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反应,C错误;HIV通过破坏T细胞使机体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因此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死因是多种病原体的侵袭或恶性肿瘤,D正确。
答案D
2.2018年11月26日,来自中国深圳的科学家贺建奎对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
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
下列有关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艾滋病患者易患恶性肿瘤,说明其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大幅减弱
B.女性感染者体内的HIV中的遗传物质一般不能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子代
C.HIV可刺激浆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
D.侵染宿主细胞时,HIV中的蛋白质不会进入宿主细胞
解析免疫系统借助监控和清除功能清除肿瘤细胞,A错误;HIV主要入侵T细胞,不侵染生殖细胞,女性感染者体内的HIV中的遗传物质一般不能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子代,B正确;HIV不能直接作用于浆细胞,而是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再由浆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C错误;HIV是逆转录病毒,外壳上存在逆转录酶,HIV侵染宿主细胞时,部分蛋白质外壳一起进入宿主细胞,D错误。
答案B
3.(2019·济南模拟)2018年12月1日是第31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艾滋病日的主题是“主动检测,知艾防艾,共享健康”。
下列关于艾滋病防治的研究思路错误的是()
A.研制出一种能够有效毁灭HIV的新型药物
B.将病毒控制在宿主细胞内部,将来这些细胞会通过细胞凋亡的方式自主死亡
C.通过药物有效抑制HIV的复制
D.科学家研制出特异性抑制逆转录的药物,也无法治疗艾滋病
解析研制一种能毁灭HIV的新型药物,这是一种防治艾滋病的思路,A正确;将HIV控制在宿主细胞内部使其不扩散,也是一种防治艾滋病的思路,B正确;用药物有效抑制HIV的复制,同样是一种防治艾滋病的思路,C正确;研制出特异性抑制逆转录的药物,可以使HIV不能大量增殖,是一种防治思路,D错误。
答案D
4.(2019·北京丰台模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为逆转录病毒,由于逆转录酶缺乏校正修复功能,因而HIV的变异频率非常高。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能摧毁大多数病毒
B.共用注射器和文身器械是会传播艾滋病的危险行为
C.逆转录酶能以病毒RNA为模板合成病毒蛋白质
D.同一被感染个体不同时期体内HIV的基因存在较大差异
解析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能摧毁大多数病毒,A正确;艾滋病可以通过血液传播,所以共用注射器和文身器械是会传播艾滋病的危险行为,B正确;逆转录酶能催化以病毒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C错误;同一被感染个体不同时期体内HIV的基因有较大差异,D正确。
答案C
5.(2019·博雅闻道联考)下图为HIV作用机理示意图,其中前病毒是指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上的病毒DNA,它会随着宿主DNA的复制而复制。
抑制剂NRTIs可抑制HIV逆转录酶的作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HIV感染过程中发生RNA的复制
B.NRTIs不能抑制宿主细胞的增殖
C.前病毒复制时以DNA两条链为模板
D.NRTIs可作为治疗艾滋病人的药物
解析本题考查中心法则的内容。
图示显示HIV感染过程中发生了逆转录过程,A错误;NRTIs可抑制HIV逆转录酶的作用,因此可抑制HIV的增殖但不抑制宿主细胞的增殖,可作为治疗艾滋病病人的药物,B、D正确;HIV前病毒复制时是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C正确。
答案A
6.艾滋病(AIDS)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
能导致艾滋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种球形的RNA病毒。
HIV由核衣壳和包膜两部分组成,核衣壳包括衣壳蛋白、两条单链RNA、逆转录酶等。
下图一是HIV侵入人体细胞后的增殖过程,图二表示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HIV浓度与T细胞数量的关系。
分析回答:
(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进入人体后,通过细胞表面的CD4(一种受体蛋白)识别
细胞并侵入。
这一过程(填“有”或“没有”)体现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2)经过程②、⑤产生的转录增强因子增强了病毒基因的转录,这种调节机制称为调节,其对病毒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表明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人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
因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
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
HIV在人成熟的红细胞中无法增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二中表示HIV浓度变化的曲线是。
在曲线Ⅱ中AB段呈上升状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艾滋病患者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大大上升,主要是由于免疫系统的功能下降。
艾滋病患者最终的死亡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析图、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HIV攻击的是T细胞,由于病毒无细胞结构,因此该病毒侵入T细胞不能体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系统作用的结果对系统中的过程的增强作用属于正反馈调节。
从图中分析可知,过程②、⑤产生的转录增强因子促进了病毒经逆转录产生的DNA的转录,进而产生更多的病毒遗传物质RNA和合成病毒蛋白质的模板mRNA,最终病毒在短时间内快速增殖。
(3)人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HIV不能在其中进行逆转录和翻译合成病毒的蛋白质,因此无法产生子代病毒。
(4)HIV侵入机体后迅速增殖,初期大部分会被机体的免疫系统杀死,而到后期由于T细胞受到破坏,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几乎丧失,因此HIV大量增殖,符合此关系的曲线为Ⅰ。
AB段是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的增殖过程。
(5)由于HIV攻击T细胞,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几乎丧失,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下降,因此机体易被病原体感染,或发生恶性肿瘤而死亡。
答案(1)T没有
(2)正反馈可在短时间内快速复制出大量病毒
(3)人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答案合理即可)
(4)ⅠT细胞受抗原刺激增殖
(5)监控和清除T细胞数量减少,从而导致人体免疫系统瘫痪,功能瓦解,最
终使人无法抵抗病原体感染,或者发生恶性肿瘤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