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实验二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和放大倍数的测量剖析
实验二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和放大倍数的测量剖析
如何调整静态工作点?
调节电阻 RP
数字电 压表
2.放大倍数的测量
(1)令RC=3K,RL=1 K,调节RP,使IC ≈ 1mA,(URc=3V),输入信号为f=1KHZ,VI 有效值=10mV,测出放大器输入电压Ui和 输出电压Uo,求出AV。
(2)保持输入信号幅度不变,改变 电路参数使RC=3K,RL=5.1 K,测量 RL改变时的Vo值,计算AV。
实验二 放大器静态工作点 和放大倍数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晶体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变动 对其性能的影响。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Av的测量 方法。
3.了解电路参数的变化对Av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 1、测量静态工作点
令RC=3K,在无输入信号情况下,调节上偏 置电阻RP,使ICQ ≈ 1mA (URc=3V) ,然后用 万用表分别测量UCEQ、UCQ、UBQ和UEQ值。
四、实验设备
1.示波器 2.信号发生器 3.交流毫伏表 4.直流稳压电源 5.万用表 6.实验箱
一台 一台 一台 一台 一只 一台
注意:
实验结பைடு நூலகம்时,请将与实验板的连线拆 除,但不要拆除连接仪器上的连线!
老师检查完实验原始数据并签字后, 实验电路方可拆掉。
实验仪器收拾好后,必须经老师检 查后才能离开。
记录数据表1
UCEQ(V) UCQ(V) UBQ(V) UEQ(V) 计算值 测量值 误差(%)
注意:为什么首先要调整静态
工作点?
静态工作点的设置是要使放大电 路产生的非线性失真最小,动态范围 最大。
静态工作点是否合适,对放大器 的性能和输出波形都有很大的影响。
当静态工作点偏高, 放大器在 加入交流电路以后易产生饱和失真, 此时输出电压波形U0的负半周期将 被削底。
=10mV ) ③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的输入输出信号的
波形 ④在输出电压的波形不失真的情况下,测
量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有效值Ui和U0
双踪示波器
仿真图
放大器 输出波形
放大器 输入波形
三、注意事项:
1、正确识别三极管的管脚 2、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端不能短路,以免损
坏电源(固定12V电压) 3、示波器双踪测量 4、检查导线及探头
(3)调节RP,使ICQ≈2mA,或ICQ ≈ 0, 改变输入信号幅度,用示波器观察并绘
下放大器输出波形的变化,分析失真的
原因。(选做)
记录数据表2
RC
RL
V V A A i(v)
o(v)
V理论
误差
V测量
(%)
3K 1K
3K 5.1K
注意: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方法
①调整放大器到合适的静态工作点, ②加入输入信号(f=1KHZ,VI有效值
当静态工作点偏低, 则易产 生截止失真,此时输出电压U0的正 半周期将被缩顶(一般截止失真不 如饱和失真明显)。
这些情况都不符合不失真放大的要求。
Vco
0 t
工作点选得太低会引起截止失真 工作点选得太高会引起饱和失真
所以,在选定静态工作点以后还必须 进行动态调试,即在放大器的输入端 加入一定的输入电压,检查输出电压 的波形是否满足要求,如不满足,则 应调节静态工作点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