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带式输送机》国家标准(简介)
《带式输送机》国家标准(简介)
5.3.2 考虑到输送机行业的朝着长距离、大运量、高速度方向发展, 参考国外相关标准,对计算辊子旋转阻力、防尘性能和防水性能 技术要求中辊子转速从以550r/min旋转修改为600r/min。
5.3.3 考虑到与辊子防尘性能和防水性能技术要求的一致性,对其 试验中辊子转速从以550r/min旋转修改为600r/min。
本标准与原标准相比主要变化
5.3.4 名义带速参数 输送机名义带速如下:
0.2、0.25、0.315、0.4、0.5、0.63、0.8、 1.0、1.25、1.6、2.0、2.5、 3.15、3.55、4.0、 4.5、 5.0、5.6、6.3、7.1米/秒。比原标准多了 3.55、4.5、5.6m/s三种带速。
≥550~950 0.7 1.0
> 950~1 600 1.3 1.5
> 1 600 1.7 1.9
带速 m/s
≥ 3.15 < 3.15
表4 GB/T10595-2009辊子外圆径向圆跳动 辊 子 长 度 mm
< 550 ≥550~950 > 950~1 600
0.5
0.7
1.3
0.6
0.9
1.5
5.3.5 输送机带宽与滚筒长度和滚筒直径的组合的差异见表1
带宽B(mm) 滚筒长度L(mm)
300
400
滚筒直径D(mm)
200、250、315、400
400 500 650 800
1 000 1 200 1 400 1 600 1 800 2 000 2 200 2 400 2 600 2 800
6
8
15
25
≥100
<4
<5
<5
00
> 400
8
9
25
35
≥120
<5
<6
<5
注:1.对于阶梯轴,表中D表示滚筒轴最大外径; 2.A区表示半径大于0.25D圆至滚筒轴外圆中的环形区域,B区表示
半径不大于0.25D圆滚筒轴中部圆形区域。
5.3.10 胶面滚筒面胶和底胶的性能参数
表7 GB/T10595-1989标准 胶面滚筒面胶性能
GB/T10595-2009标准 滚筒轴探伤质量应符合下列条件:
a) 不允许有裂纹和白点; b) 单个和密集性缺陷必须符合表6的规定; c) 允许存在的单个缺陷最大长度200mm; d) 单个缺陷的间距应大于 100mm,如果小于100mm,则两个缺陷长度与间距 之和应小于400mm; e) 在同一截面内,单个缺陷不得超过3 个。
> 1 600 1.7 1.9
5.3.9 滚筒轴探伤质量的要求
GB/T10595-1989标准滚筒轴探伤质量应符合下列条件: a) 不允许有裂纹和白点; b) 单个和密集性缺陷必须符合表5的规定; c) 单个缺陷的间距应大于 100mm,在同一截面内不得超过3 个。
表5 GB/T10595-1989滚筒轴探伤质量的要求
2.修订标准的目的意义
带式输送机量大面广,涉及的行业比 较多,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带式输 送机行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现行的标准 在多年的实施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与之不协 调等问题,而且影响了产品在国内外市场 的竞争能力。为了规范国内市场秩序,加 强管理,保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保护我国传统产业的生存和发展,加快与 国际接轨的步伐,使标准更加先进、科学、 合理,修订现行标准。
滚筒轴
直径 D/ mm
表6 GB/T10595-2009 滚筒轴探伤质量的要求
允许存在单个缺陷 最大当量直径/mm
A区
B区
密集性缺陷参数
面 积/mm²
A区
B区
间距 /mm
当 量 直 径/mm
A区
B区
密集区总 面积不大 于轴截面 面积的百 分比/ %
≤ 200
46ຫໍສະໝຸດ 1015≥80
<3
<4
<5
200<D
≤4
5)完成标准报批稿 根据2008年4月11日至14日成都召开的审查会上专家们提出的
合理建议,经过认真的仔细的修改,于2008年5月10日完成了本标 准报批稿。
6)完成标准批准稿及印刷出版 2009年4月2日批准, 2009年7月出版,2009年11月1日实施。
4.修定原则
1)按照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文件国标委计划 [2006]48号文“关于下达2006年第一批制修订国家标 准项目计划的通知”的精神,整合修订国家GB/T 10595-1989《带式输送机 技术条件》、GB/T987-1991 《带式输送机 基本参数与尺寸》、GB/T988-1991《带 式输送机 滚筒 基本参数与尺寸》、GB/T990-1991 《带式输送机 托辊 基本参数与尺寸》四个标准。
5.本标准与原标准相比主要变化
5.3.7 输送带应在输送机全长范围内对中运行
GB/T 10595-2009中条款4.2.2
GB/T 10595-1989中条款3.14.2
输送带应在输送机全长
范围内对中运行。当带宽不 大于800mm时,输送带的中 心线与输送机中心线偏差不 大于±40mm;当带宽大于 800mm时,其中心线间的偏 差不大于带宽的5%或 ±75mm(取较小值)。 参考“GB/T 9770 普通用途钢 丝绳芯输送带”对输送带的 要求
5.本标准与原标准相比主要变化
5.3修改内容
5.3.1 考虑到输送机整机的使用要求,参考近年来中外项目招投标 技术文件的要求对托辊辊子(不包括缓冲辊子)在设计选用合理、 转速低于550r/min情况下,使用寿命不应低于 20 000h,损坏率不 得大于12%修改为托辊辊子(不包括缓冲辊子)在设计选用合理、 转速低于600r/min情况下,使用寿命不应低于 30 000h,损坏率不 得大于10%。
MPa
≤1 ≥0.8
要求 ≥30 ≥69 80 ≥3.9
表9 GB/T10595-2009标准 胶面滚筒面胶性能
项
目
要求
拉 伸 强 度 MPa
≥18
拉断伸长率%
≥300
拉断永久变形%
≤ 25
邵尔A型硬度 HS
传动滚筒 改向滚筒
60~70 50~60
磨 耗 量 mm3
传动滚筒 改向滚筒
3.标准起草过程
1)组建起草标准小组 于2006年10月10日…… 2)完成标准草稿
由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于2007年6月30日 起草了《带式输送机》草案稿,于2007年7月13日发给 起草小组。
3)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2007年8月21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了《带式输送机》
草案稿讨论会,各成员单位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提出修 改建议,在会上代表们进行了全面认真地讨论,提出了 很多建议和要求,会后,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 根据会上大家达成共识的建议和要求,完成了《带式输 送机》征求意见稿。
《带式输送机》国家标准 简要介绍
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 张尊敬
《带式输送机》国家标准 简要介绍
1. 任务来源 2.修订标准的目的意义 3.标准起草过程 4.修定原则 5.本标准与原标准相比主要变化 6.本标准因印刷等因数需要改正之处
1. 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文件国标委 计划[2006]48号文“关于下达2006年第一批 制修订国家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 由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负责整合修 订国家标准GB/T 10595-1989《带式输送机 技术条件》、GB/T987-1991《带式输送机 基本参数与尺寸》、GB/T988-1991《带式输 送机 滚筒 基本参数与尺寸》、GB/T9901991《带式输送机 托辊 基本参数与尺寸》 四个国家标准为GB/T 10595-2009 《带式输 送机》标准(编号20061135-T-604)。
500 600 750 950
1 150 1 400 1 600 1 800 2 000 2 200 2 500 2 800 3 000 3 200
200、250、315、400、500 200、250、315、400、500、630
200、250、315、400、500、 630、800、1 000、1 250、1 400 200、250、315、400、500、630、 800、1 000、1 250、1 400、1 600、1 800
5.本标准与原标准相比主要变化
5.2增加内容
1)增加了带式输送机包装技术要求,将JB/T2647-1995《带式输 送机 包装技术条件》主要内容纳入本标准; 2)为了进一步体现输送机的整机性能,增加了输送机带速、 输送量的要求及输送量的测定方法; 3)为了保证输送机整机的安全可靠运行,增加了滚筒轴承的 寿命要求; 4)为了检测方法的统一,增加了胶面滚筒面胶、底胶性能检 验方法; 5)为了保证输送机整机的安全可靠运行,增加了输送带的要 求。
133、159、194、219
159、194、219
注:绿颜色数字表示本标准增加的规格。
辊子长度l(mm)
160、380
160、250、500 200、315、600 250、380、750 315、465、950 380、600、1 150 465、700、1 400 530、800、1 600 600、900、1 800 670、1 000、2 000 750、1 100、2 200 800、1 250、2 500 900、1 400、2 800 950、1 500、3 000 1 050、1 600、3 200
项
目
拉伸强度
MPa
拉断伸长率 %
拉断永久变形
传动滚筒
邵尔A型硬度
HS
改向滚筒
要求 ≥18 ≥180 ≤ 25 6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