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宋词押韵规则

浅谈宋词押韵规则

宋词中的押韵规则首先,诗词中所谓的韵,大致等于汉语拼音中所谓的韵母,比如“公”的拼音是gong(第一声),g是声母,ong(第一声)就是韵母,声母总在前,韵母总在后。

然后在看冬dong,宗zong,聪cong,就可以发现它们与公的韵母都是ong,它们就是同韵字,也就是可以拿来押韵的字,一般韵都放在句尾,所以通称“韵脚”。

了解韵的基础知识后,再具体从宋词来讲:宋词大致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到90字)、长调(91字以外),又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区别。

单调一般是小令,比如《如梦令》《渔歌子》等。

双调就是双阙,前后两阙字数相等或基本相等,平仄相同,比如《踏莎行》《江城子》,当然也有前后两阙字数与平仄不同的,这个在后面具体举例。

一般都是单调跟双调,三叠四叠很少见,就不讲了。

至于格律,小令的格律最严格,中调相对宽松,长调就更为宽松。

下面我从小令、中调、长调、这三个类型(其中包括单双调)各举1个词牌的例子来简略讲解宋词的格律,其中【】表示这个字是要押韵的,()表示这个字可平可仄。

[ 亲问押韵,所以平仄我不在这里具体讲了,最简单来讲,第一二声为平,第三四声为仄,例:天(第一声),娘(第二声)是平;我(第三声),去(第四声)是仄 ]1、十六字令十六字,小令,单调【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详解:通过这个,亲可以发现,韵都是押在句尾的。

而这个词牌的第二与第十二个字,也就是括号中的字,是可平可仄,不受平仄限制的,其他的字都要严格遵守规定的平仄。

例:十六字令宋蔡伸【天】。

休使圆蟾照客【眠】。

人何在?桂影自婵【娟】。

【】内的字为押韵,该词具体押的是[下平声]的一先韵。

2、破阵子六十二字,中调,双阙相同(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平】。

<第一阙终,第二阙的格律跟字数都与第一阙相同>详解:韵依旧押在句尾,括号内的字可平可仄,其余的字严格遵守规定的平仄。

例:破阵子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内的字为押韵,该词具体押[下平声]的九青韵3、永遇乐一百零四字,长调,双阙,两阙不同(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

详解:同以上两首,句尾押韵,括号内的字可平仄,其余字严格按照规定的平仄。

例:永遇乐宋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内的字为押韵,该词具体押[入声]的一屋韵。

宋词格律是很复杂的,要掌握那么多纷繁复杂的词牌格律是很难的。

亲若是想填词,可以熟悉几个自己中意的词牌,专门填这几个,填得多了,对于平仄押韵就熟悉了,不必每个词牌都很精通。

亲要是想学习诗词的格律呢,我推荐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中华书局出版的,这书对于格律的学习是很有好处的。

呵呵,打了这么多字,还是发现好像没有讲的特别清楚,唉,格律是很复杂滴,这样吧,亲还有想问的地方可以HI我或者给我留言,具体到个别词牌再探讨。

参考资料:王力《诗词格律》宋词常见的词牌名,及不同词牌的格式和要求暗香词牌名。

从小序中可知始自作者。

绍熙二年冬天,作者冒雪去拜访石湖居士(范成大),逗了一个月,石湖拿出诗笺,向作者索要词章新作,作者填写了两首词。

石湖吟赏不已,命两个歌妓演唱,音调节律和婉,作者就将这首词名为《暗香》。

[定格]仄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

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平仄,仄仄仄。

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

仄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

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

暗香去年寒晓。

忆轻愁伤瑟,溪舟飘摇。

怜此红叶,凌落清流扶浅草。

醉却当时言语,总叮咛、趁还未老。

便袖手、笼暖唏嘘,伫足听残箫。

冬好。

应寥寥。

若半生得闲,愿与江钓。

犹似总角。

那树琼花正妖娆。

但却春秋已过,感伤怀、不闻君笑。

谢东风、还来时,只盼春早。

卜算子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

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

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上去通押。

也有一体单押入声韵。

词牌格式(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钗头凤原名《撷芳词》,相传取自北宋政和间宫苑撷芳园之名。

后因陆游有“可怜孤似钗头凤”词句,故名。

陆游钗头凤红酥手,黄縢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此调历来以陆游这首“钗头凤”最为出名,故作正体。

本谱双调、六十字,上、下阙各十句、七仄韵,二叠韵。

每阙后四韵转韵。

下阙前三韵与上阙前三韵同韵,下阙后四韵与前阙后四韵同韵。

考其谱应为:(平)平[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仄〗。

(平)平[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仄〗。

唐婉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

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乾,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

病魂尝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唐琬这首《钗头凤》见于《齐东野语》,此词似吕渭老平仄换韵体,但二结句较吕渭老词各多了一个字。

本谱双调、六十字,上、下阙各十句、三仄韵、四平韵、二叠韵。

考其谱应为:(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

(平)平[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

长相思词牌名。

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又名《长相思令》、《相思令》等。

因南朝乐府中有“上言长相思,下言夕别离”一句,故名。

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

长相思风萧萧泪水流,若水流,寂寞烟波影穷秋。

相思满载舟。

爱不休,恨不休,记忆伊人笑脸羞。

情空恨却留。

捣练子词牌名。

以捣衣而名。

晚唐已有此词调。

词牌格式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词李煜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定风波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词中有“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流”一语。

此调取名原来有平定叛乱的意思。

又名《定风流》、《定风波令》等。

(○平声●仄声⊙可平可仄△平韵脚▲仄韵脚)莫听穿林打叶声,⊙●○○●●△(韵),何妨吟啸且徐行。

⊙○⊙●●○△(韵)。

竹杖芒鞋轻胜马,⊙●⊙○○●▲(韵),谁怕?○▲(韵),一蓑烟雨任平生。

⊙○⊙●●○△(韵)。

料峭春风吹酒醒,⊙●⊙○○●▲(韵),微冷,○▲(韵),山头斜照却相迎。

⊙○⊙●●○△(韵)。

回首向来萧瑟处,⊙●⊙○○●▲(韵),归去,○▲(韵),也无风雨也无晴。

⊙○⊙●●○△(韵)。

芳心苦原名《踏莎行》,因词中有“红衣脱尽芳心苦”,故名。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例词参考·踏莎行[宋]姜夔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风入松唐僧人皎然有《风入松》歌,后取用为词调。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风入松〔宋〕晏几道柳阴庭院杏梢墙,依旧巫阳。

凤箫已远青楼在,水沈谁、复暖前香。

临镜舞鸾离照,倚筝飞雁辞行。

坠鞭人意自凄凉,泪眼回肠。

断云残雨当年事,到如今、几处难忘。

两袖晓风花陌,一帘夜月兰堂。

浣溪沙又名《小庭花》。

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减字浣溪沙词牌名。

减字,唐宋曲子词术语,一般填词应按谱填,但词人在声腔字数上有伸缩自由,以求旧曲出新声。

这首词实际没有减字,末字“些”是语气助词,是取用楚地方言。

词牌格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浣溪沙〔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何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浪淘沙唐代教坊曲名。

又名《浪淘沙令》《过龙门》、《卖花声》。

此词最早创于唐代刘禹锡和白居易。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例词参考·浪淘沙[南唐]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念奴娇取苏轼《念奴娇》中“一樽还酹江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