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
间。 (2)措施设置保温层,隔热层;阳台、两罩、檐口板、女儿墙等构配
件、减小伸缩间距,曝晒层做成浅颜色;温度差大的做隔热层等。
3
(3)特殊要求控制: 测算线膨胀系数、导热系数、比热、水泥的水化热;收缩性能测试, 干收缩量测试;徐变的测试。
4
(二)混凝土材料配合比设计 1、原材料及配合比的控制。 2、材料的性能控制。 3、施工试验,同条件养护试验,强度、收缩、抗裂、膨胀试验。 4、大体积水化热的控制,低热水泥、调节水化速度,运输浇筑中温度
加固补强。遵循《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的规定。
23
裂缝
轴心 沿构件出现短而密的平行于受力方向的裂缝
受压
裂缝表现
10
弯矩最大截面附近从受拉边缘开始出现横向裂缝, 逐渐向中和轴发展; 偏心 用带肋钢筋时,裂缝间可见短向次裂缝 受压 沿构件出现短而密的平行于受力方向的裂缝,但发 生在压力较大的一侧,且较集中
11
局部 在局部受压区出现大体与压力方向平行的多条短 受压 裂缝
控制。 5、抗裂试验,材类构件可选做同样的材料。
5
(三)施工 1、制订板类、大体积混凝土构件的防裂措施。 2、后浇带的设置,8~30m,测干缩后确定;后浇带的处理。 3、板类构件的二次振捣,表面抹压,增加养护时间。
6
4、大体积构件: (1)分片、分层、分段浇筑,控制内外200mm深度、温差<25℃。
14
表 A-2 混凝土结构的典型非荷载裂.缝特征
原因
一般裂缝特征
框架结构一侧 下沉过多
框架梁两端发生裂缝的方向相反(一端自上而 的混凝土收 缩和温度变形
沿梁长度方向的腹部出现大体等间距的横向裂 缝,中间宽、两头尖,呈枣核形,至上下纵向 钢筋处消失,有时出现整个截面裂通的情况
缝,可采取灌浆封闭处理。混凝土未达到强度,过早上荷载引起的裂缝, 防止过早上荷载,减少动力荷载等。
21
(3)由于高温、干燥,混凝土龟裂,可灌浆封闭。 (4)水化热造成表面与内部的温差裂缝,灌浆、胶粘剂封闭,当有防水
要求时,可检查防水或增加弹性防水涂层。 (5)梁的腹部、门窗洞口角部,长构件中部,施工缝等处干缩裂缝,灌
表面与大气温差<20℃;防止表面温度降低过快; (2)分界面增加连接钢筋,间距<150mm,伸入界面不小于150mm;
7
(3)设置止水带,防水要求; (4)跳仓分段浇施工,宜经7d以上养护,按施工缝处理。 (5)浇筑不规范。浇筑不规范,入模时间控制,振捣适度,高度、顺
序控制等。 (6)施工过早上荷载。
区域等,增加构造配筋。 (2)形状、刚度突变部位,凹的部位、板、墙厚度变化部位,门、窗、
设备管道、施工洞口的角部,结构质量、刚度、外形突变部位。配筋、 园角、折角措施。 (3)收缩变形积累部位,设置配筋、钢筋网片。板芯、板角、板边、 墙面水平部位、梁类侧面、混凝土保护层中。
2
3、间接措施 (1)大体积、大表面构件,选用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延缓凝结的时
弯矩最大截面附近从受拉边缘开始出现横向裂缝, 受弯
逐渐向中和轴发展,受压区混凝土压碎
12
沿梁端中下部发生约 45°方向相互平行的斜裂缝 受剪
沿悬臂剪力墙支承端受力一侧中下部发生一条约 45°方向的斜裂缝
13
某一腹部先出现多条约 45°方向斜裂缝,向相邻 受扭矩
面以螺旋方向展开 沿柱头板内四侧发生 45°方向的斜裂缝; 受冲切 沿柱下基础体内柱边四侧发生 45°方向斜裂缝
混凝土中出现不规则的网状裂缝
17
混凝土初期养护时急骤干燥
混凝土与大气接触面上出 现不规则的网状裂缝
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时,为了保证流 动性,增加水和水泥用量,导致混 凝土凝结硬化时收缩量增加
混凝土中出现不规则的网 状裂缝
类似本表(6) 类似本表(6)
18
木模板受潮膨胀上拱
混凝土板面产生上宽下窄 的裂缝
8
(四)裂缝判断、处理 1、判定步骤 (1)判断可由表及里,由装修到结构。 (2)装修面裂缝,找平层,保温层,垫层出现裂缝。 (3)结构裂缝,有受力裂缝、收缩裂缝、变形裂缝。 (4)混凝土裂缝特征识别图(C)
9
原因
裂缝主要特征
裂缝贯穿结构全截面,大体等间距(垂直于裂缝方 轴心
向);用带勒筋时,裂缝间出现位于钢筋附近的次 受拉
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
(一)设计预防(0.3~0.1mm) 1、放的引导措施 (1)设置伸缩缝、后浇带。 (2)设置引导开裂的控制缝(墙体长、面大,面状楼板),不渗漏、
美观,后续施工可掩盖的部位。 (3)设置允许位移的支座(屋面及室外工程)。
1
2、防止构造措施 (1)局部易裂部位。拼接、端部接头、构件拼缝处、支座、楼板角部
裂缝表现
15
混凝土内钢筋 锈蚀膨胀引起
形成沿钢筋方向的通长裂缝 混凝土表面出 现胀裂 板 的 混 凝 土 收 沿板长度方向出现与板跨度方向一致的大体等 缩和温度变形 间距的平行裂缝,有时板角出现斜裂缝
16
浇筑1〜2h后在板与墙、梁,梁与柱交接部 混凝土浇筑速度过快
位的纵向裂缝
水泥安定性不合格或 混凝土搅拌、运输时 间过长,使水分蒸发, 引起混凝土浇筑时坍 落度过低;或阳光照 射、养护不当
模板刚度不够,在刚浇筑混凝土的 混凝土构件出现与模板变
(侧向)压力作用下发生变形
形一致的裂缝
19
模板支撑下沉或局部失稳
已浇筑成型的构件产生相 应部位的裂缝
20
2、混凝土结构裂缝处理 (1)水泥安定性引起裂缝(膨胀性),凿槽嵌补,扒钉、压力灌水泥浆
或环氧胶浆、抽吸灌浆、浸渍混凝土。 (2)施工期间梁、板顺筋保护层上裂缝,以及墙、柱箍筋水平下水平裂
浆封闭处理。
22
(6)钢筋锈蚀裂缝,查锈渍,取混凝土测氯离子含量。控制钢筋锈蚀的 发展,封闭,剔除开裂混凝土,用高强度等级砂浆或聚合物砂浆修补。
(7)碱骨料裂缝。骨料出现开裂,碱含量超标,骨料有碱活性,灌浆、 封闭、外包混凝土加固约束;表面防水、隔热处理,更换构件。
(8)冻胀裂缝,清除因素,加固补强。 (9)构件受力裂缝,查明原因,进行验算,不足加固补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