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中考热点复习导学案:2019年五四运动100周年

2019年中考热点复习导学案:2019年五四运动100周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020-2021年备考
匠心巨作
精雕细琢
-by 中高考前沿
中考热点:2019年五四运动100周年
2019年是著名的五四运动一百周年
热点解析:
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是一场发生于中国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学生运动,以及包括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从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广义的五四运动则是指自1915年中日签订《二十一条》至1926年北伐战争之间,中国知识界和青年学生反思中国传统文化,追随“德先生”(民主)与“赛先生”(科学),探索强国之路的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

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史一般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注意这里的"封建"一词是泛化的封建观),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中考考点:
一、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二、经过
(一)爆发:1.时间、地点、主力: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
2.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的性质)、“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

(二)扩大: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

三、结果: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①北洋军阀释放被捕的学生;②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③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四、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五、意义:在这次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一些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六、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
名称
相同点不同点
社会
性质
革命任

领导阶

指导思

发展前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