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PT 83页)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PT 83页)


GB/T 28001 模式
持续改进
管理评审
职业健康与安全
检查和纠正措施
•绩效测量和监视
安全管理体系 模式
•事故 、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 防措施
•记录和记录管理
•审核
实施和执行
• 结构和职责
• 培训,意识和能力
• 协商和沟通
• 文件 • 文件和资料控制
• 运行控制 • 应急准备和响应
方针
策划
•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 和风险的策划 •法规和其他要求 •目标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
者)的活动; ——工作场所的设施(无论由本组织还是由外界所提
供)。
建一个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价项目清单, 包括内容:
第一类危险源清单
所接触的有毒有害、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介 质。构成重大危险源的,要注明。
作业活动清单:
正常生产作业活动(按系统单元分) 异常作业活动(开停工、检维修、其他非预期运行的
4) 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 使用或贮存危害物质(品),且危险物质(品)的数量 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GB18218-2000)(安全生产法第96条)
5) 危险、有(危)害因素: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影响人 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或慢 性损坏的因素。
一起伤亡事故是这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
D 从人物环管四个方面识别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
违反安全规则或安全常识,使事故有可能发生的行为。
安全规则:法律、法规、条例、标准、规定等
类别: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3、使用不安全设备
4、用手代替工具操作
5、 物体(成品、材料、工具等)存放不当
危A按险导源致事的故分和类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分:
(按GB/T13816-92《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 与代码》)
1) 物理性危害因素: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 电危害、噪声、振动、电磁辐射、运动物、明火、 高低温物质、粉尘气溶胶、作业环境不良、信号 缺陷、标志缺陷等
2) 化学性危害因素:易燃易爆、自燃、有毒、腐 蚀性物质等
过期未检、偶尔出故 障
有,但没有完全 使用(如个人防 护用品)
2
曾经 发生
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有时 不执行;有时不检查考核
胜任,但偶然出差错
运行后期,可能出故 有,偶尔失去作

用或出差错
从未
1
发生
有完善的规章制度;严格 高度胜任(培训充分,
执行;检查考核到位
经验丰富,责任心强)
运行良好
有效防范控制措 施
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是体系运行的动力
评审改进 检查纠正
持续 改进
危险源识别
风 险 评价
改善计划

可容许风险
或管理控制


维持管理
二、基本概念 1) 安全: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2)危害: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 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HSE)。
3)危险源:指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 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GB/T 28001-2001);hazard
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是体系建立 和保持的基础和核心
3.9事故处理 3.8.4不符合 纠正
3.8检查和监督
3.3.2.6 目标、指标
3.7.3 应急管理
危险源识别
风险评价风险 控制
3.7.2 变更管理
3.4承包商和 供应商管理
3.6 运行和维护
3.3.3.4 管理方案
3.2.4 培训、意 识、能力
3.2 信息交流
6) 事故隐患:泛指现存系统中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 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本质上 属于危险、有害因素的一部分。
7)事故:指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 的意外情况。
8) 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
9)风险评价: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 的全过程。
8、检查和监督
9、事故处理和预防
10、审核、评审和持续改进
检查
HSE管理体系标 准 模 式
持续改进
审核、评审和持续 改进
检查 & 纠正措施
•检查和监督 •事故处理和预防
HSE管理 体系模式
实施和执行
领导承诺、方针 目标和责任
策划
风险评价和隐患治理
•组织机构、职责、资源和文件控 制
•运行和维修 •承包商和供应商管理 •装置(设施)设计和建设 •变更管理和应急管理
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和使用
作业
日常作业活动
设备、设施 关键生产装置、设施
新、改、扩建 及其他变更
开停工、检维修
使用方法
频率
JHA、SCL
SCL FMEA HAZOP PHA HAZOP SCL JHA
频繁进行 定期进行
特定时间 进行
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的步骤
划分作业活动 识别危险源 评价风险
确定是否是可容许风险 制定风险控制计划
危害 后果1
严重性 小
可能性

后果2
后果3


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
等 级
发生频 率
管理措施(包括执行 员工胜任程度(意
情况等)
识、技能、经验等)
设备设施现状
安全设施(监 测、报警、联 锁、补救措施 等)
经常
5
发生
没有规章制度; 没有检查考核
不胜任(无任何培训、 无任何经验、无责任 心、无上岗资格证)
四、管理缺陷
设计、监督、检查、监测方面缺陷;事故(件)纠正 措施不当;应急管理缺陷;
人员控制管理缺陷:教育培训不足;雇用不当或缺 乏检查 ;超负荷;禁忌作业;防护用品缺少等
工艺过程、作业程序、操作方法缺陷;
相关方管理缺陷。
四、如何正确地进行风险评价
风险度 = 可能性 × 后果严重性
15
20
25
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的方法
直观经验法(对照、经验、类比)
对违反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且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风险,可直接 作为重大风险进行整改。
工作危害分析(JHA) 安全检查表分析(SCL) 预危险性分析(PHA) 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 (FMEA) 故障树分析 (FTA) 事件树分析 (ETA)
NOVO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Services Pte Ltd
中石化HSE管理体系标准
计划
1、领导承诺、方针目标和责任
2、组织机构、职责、资源和文件控制
3、风险评价和隐患治理
4、承包商和供应商管理

5、装置(设施)设计和建设 6、运行和维修

7、变更管理和应急管理
实 施
(按《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将危害因素分为7类: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 振动、高温、低温、辐射、其他
C危按险源危:指险可能源造成的伤害定或疾义病、分财两产损大失、类工作环境
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第一类危险源: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决 定后果严重程度)
第二类危险源: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 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物体: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 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物质: 火灾、爆炸性物质;毒性物质;
三、有害作业环境
作业场所缺陷:间距不足;信号、标志没有或不当;物 体堆放不当。
作业环境因素缺陷: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不当;采光 不良或有害;通风不良或缺氧;色彩不当;噪声;风 雨雪、雷电、洪水等因素。
2、安全管理的目标:在于控制各类风险, 避免和减少事故和损失的发生。
3)“海恩法则”启示:每1起严重事故的 背后,必然有29起轻微事故和300起未 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要想不发
生事故,就必须把事故隐患消除或控制住,那么事故 隐患在哪里呢?它的风险有多大?如何进行控制?
4)HSE管理体系(或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 28001-2001 )提供了安全管理科学的管理方法。
情况)
潜在的紧急情况(比如火灾、爆炸、泄漏、中毒、停 水电汽风等)。
其它活动(外来人员的动火、破土、用电、进车、进 设备、防腐保温、高处作业、参观实习等)
装置、设备、设施清单
关键装置(要害部位)或系统、单元等 设备(可按机、泵、换热器、塔等顺序
编) 设施 (消防设施、库房、办公场所等) 外界提供的设备设施
市级影响
3
不符合集团公
司规章制度标 准
1-30工作日轻伤
1万元
局部停工8小
分公司内影 响
时以上
2
不符合分公司 规章制度
皮外伤
短时间身体不适
<1万元
操作异常
本单位影响
1
完全符合
没有受伤

没有停工
无影响
风险评估表
严重性
1
可能性
1
1
2
2
3
3
4
4
5
5
2
3
4
5
2
3
4
5
4
6
8
10
6
9
12
15
8
12
16
20
10
3) 生物性危害因素:有害的动植物、致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