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填空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填空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期末考试基础识记团泊镇中学李国海整理一、内能和内能的利用1.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组成的。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

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和。

2. 扩散现象是指:不同的物质互相接触彼此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固体间扩散速度最。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分子无规则运动越,扩散越快。

夏季的公园里花香阵阵就是扩散现象的一种。

3.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力和力是同时存在的。

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作用力表现为,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气体分子之间距离很远,彼此间几乎作用力。

所以气体具有性,又容易被。

4.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与分子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

5.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有:①②③④6.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和。

①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将机械能转化为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将内能转化为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的过程。

②热传递:热传递是热量从温物体传到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部分传到部分的过程。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

热量的单位是。

(热量是变化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

“传递温度”的说法也是错的。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热量,温度,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内能;③热传递的条件:存在差。

如果没有,就不会发生热传递。

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的。

7.比热容:比热容是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能力的物理量。

物理意义:水的比热容c水=,物理意义为: 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比热容的大小与物质的种类、物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

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

比较比热容的方法:①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比较吸收热量多少(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比热容。

②质量相同,吸收热量(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升高温度:温度升高,比热容大。

8.热量公式:Q吸= Q放=9、热机是利用___________的机械;内燃机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类10、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时,从______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_______ ,汽油机是由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四个冲程的不断循环来保证连续工作,一个工作循环,曲轴和飞轮转动_____周,活塞往复____次,对外做功____次。

依靠飞轮惯性完成的冲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

11、吸气冲程:进气阀门_______,排气阀门_______,活塞_______运动,压缩冲程:进气阀门,排气阀门都______。

活塞______运动。

______能转化为_____能做功冲程:进气阀门,排气阀门都_______。

______点火。

活塞_____运动。

___能转化为____能。

(只有做功冲程对外做功) 排气冲程:进气阀门_______,排气阀门______。

活塞_____运动。

排除废气12、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汽油机气缸顶部有_______,柴油机气缸顶部有_______;汽油机吸气冲程吸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柴油机吸气冲程只吸入_______;汽油机点火方式为________,柴油机点火方式________;汽油机的效率_____,柴油机效率____;汽油机机体较轻,柴油机机体较重。

13.我们把某种燃料________放出的______与其______之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②大小:热值在数值上等于_______某种燃料____________放出的热量,③热值的单位由_______的单位和_______的单位组合而成。

在国际单位制中,热量的单位是焦耳,质量的单位是千克,则热值的单位是______,符号是_______。

④公式:q=_______(或q=_______ 一般用于气体燃料) (其中m为燃料的质量,V为燃料的体积,q为燃料的热值) ⑤公式变形:Q放=______(或Q 放=______) m= _______⑥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______,只与燃料的____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等均无关⑦煤气的热值约为3.9×107J/m3,物理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焦炭的热值3.0×107J/kg,物理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热机用来做________的那部分能量,与____________________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公式:η=______________×100%15、在热机的能量损失中,_______带走的能量最多.15、摩擦生热,______转化为____;发电机发电,______转化为_____;电动机转动,____转化为______;光合作用,_____转化为_______;燃料燃烧,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16、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___________,也不___________,它只会从__________________,或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而在______________的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电路1. 电流的方向:在电源的外部,电流从电源极经用电器流向极。

2. 电源:电能的装置。

3. 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

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4. 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①有②电路5. 电路的基本组成:由,,和组成。

6. 电路的三种状态:(1):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开路(断路):的电路叫开路(断路);(3)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绝对不允许。

7. 电路图:用元件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必须记住各种电路元件符号)8. 串联:把元件连接起来叫串联。

(任意处断开,电路中都没有电流)9. 串联电路的工作特点:开关只需一个;各个用电器独立工作(能或不能);电流路径有条。

10.并联:把元件连接起来叫并联。

(各条支路之间互不影响)11.并联电路的工作特点:各个用电器独立工作(能或不能);电流路径条。

12.判断串联、并联电路的常用方法:①分流法:观察电路中的电流从电源正极出来经过用电器回到负极的过程中,是否有分支。

如果电流有分支,则电路为并联;如果电流没有分支,则电路为串联。

②断路法:将电路中的任意一个用电器去掉后,观察其他用电器是否能继续工作。

如果其他用电器能继续工作,则电路为并联;如果其他用电器不能继续工作,则电路为串联。

③电路工作特点法:观察电路中的各个用电器能否独立工作。

如果各用电器能独立工作(相互不影响),则电路为并联;如果各用电器不能独立工作(相互影响),则电路为串联。

方法:在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时,如果电路中连接有电压表和电流表,则先把电压表所在的位置看作断路,把电流表所在的位置看作纯导线,然后再判断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

三、电流(I)1.国际单位:;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 A), 1安培= 毫安= 微安。

2.测量电流的仪表是:3.电流表的使用规则是:①电流表要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而把电流表连到上。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安。

(记住:要测量谁的电流,则电流表就与谁串联;反之,电流表与谁串联,则表示测量谁的电流)四、电压(U)1.电压: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的原因,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但有电流则一定有电压。

2.电源是提供的装置。

3.国际单位: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 1千伏= 伏= 毫伏。

4.测量电压的仪表是:表,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④在不超过电压表量程的前提下,电压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

5.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 V,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V;②0~ V,,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V。

记住:要测量谁的电压,则电压表就与谁并联;反之,电压表与谁并联,则表示测量谁的电压。

方法:在判断电压表与谁并联时,主要观察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是直接接在哪个用电器的两端。

6.熟记的电压值: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是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伏;④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伏;五、电阻(R)1.电阻:表示导体作用。

(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则电阻就越,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 )。

2.国际单位:;常用单位:兆欧(MΩ),千欧(KΩ); 1兆欧= 千欧; 1千欧= 欧。

3.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

4.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和,灯丝电阻受温度影响较大。

(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强调:电阻(R)与它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它的电流(I)。

5.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的器件连入电路中的阻值大小。

①原理:滑动滑片(P)改变电阻线连入电路中的来改变连入电路中的。

(注:没改变它自身的总阻值)②作用:a. ;b.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或者各个电阻之间的电压分配关系。

③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2A”表示的意义是:是50Ω,是2A。

④正确使用:a、应在被控制电路中使用(即要控制谁则与谁串联;反之,与谁串联则表示控制谁的电流);b、接线柱要“”;c、闭合开关前应把滑片调至阻值的位置。

六、欧姆定律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比。

强调:此结论绝对不能倒过来说。

2.公式:式中单位:I→;U→;R→。

3.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I、U、R必须对于同一导体(同一段电路)的同一过程(即要满足“同一性”),才能代入公式中计算;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④同一电阻的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其电流随电压增大而增大。

R=U/I只是R的测量式不是决定式4.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串得越多,总电阻越大)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②电压:U=U1+U2(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③电阻:R=R1+R2(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如果n个等值电阻(R)串联,则有=nR注: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大,其原因是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R总实际意义:用多个小电阻串联起来代替大电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