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课件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课件

• 采用托物言志,关键是志与物要有 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使物能达意而志 为物核。托物言志常借用比拟、象征等 手法。
竹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一、解诗题,知诗人
竹 石 :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 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 的一首诗。
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专权,作威作福,肆无忌惮地招权纳贿。百官大臣争相献 金求媚。每逢朝会期间,进见王振者,必须献纳白银百两;若能献白银千两, 始得款待酒食,醉饱而归。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人劝他 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于谦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 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还特意写诗《入京》以明志:
千锤万凿出深山, 经过千万次锤打从深山里采出来的石灰,
烈火焚烧若等闲。 对石灰窑中熊熊烈火的焚烧看得跟平常事一样。
粉骨碎身全不怕,
即使粉身碎骨也都无所畏惧, 要留清白在人间。
只为把一片清白长久保存在人间。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 很不容易。次句 “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
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 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 视若等闲。第三句“粉骨碎身”极其形象地写 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 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最后 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 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此句中“清白”是拿石 头的颜色作比较 。
喜欢,作者以拟人的手法,将竹 子的生长人格化,赋予了诗人所 寄托的美好品质的向往,也暗自 表达了诗人自身的决心与希冀, 哪怕如今是什么困境,哪怕遭到 什么打击,自己都不能轻易言败。
写作方法:咏物言志
中心思想:
《竹石》描写了竹 子扎根于岩缝之中坚忍 不拔的形象,表现了诗 人那种刚烈、坚韧,不 为任何艰险、不怕打击 的精神。
经过千万次折磨和打击, 竹子更加坚韧,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任:任凭。 尔:你。
任凭你东西南北刮来的狂风。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任尔”是什么意思? 诗人在这里用这两个字写出了竹子 的哪些品质?
不畏艰险、不怕困难
三、多诵读,悟诗情
竹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 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 西/南北/风。
比喻
写作背景:
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 正是作者不得志之时。而“燕山” 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 祸最烈的地方。本诗正是当时所 写。
明韵律
马诗
大 漠 / 沙 如 雪, 燕 山 / 月 似 钩。 何 当 / 金 络 脑, 快 走 / 踏 清 秋。
看诗文解大意
词语点拨:
•大漠:广阔无边的大沙漠。 •燕山:山名。在现在河北省的北部。古代 一直是边疆征战之地 • 钩:弯刀,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何当:什么时候才能够。 •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说明马具 的华贵。 •快走:迅速地跑,痛快地跑。 •清秋:金秋,天气凉爽的秋天。
• 苏轼《於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 人瘦,无竹令人俗。”
• 李白《慈老竹》“里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 虚声带寒早。”
• 郑燮《竹》“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 蝶。”
• 刘禹锡《庭竹》“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 地不相宜。”
诗人喜欢竹子吗,为什么? 诗人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
《竹石》意思
•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 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 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 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千磨万击还坚劲,任 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 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这首古诗体现了石灰的哪些品质?
石灰由于它的坚强不屈、洁身自好在人间留下了清白,写出 了它历经磨难,却又保持着自身的廉洁与清白。同时,作者也 借石灰来激励自己,写出了自己对其今后的人生的宏伟追求。 他也像石灰一样任凭怎样的千锤万击,任凭烈火如何焚烧,哪 怕是粉骨碎身,他都毫不畏惧,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绝不 屈服。
《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的于谦。吟是 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诗人用托物言志 的方法,通过对石头不畏“千锤万凿” 和“烈火焚烧”,即使“粉骨碎身”也 要留下清白石灰的描写,赞颂石灰坚强 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抒发了诗人不 同流合污,反映了诗人廉洁正直的高尚 情操。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 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 崇高的人格。
赏析
• 、《竹石》共四句,前两句写竹子的特点, 在状物; 后两句写竹子的精神,在言志。作者 表面写竹子的坚忍不拔,实际上是表明自己 不怕打击、不畏风浪、顽强斗争的精神。
拓展积累:
诗中“竹 ”
• 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 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 可留。”
【清】 郑燮
作者简介:
郑燮(xiè)(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 兴化(今江苏省兴化县)人, 清代著名书画家. 生于1693 年,卒于1765年,康熙秀才、 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四十 九岁,入京,候补官缺,板 桥居官十年,洞察了官场的 种种黑暗,立功天地,字养 生民”的抱负难以实现,归 田之意与日俱增。1753年, 郑板桥六十一岁,以为 民 请赈忤大吏而去官。
• 作者仅仅在写石灰吗? (小组合作讨论)
托物言志
《石灰吟》诗人用托物言志的方法,
通过对石头不畏“千锤万凿”和“烈 火焚烧”,即使“粉骨碎身”也要
留下清白石灰的描写,赞颂石灰坚 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抒发了 诗人不同流合污,反映了诗人廉洁 正直的高尚情操。
• 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 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 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 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如“松、竹、 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 “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 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 这是一首是在竹石图上的题画诗,作者咏的是竹石,但已不 是对自然界竹石的一般描写,而是蕴含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感 情。作者以物喻人,实写竹子,赞颂的却是人。诗人屹立的 青山,坚硬的岩石为背景,说竹子“咬定青山”,“立根破 岩”,“千磨万击”。“坚劲”则正是这个历经风吹雨打的 竹子和竹子所象征的人的真实写照。因此,可以说,诗歌通 过歌咏竹石,塑造了一个百折不挠,顶天立地的强者的光辉 形象。全诗清新流畅,感情真挚,语言虽然通俗但意义深刻 而意味深长。
扬州八怪 (中国清代中期书画家)
是中国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一批风格 相近的书画家总称,或称扬州画派。
分别是:金农、郑燮、黄慎、李鱓(shàn)、 李方膺(yīng)、汪士慎、罗聘、高翔
郑板桥墨竹图欣赏
郑 板 桥 书 法 欣 赏
二、抓字眼,明诗意
竹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 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 西/南北/风。
古诗三首
马诗
石灰吟 竹石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 817年),字长吉,福昌(今河 南宜阳县)人。是长吉体诗歌 开创者。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 人,与李白、李商隐合称为 “唐代三李”,后人常称他 “诗鬼”。是中唐到晚唐诗风 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 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
一(马 )当先 老(马 )识途 万(马 )奔腾
咬定青山不放松,
咬定:比喻根扎的结实,像咬着不松 口一样。
咬住了青山就绝不肯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立根:生根。 破岩:岩缝。
根须已经扎根在岩石之中。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诗句写了竹子的什么特点? 从“咬”、“破”中你体会到什么
竹的刚烈、坚韧
千磨万击还坚劲,
磨 :折磨,磨难。 坚劲:坚韧、刚劲。
在我们现在学的这首石灰吟中也同样将石灰 比喻成人,抒发作者自己立志清白、 廉洁做人的思想感情。
让我们一起再来朗读一遍这首古诗
经过千锤万击才从深山里开采 出来,又要到石灰窑中去经过 烈火焚烧。但这种折磨、锻炼 是多么平常啊!即使粉身碎骨 也毫不畏惧,只求清清白白的 身体和名声能够长留于世。
四、悟诗情
你喜欢竹子吗?你认为竹子具 有哪些品质? (竹是空心的,很谦虚;竹在生 命的旅程中每成长一步会留下 印记;竹不开花,朴素,保持 本色;竹扎根很深,打好了坚 实的基础……)
竹有十德
身形挺直,宁折不弯——正直 命中有劫,愈抑愈扬——奋进 外直中通,襟怀若谷——虚怀 有花深埋,素面朝天——质朴 一生一花,死亦无悔——奉献 玉竹临风,群芳翘首——卓尔 虽曰卓尔,却不似松——乐群 载文传世,任劳任怨——担当 质地犹石,方可成器——性坚 化作符节,苏武秉持——操守 竹有十德,十德归一——脱俗
(马 )到成功 千军万( 马) 快( 马 )加鞭

读 古
燕山
燕 (燕y子ān)

(yàn)
似乎
似 (似s的ì)
(shì)
马诗
【唐】李贺
yā 大漠沙如雪,n 燕山月似
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
整 体 感
指燕然山,今蒙古
广大的
国境内杭爱山,这
沙大漠漠。 沙如雪里借,指燕边山塞。月
知 似钩。
古代的一
种兵器,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自读前两句,小组讨论:
1、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这是什么描写?写了些什么景物?有什 么作用? 3、作者为什么特意描写“大漠”“燕山” 这些地方?这对表现马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