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改革项目研究工作总结【可编辑版】

教学改革项目研究工作总结【可编辑版】

教学改革项目研究工作总结
教学改革项目研究工作总结
项目名称:科研资源转化为本科教学资源的研究与实践
项目编号:jx06--40
项目负责人:李建恒教授
所在单位:河北大学药学院
本课题组自201X年起,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在药学教育中将科研资源转化为本科教学资源的问题,完成了预期计划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一、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

(一)主要研究内容
目前,药学本科实验经费不足这一普遍现象,已经影响了教学质量,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实验技能下降,导致学生创新能力严重不
足。

本课题组系统研究了在药学教育中如何将高校现有的科研资源转
化为本科教学资源,通过综合科研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以往的实验教学,大多数是本科实验室向学生开放。

我们在此基础上将科研实验室全面向本科学生开放:
全部的科研实验室、科研实验仪器均向学生开放;全部学生都要参加
这一教学项目;全部教师都要参与学生的指导。

这种将科研资源转化
为本科教学资源的方法更能体现出高校以学生为本,服务教学的精
神。

本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
1药学本科专业实验教学的基本情况
1.1药学本科专业实验课设置根据教育部要求和药学专业培养目
标,药学本科教学中设置的实验课多达十几门,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一是基础课实验,包括: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等;二是专业基础课实验,包括:生理解剖学实
验、生物化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等;三是专业课
实验,包括:药理学实验、药物化学实验、药物分析实验、药剂学实验、天然药物化学实验、生药学实验、生物制药实验等。

1.2药学本科专业实验课特点药学本科专业实验课具有以下特
点:一是实验课时多。

同一门课的理论课与配套的实验课课时比例达1:0.5 ~1:
1,在大
三、大四学年,实验课占总教学课时的30%以上。

二是教学目标要求高。

由于药学是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动手能力要求高,因此每一堂实验课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或培养学生某种操作技能或掌握某类实验方法。

这就需要准备足够数量、适宜规格的仪器设备、实验动物,使学生能够充分动手练习。

三是涉及学科多。

药学本科实验涉及化学、药学、基础医学、生物学多个领域,这些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都逐步运用到药学实验中,有些甚至成为常规技术。

四是所需经费多。

药学相关实验专业性强,首先,对实验室基础建设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平稳的实验台,足够负荷的供电,方便的上下水,专门的通风管道、排污管道,并有室温、湿度、无菌级别的要求;其次,仪器设备昂贵,所需仪器少则几百元多则十几万元,几百元、几千元的常规仪器购买多台也是不小的数字。

高效液相色谱、酶标仪等高档的仪器设备已经普及,成为本科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建立药学本科实验
室至少需要几百万。

再次,耗材费用高。

常用的耗材包括:化学试
剂、实验动物、中药材、生化试剂。

由于用到的耗材种类多,数量较大,因此开设药学相关实验耗材费用大大高于一般理工科实验。

特别是近些年,相关实验耗材的价格不断上涨,年平均涨幅达到15%左右尤其是实验动物价格,近两年涨幅竟达30%。

1.3药学本科实验教学的现状正是由于以上这些特点,一方面药学实验所需的经费较多:建立合格的标准实验室,购置配套的仪器设备均所需费用庞大,每年购买耗材的费用也相当可观。

另一方面国家和学校在这方面的投入有限:一是学费标准属国家控制,多年来收费金额一直偏低,由于多方因素未作过调整,而国家又未给予相应补贴;二是学校则按实验课程数目与学生人数向各学院下拨实验费用,并未考虑到各学科实验教学的差异。

这造成药学实验教学经费缺口较大,使本科实验经费严重不足成为普遍现象。

为解决此问题,一些院校采取的办法是消减实验数量或增加每组学生人数的办法弥补实验经费的不足,有些院校则采用实验软件开虚拟实验课,即通过点鼠标的方法代替具体实验操作。

这无疑造成了学生动手能力、实验技能严重下降,尤其是科研思维没有在实践中形成,导致学生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给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或升学带来一定困难。

2将科研资源转化为本科教学资源解决实验课正常开设这一问题,单纯依靠国家、学校增加实验经费就目前而言不太现实,需要开拓思路,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1高校中可供利用的科研资源高校不但具有教学的功能,同时也是重要的科研场所。

高校都设有专门的科研实验室,科研实验室的设备、仪器都较为高档,并且有专项的科研经费和基金作为资金支持。

但是,高校的科研实验室一般不面向本科生开放。

2将科研资源转化为本科教学资源的方法按照药学专业的学科方
向,把专业课的实验教学与导师的科研方向、科研课题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教学科研的无缝衔接。

具体做法是:将药学专业现有的十几门专业实验课,按照课程性质和学科特点分为药物分析方向、生物制药方向、生理药理方向,然后将导师的科研课题按照内在联系的紧密程度也按照以上三个方向划分,同时在征集学生志愿的基础上,大学三年级就安排学生进入导师实验室。

这样,学生既可以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又可以利用导师实验室的科研资源,弥补了实验课堂教学的不足。

3将科研资源转化为本科教学资源的优点概括之其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利于学生更加扎实的掌握基础实验技能。

在实验课教学中,由于经费、仪器设备、时间上的限制,学生只能进行一次实验,对基本技能的训练严重不足。

而学生在导师实验室实验,则没有这些限制,可以反复进行练习,还能得到导师一对一的指导。

二是有利于学生提高综合实验能力。

在实验课教学中,每门实验课的教学目标相对单一,曾经出现过学生在生理实验课上不会用天平,在药理实验课上不会用分光光度计,最后由教师代劳。

而学生在导师实验室实验,尤其是参与科研课题的过程中,则是对相关的实验技术的综合练习。

三是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个专题研究,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科研素质。

过去,学生在大四下学期才进实验室,完成毕业论文与考研、就业存在时间上
的冲突。

而学生在大三就进入实验室,实验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为毕业论文打下基础,使学生论文的质量从根本上得到保证。

四是导师
获得了充足的实验人员,加快了科研项目完成进度。

3将科研资源转化为本科教学资源的制度保障
3.1 建立科研资源转化为本科教学资源的长效机制要让这一项目能够真正长期、有效的实施,就要形成规范性的制度和文件,建立科研资源转化为本科教学资源的长效机制。

3.2 建立科研资源转化为本科教学资源的监督考核机制为了保证本科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为了保证学生上课、学习、休息的正当权利不受侵犯,有必要建立一套监督考核机制。

使教师对学生行使正常的管理权利、学习权利有规可依,有章可究,从制度上保证此项工作安全有效的运行。

3.3建立科研资源转化为本科教学资源的激励机制教师的科研经费大多来源于纵向、横向科研课题,经费申请来之不易。

要让教师积极主动的运用各自掌握的科研资源为本科教学服务,单靠行政命令是不能持久的,必须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使教师在职称评定、职务聘任、提职晋级、津贴发放等方面得到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附送:
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
堡里小学刘月兰我踏着上课的铃声走进教室,看着没擦的黑板,心里不由瞒怨起来,这群贪玩的孩子,课前怎么就没有准备好呢?迎着我的目光,聪明的班长张佳蕊小声询问:“今天谁值日?” 张子凡接过话头:“不是我值日,好像是蒋佳辰吧。

”我看着蒋佳
辰,他摇摇头:“不是我值日。

”这时张一凡迅速走上讲台,拿起黑
板擦,轻轻擦干净了黑板。

我笑着问:“今天忘记值日了,是吗?” 他笑着摇摇头,“今天不是我值日。

”我愣住了,“是谁值日呢?” 我看着全班同学,教室里静悄悄的。

这时,姚少鹏同学红着脸不好意思的站了起来:“老师⋯今天我值日⋯忘记了。

” 我抓住这瞬间的精彩,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大家异口同声夸张一凡同学是个品德高尚的好学生。

从他身上让我们感受到了崇高。

我思路一转觉得这是一个教育的契机,于是马上让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76页,寻找生活中的道德细节红领巾假日小队的小记者提出了一个请大家一起讨论并发表见解的事例。

不是我扔的干净整洁的街道上,一个叔叔正尽情的欣赏着美丽的城市风光,这时,一位爷爷从后面赶上来对青年说:“小伙子,你丢了饮料罐。

”叔叔一愣,说:“我没有丢呀。

”可那爷爷却固执不让,指着他脚边的易拉罐说:“我亲眼看见一只饮料罐从你脚边滚出来。

”爷爷煞有介事的指责使叔叔更是莫名其妙,于是⋯请你根据自己的看法,将上面的事情写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并且与同学们交流。

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发表着自己的见解。

是啊!两个事例,一个是不是我值日,一个是不是我扔的。

事情会有怎样的结果呢?有的说:“叔叔没扔饮料罐,非常生气,于是和爷爷吵了起来。

”有的说:“亲眼看到的还能有假,叔叔做的不对。

”有的说:“爷爷弯腰捡起易拉罐,对叔叔说美丽的城市风光,环境卫生靠大家。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在干净整洁的街道上,弯腰捡起易拉罐,捡起的是文
明,捡起的感动。

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多一份宽容,多一份
理解,多一份责任,多一份爱心,少一份争吵,少一份瞒怨⋯那么这
个世界将会变得多么和谐!多么美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