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六章知识点总结资料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六章知识点总结资料

第六单元知识归纳
课题1
一、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C60)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无色透明,正八面体。

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体现了它的硬度大)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深灰色,具有金属光泽,细鳞片状的固体,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

可用于制铅笔芯(体现它深灰色、质软)、干电池的电极(体现了它的导电性)、电车的电刷(体现了它的导电性,滑腻感、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做润滑剂(体现它具有滑腻感)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因为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木炭可用于食品、工业产品中除去色素、异味等,活性炭可用于防毒面具中除去毒气、制糖业中脱色以制白糖。

注意:吸附性是活性炭、木炭的物理性质
4、C60: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结构稳定。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1、常温下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因此古代用墨书写、绘画的字画保存时间很久,仍不变色。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C + O2点燃CO2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 + O2点燃
2CO
3、还原性:C + 2CuO 高温2Cu + CO2↑(置换反应)【氧化铜是黑色,铜是红色】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产生的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C在反应中得到氧元素,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夺氧的物质称为还原剂,有还原性】CuO在反应中失去氧元素,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

具有氧化性。

【失氧的物质称为氧化剂,有氧化性】
应用:冶金工业:2Fe2O3+3C 高温
4Fe+3CO2↑ C+CO2 2CO
课题2
一、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①固体加热型,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②固液不加热型,制气体时则用制CO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①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CO只能用排水法
②密度比空气大(或相对分子质量>29)用向上排空气法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③密度比空气小(或相对分子质量<29)用向下排空气法
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1、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为CaCO3)与稀盐酸
高温
2、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
3、装置图
装置的注意事项:(1)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应伸入液面以下(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2)锥形瓶中的导气管不应伸入反应液面以下,应刚露出胶塞为宜(便于气体排出);(3)伸入集气瓶中的导气管口应位于集气瓶底部,(目的是为了排尽瓶中空气)。

4、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5、检验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

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6、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
CaO+CO2↑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
课题3
一、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2CO3 == H2O+ CO2↑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用于检验二氧化碳;这
也是久置装石灰水的试剂瓶壁有一层白膜的原因。

要除去这白膜,用稀盐酸。


原理是CaCO3+2HCl==CaCl2+H2O+CO2↑
4)与灼热的碳反应: C + CO2高温
2CO(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
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
3、用途:①灭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既利用其物理性质
(密度比空气大),又利用其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②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利用干冰升华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③ 温室肥料④做碳酸型饮料(利用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4、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⑴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

①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人类消耗的化石能源急剧增加,森林遭到破坏
②减轻温室效应的措施: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源
二、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因此在冬季用煤
炉来取暖时,要注意房间的通风和换气。

3、化学性质:
1)可燃性:2CO+O2点燃2CO2(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发出蓝色火焰
H2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CO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CH4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鉴别: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看燃烧产物(不可根据火焰颜色)
2)还原性: CO+CuO △
Cu+CO2(非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在反应中得到氧元素,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CuO在反应中失去氧元素,发生还原反应,具有氧化性。

Fe2O3+3CO 高温
2Fe+3CO2(现象:红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A可燃性 C + O2点燃CO2 2CO+O2点燃2CO2 2H2 + O2 点燃2H2O
B还原性:H2 + CuO Cu + H2O CO+CuO △
Cu+CO2
C + 2CuO 高温
2Cu + CO2↑
4、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性质不同的根本原因:分子构成不同是本章知识间的联系:
①C→CO :2C+O2点燃
2CO C+CO2高温2CO
②C→CO2:C+O2点燃CO2C+2CuO 高温2Cu+CO2↑
3C+Fe2O3高温3CO2↑+2Fe
③CO→CO2:2CO+O2点燃2CO2CO+CuO △
Cu+CO2
3CO+Fe2O3高温2Fe+3CO2
④CO2→H2CO3: CO2+H2O ===H2CO3
⑤H2CO3→CO2:H2CO3===CO2↑+H2O
⑥CO2→CaCO3 :CO2+Ca(OH)2===CaCO3↓+H2O
⑦CaCO3→CO2 :CaCO3+2HCl==CaCl2+H2O+CO2↑CaCO3高温CO2↑+CaO

第6单元化学方程式练习1.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2.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3. 木炭还原氧化铜:
4. 碳还原氧化铁:
5. 二氧化碳与炽热的碳反应
6. 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7.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8.碳酸不稳定而分解:
9.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
10.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
11. 一氧化碳燃烧:
1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1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14.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
第6单元化学方程式练习1.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2.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3. 木炭还原氧化铜:
4. 碳还原氧化铁:
5. 二氧化碳与炽热的碳反应
6. 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7.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8.碳酸不稳定而分解:
9.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
10.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
11. 一氧化碳燃烧:
1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1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14.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