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课劳动的歌

第六课劳动的歌

第六课《劳动的歌》第六课《劳动的歌》教学目标:1、能够对我国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感兴趣,喜欢演唱、聆听教材中的号子和劳动歌曲。

2、演唱《军民大生产》和《翁嘿呀》两首民歌,能背唱其中一首。

演唱时声音要富有弹性,能够表示出歌曲的劳动节奏特点和乐观情绪。

3、通过学习演唱《军民大生产》、《翁嘿呀》和聆听《连连夯》、《船工号子》,体验号子和劳动歌曲的风格与特点。

4、知道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初步了解劳动号子和创作劳动歌曲的关系。

积极参与劳动号子的创编活动。

教学重、难点:1、激发同学对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的兴趣。

2、学习、体验、表示劳动歌曲中的节奏特点和乐观情绪。

教学时间: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开门见山的导入,聆听《军民大生产》,感受与我们平常学习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二、学习新课1、揭题,简单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歌曲创作于1945年,当时在陕甘宁边区广泛流传。

表示了当年陕甘宁边区军民,响应党中央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踊跃投入开荒生产的热烈情景。

2、再次聆听歌曲,找找歌曲最有特点的地方是哪里?(歌曲的衬词)3、跟着音乐,自身想像劳动的形式,一起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劳动局面”中。

4、同学带着劳动时积极的情绪,一起来朗读歌曲中的衬词,为后面学习歌曲做铺垫。

5、歌曲第一段歌词,跟着节奏朗读。

6、指导朗读的情绪。

6、学习歌谱。

7、把歌词带入歌谱中学唱。

8、老师指导。

9、自学歌曲的二——五段。

10、检查学习情况。

三、音乐活动——根据平时的劳动局面创编歌词。

1、自由讨论,平时什么劳动局面最让你印象深刻。

2、分小组创编,要求带上动作。

3、分组展示,评价。

四、小结第二课时一、复习歌曲《军民大生产》二、欣赏获取《连连夯》1、老师简介歌曲:它是一首在打夯时唱的劳动歌曲,属于打夯号子类。

多为一领众和形式。

领唱者往往就是集体劳动的指挥者。

《连连夯》就是连续不停打夯时所唱的号夯。

词多即兴编唱,有时也引用某些戏曲唱词,唱词内容除与劳动相关外,也唱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之类的内容。

2、初步聆听,感受歌曲旋律。

3、让同学讲讲听后的感受。

4、请同学跟着音乐,有节奏的做打夯的动作。

5、说说体验的心情。

三、小结。

第三课时一、开课1、播放《大长今》的歌曲,让同学边唱边想,朝鲜歌曲在节奏和歌曲风格上和我们的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特点。

2、同学自由发表意见。

3、师生一起总结出朝鲜歌曲的节奏多为和点节奏。

二、学习歌曲1、初步聆听歌曲《翁嘿呀》,感受哪些地方表示出有吃歌曲的节奏特点。

2、按节奏,自由朗读第一段歌词。

3、跟着老师的伴奏演唱歌谱。

4、把歌词带入歌谱中试唱。

5、老师指导、纠正。

6、完整、有感情地演唱。

7、自学第二段歌曲。

8、自身用第一段的学习方法来指导第二段的演唱情绪。

9、把歌曲完整的演唱一遍。

三、音乐活动——在有“翁嘿呀”的地方加上节奏。

四、小结。

第四课时一、复习歌曲《翁嘿呀》二、欣赏歌曲《船工号子》1、老师简介歌曲的创作背景:它是影片《旋涡里的歌》的一首插曲。

歌曲吸取了四川民歌《川江船夫号子》的音乐素材和结构特点创作而成,是一首很有特色的、表示船工劳动的男声独唱曲。

2、初步聆听歌曲,感受旋律。

3、同学交流歌曲带给大家振奋人心的感受。

4、跟着音乐,带上拉纤的动作来感受。

5、试着哼唱歌曲。

三、小结。

第六课《劳动的歌》教学目标:1、能够对我国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感兴趣,喜欢演唱、聆听教材中的号子和劳动歌曲。

2、演唱《军民大生产》和《翁嘿呀》两首民歌,能背唱其中一首。

演唱时声音要富有弹性,能够表示出歌曲的劳动节奏特点和乐观情绪。

3、通过学习演唱《军民大生产》、《翁嘿呀》和聆听《连连夯》、《船工号子》,体验号子和劳动歌曲的风格与特点。

4、知道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初步了解劳动号子和创作劳动歌曲的关系。

积极参与劳动号子的创编活动。

教学重、难点:1、激发同学对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的兴趣。

2、学习、体验、表示劳动歌曲中的节奏特点和乐观情绪。

教学时间: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开门见山的导入,聆听《军民大生产》,感受与我们平常学习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二、学习新课1、揭题,简单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歌曲创作于1945年,当时在陕甘宁边区广泛流传。

表示了当年陕甘宁边区军民,响应党中央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踊跃投入开荒生产的热烈情景。

2、再次聆听歌曲,找找歌曲最有特点的地方是哪里?(歌曲的衬词)3、跟着音乐,自身想像劳动的形式,一起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劳动局面”中。

4、同学带着劳动时积极的情绪,一起来朗读歌曲中的衬词,为后面学习歌曲做铺垫。

5、歌曲第一段歌词,跟着节奏朗读。

6、指导朗读的情绪。

6、学习歌谱。

7、把歌词带入歌谱中学唱。

8、老师指导。

9、自学歌曲的二——五段。

10、检查学习情况。

三、音乐活动——根据平时的劳动局面创编歌词。

1、自由讨论,平时什么劳动局面最让你印象深刻。

2、分小组创编,要求带上动作。

3、分组展示,评价。

四、小结第二课时一、复习歌曲《军民大生产》二、欣赏获取《连连夯》1、老师简介歌曲:它是一首在打夯时唱的劳动歌曲,属于打夯号子类。

多为一领众和形式。

领唱者往往就是集体劳动的指挥者。

《连连夯》就是连续不停打夯时所唱的号夯。

词多即兴编唱,有时也引用某些戏曲唱词,唱词内容除与劳动相关外,也唱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之类的内容。

2、初步聆听,感受歌曲旋律。

3、让同学讲讲听后的感受。

4、请同学跟着音乐,有节奏的做打夯的动作。

5、说说体验的心情。

三、小结。

第三课时一、开课1、播放《大长今》的歌曲,让同学边唱边想,朝鲜歌曲在节奏和歌曲风格上和我们的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特点。

2、同学自由发表意见。

3、师生一起总结出朝鲜歌曲的节奏多为和点节奏。

二、学习歌曲1、初步聆听歌曲《翁嘿呀》,感受哪些地方表示出有吃歌曲的节奏特点。

2、按节奏,自由朗读第一段歌词。

3、跟着老师的伴奏演唱歌谱。

4、把歌词带入歌谱中试唱。

5、老师指导、纠正。

6、完整、有感情地演唱。

7、自学第二段歌曲。

8、自身用第一段的学习方法来指导第二段的演唱情绪。

9、把歌曲完整的演唱一遍。

三、音乐活动——在有“翁嘿呀”的地方加上节奏。

四、小结。

第四课时一、复习歌曲《翁嘿呀》二、欣赏歌曲《船工号子》1、老师简介歌曲的创作背景:它是影片《旋涡里的歌》的一首插曲。

歌曲吸取了四川民歌《川江船夫号子》的音乐素材和结构特点创作而成,是一首很有特色的、表示船工劳动的男声独唱曲。

2、初步聆听歌曲,感受旋律。

3、同学交流歌曲带给大家振奋人心的感受。

4、跟着音乐,带上拉纤的动作来感受。

5、试着哼唱歌曲。

三、小结。

第六课《劳动的歌》教学目标:1、能够对我国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感兴趣,喜欢演唱、聆听教材中的号子和劳动歌曲。

2、演唱《军民大生产》和《翁嘿呀》两首民歌,能背唱其中一首。

演唱时声音要富有弹性,能够表示出歌曲的劳动节奏特点和乐观情绪。

3、通过学习演唱《军民大生产》、《翁嘿呀》和聆听《连连夯》、《船工号子》,体验号子和劳动歌曲的风格与特点。

4、知道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初步了解劳动号子和创作劳动歌曲的关系。

积极参与劳动号子的创编活动。

教学重、难点:1、激发同学对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的兴趣。

2、学习、体验、表示劳动歌曲中的节奏特点和乐观情绪。

教学时间: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开门见山的导入,聆听《军民大生产》,感受与我们平常学习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二、学习新课1、揭题,简单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歌曲创作于1945年,当时在陕甘宁边区广泛流传。

表示了当年陕甘宁边区军民,响应党中央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踊跃投入开荒生产的热烈情景。

2、再次聆听歌曲,找找歌曲最有特点的地方是哪里?(歌曲的衬词)3、跟着音乐,自身想像劳动的形式,一起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劳动局面”中。

4、同学带着劳动时积极的情绪,一起来朗读歌曲中的衬词,为后面学习歌曲做铺垫。

5、歌曲第一段歌词,跟着节奏朗读。

6、指导朗读的情绪。

6、学习歌谱。

7、把歌词带入歌谱中学唱。

8、老师指导。

9、自学歌曲的二——五段。

10、检查学习情况。

三、音乐活动——根据平时的劳动局面创编歌词。

1、自由讨论,平时什么劳动局面最让你印象深刻。

2、分小组创编,要求带上动作。

3、分组展示,评价。

四、小结第二课时一、复习歌曲《军民大生产》二、欣赏获取《连连夯》1、老师简介歌曲:它是一首在打夯时唱的劳动歌曲,属于打夯号子类。

多为一领众和形式。

领唱者往往就是集体劳动的指挥者。

《连连夯》就是连续不停打夯时所唱的号夯。

词多即兴编唱,有时也引用某些戏曲唱词,唱词内容除与劳动相关外,也唱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之类的内容。

2、初步聆听,感受歌曲旋律。

3、让同学讲讲听后的感受。

4、请同学跟着音乐,有节奏的做打夯的动作。

5、说说体验的心情。

三、小结。

第三课时一、开课1、播放《大长今》的歌曲,让同学边唱边想,朝鲜歌曲在节奏和歌曲风格上和我们的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特点。

2、同学自由发表意见。

3、师生一起总结出朝鲜歌曲的节奏多为和点节奏。

二、学习歌曲1、初步聆听歌曲《翁嘿呀》,感受哪些地方表示出有吃歌曲的节奏特点。

2、按节奏,自由朗读第一段歌词。

3、跟着老师的伴奏演唱歌谱。

4、把歌词带入歌谱中试唱。

5、老师指导、纠正。

6、完整、有感情地演唱。

7、自学第二段歌曲。

8、自身用第一段的学习方法来指导第二段的演唱情绪。

9、把歌曲完整的演唱一遍。

三、音乐活动——在有“翁嘿呀”的地方加上节奏。

四、小结。

第四课时一、复习歌曲《翁嘿呀》二、欣赏歌曲《船工号子》1、老师简介歌曲的创作背景:它是影片《旋涡里的歌》的一首插曲。

歌曲吸取了四川民歌《川江船夫号子》的音乐素材和结构特点创作而成,是一首很有特色的、表示船工劳动的男声独唱曲。

2、初步聆听歌曲,感受旋律。

3、同学交流歌曲带给大家振奋人心的感受。

4、跟着音乐,带上拉纤的动作来感受。

5、试着哼唱歌曲。

三、小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