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你怎样看待这个案例。
1、邀请父母与自己一起学习使用计算机 互联网
2、上网之前应立下规矩:上网时间不宜 太长,不要泄露个人与家庭秘密
3、学会选择欣赏健康网站 4、参加丰富的文化生活,尤其是多参加户外活动 5、多与同学和小伙伴交往,避免虚拟世界的诱惑 6、如果网上“难题”多,可以请教老师或家长
活动:辩论
我看网络上的自由
正方:网 络交往无
限度…
反方:网 络交往有
限度…
小结:
——网络交往比现实交往的确 自由一些,但不是绝对的“自由”, 网络交往在时间和空间比现实生 活宽松、自由,但是网络上言论 和行为也要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 法规,不是无限度的自由。
网络交往与现实生活中的交往
有没有需要共同遵守的规则?
▪ 案例三:2007年3月,某县两个高中学生经常上网聊 天。男生甲以少女的身份约男生乙半夜在某处约会, 乙生信以为真,半夜翻过学校院墙,不幸将左腿摔折。 后来,乙生知悉此事,为报复将甲生打成轻伤,二人 家长也为此事诉诸公堂。
▪ 案例四.17岁少年小新(化名)为了偷钱上网,竟然将奶 奶当场砍死,将爷爷砍成重伤。事后,小新投案自
(1)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轻易泄露个人资料, 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 (2)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尽可能找熟悉的朋友或师长帮 助解决; (3)不断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提高自己的抗诱惑 能力,才能保护自己; (4)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发 挥网络交往的积极作用; (5)远离网络“四色”:黄色:不健康信息;
红色:血腥、暴力、仇恨 灰色:消极思想、谬误 黑色:非法和危险的事情
现实案例分析一: 一名刚刚走出校门的17岁女孩,因父母对刚出生的
弟弟特别宠爱,内心感到失落。正在伤心之时,女孩学 会了上网,并遇见了“善解人意”的网友王某。不想, 王某却在与她见面后,露出狰狞面目,欲将其出卖到山 区。幸亏女孩的家人及时报警,当记者在哈铁乘警队见 到受害的女孩时,刚被乘警解救的她还惊魂未定。 (2011年05月18日,生活报)
首从。 以上案例,你看到了网络的什么影响?
(1)网络交往对象看不见,摸不着,在网上可能表现 得温柔体贴、善解人意,他可能故意伪装起来来骗取 我们的信任。
(2)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个别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实施 违法犯罪活动
(3)面对可能发生的不法侵害,警惕性不高, 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自我保护能力弱。
在网络交往中如何学会自我保护?
漫画欣赏:
网络具有虚拟性 隐蔽性 间接性
▪ 案例一:2006年4月17日,三个12-14岁的学生因上 网没钱,将一个看大门的老人打死,抢走67.36元钱。 作案后,回到网吧继续上网。
▪ 案例二:2006年7月14日,某市的一个15岁的青年因 上网成瘾,整天迷恋于网络游戏,平时少言寡语,精 神呆滞,长时间逃学。其母见儿子如此沉迷,多次劝 阻无效,同其父商量好后,将儿子锁在家中。五日后, 这个青年因网瘾大发,开始焦躁不安,同其母争吵几 句后,便将其母杀死,造成血案。
1、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 2、网络交往要遵守法律
北京破获制裁全国首例故意传播网络病毒案件
北京市公安局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处会同 有关部门共同开展工作,依法查处了北京东方微 点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在进行计算机病毒防御 软件研制过程中违规操作,致使计算机病毒在互 联网上大量传播,严重危害网络安全,造成某证 券公司和某管理顾问有限责任公司直接经济损失 几十万元,并对北京某电信公司的正常业务活动 造成严重干扰和巨大经济损失。经北京市检察机 关批准,警方对该公司副总经理田亚葵执行逮捕, 并依法制裁。
Hale Waihona Puke (新华社报道 )网络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网络是先进的,也是危险的。它改变 了我们的生活,但却充满着陷阱和诱惑。
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自觉遵守网络 规则,才能尽情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分析 一下女孩有如此“遭遇”的 原因?
你想对这些内心失落的人 提些什么建议?
现实案例分析二:
青少年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如果不知饥 渴、不分昼夜地泡吧,对其身体的危害不亚于大 麻、白粉等毒物,这并非危言耸听。
一名13岁中学生从家里偷出300元钱,在网 吧玩游戏连续4天4夜,由于网络游戏的激烈刺激 和惊心动魄的打斗,使他血压升高,心跳过速, 又加上过度疲劳,最后猝死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