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公关重点整理政府公关第一章第一节政府公关的概念与特征政府公共关系的内涵 1、政府公关的概念广义的界定认为:政府公共关系是指政府与社会各界良性互动,以塑造良好形象,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的所有活动的总称。
定义:政府公共关系是政府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手段,在行使其职能过程中与社会公众进行平等,互动的交流,从而争取达成共识,创造和谐环境。
2、政府公共关系的四个概念要素第一,政府公共关系以政府部门和公务员为主体第二,政府公共关系以社会公众为客体第三,政府公共关系以塑造良好形象和获得公众支持为目标第四,政府公共关系的塑造以传播和沟通为途径传播媒介是否先进,传播渠道是否畅通,直接影响政府公关效果。
政府公共关系的外延传统观点认为,政府公关行为虚无缥缈,难以具体化。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当重新审视政府公共关系的性质,明确究竟哪些活动属于政府公共关系,这会对政府公共关系在政府实践中的现实地位有新的认识。
角度 1、从政府形象的角度政府公共关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政府形象,有三层:国家形象、城市形象、公务员形象政府形象是政府公共关系的根本目标,政府公共关系是政府形象的动态举措 2、从政府职能的角度政府公共关系可视为一种管理职能,服从并服务于政府的整体职能,这在构建服务型政府过程中表现明显。
只要是与内外部公众打交道,并能产生影响或回应的政府组织或个人行为都可视为政府公共关系。
注意避免误区:一注重外部公关,忽略内部公关二是将政府公共关系等同于政府组织的公共关系,实际上,个人行为公关也是政府公关的重要渠道三是认为公关对象即公众必须达到一定数量才是政府公关 3、从信息传播的角度 4、从社会活动的角度二、政府公共关系的功能1、塑造政府形象2、改善政民关系3、辅助政府决策4、推动政策5、提升施政水平6、宣传意识形态7、培养公众意识8、渡过危机难关第二节政府公共关系的目标第一,促进公众的认知是政府公共关系的首要目标。
第二,提高政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第三,最终目标是提高社会效益。
第三节政府公关的机理与边界一、政府公关的机理机理是指为实现某一特定功能,一定的系统结构中各要素的内在工作方式以及诸要素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运行规则和原理。
视角:1、从政府与社会关系的视角公众引导政府公关的核心任务是开展公众引导工作把握特征,区别公关,全面引导媒介应用科学管理2、从政府运行的视角政府公关的内部运作文化培养、制度建设外部运作政府善治、惠民活动二、政府公关的边界1、法律的边界与“依法公关”2、道德的边界与“道德公关”政府道德公关是指政府要值得信赖和有道德心,尊重个人的尊严、隐私、权利 3、权威的边界与“尊严公关” 4、传统的边界与“习俗公关” 5、时机的边界与“顺时公关”6、国情的边界与“务实公关”第二章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公共关系的起源一、公共关系的源流1、古代西方公关思想的萌芽古希腊:重视沟通,《修辞学》最早公关著作古罗马:维吉尔《田园诗》;凯撒大帝《高卢战记》、《每日记闻》2、古代中国公关思想的萌芽3、具有现代意义的公共关系活动的出现可追溯到北美殖民地人民为争取独立而利用现代传播手段所制造的舆论4、具有现代意义的公共关系活动的另一源头,是企业界利用报纸进行的新闻广告宣传19世纪30年代便士报运动二、公共关系产生原因PR一词最早于1807年托马斯。
杰弗逊提出,表大众利益 1、民主政治:公关发展的制度安排 2、市场经济:公关发展的现实土壤 3、人性文化:公关发展的精神源泉 4、传播技术:公关发展的技术支持第二节现代公关的发展与特征一、现代公共关系发展的四个阶段1、公众受愚弄时期2、说真话时期1903年艾维李开办第一家宣传顾问事务所;《原则宣言》及门户开放原则 3、伯内斯时期1923《舆论明鉴》4、双向对称式公关强调双向沟通、双向平衡、公众参与二、现代公共关系特征公关学科规范化、公共关系教育专门化、公共关系工作职业化、公共关系行业国际化第三节公关在中国一、导入时期20世纪80年代初及中期1984年,广州白云山制药厂公关部正式成立二、迅速发展时期80年代中后期1987,中国公关协会在北京正式成立。
培训起步,理论研究开始三、成熟稳定发展时期90年代初至今第四节公共关系的发展趋势一、公共关系活动范围全球化二、公共关系实施主体职业化品牌化三、公共关系传播渠道网络化四、公共关系实务运作整合化创新的标志是公关向策划业进军第三章政府公关的主体和客体第二节政府公关的客体公共关系主体是公共关系活动的三大基本要素之一,是执行公共关系任务、实现公共关系功能的基本载体和行为者。
狭义的公共关系主体是指从事公共关系工作的专职机构和从业人员。
政府公共关系主体的构成是:国家行政机关、政府公共关系机构和公共关系人员一、政府公共关系主体的构成国家行政机关1、定义:行政机关是根据权力机关的决定和委托,按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组织起来,依法对国家行政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执行机关。
2、分类:按管辖范围分为:中央;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县、市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按工作性质和作用分:1.领导机关、2.职能机关、辅助机关3.监察机关4.派出机关3、行政机关作为公共关系主体的特殊性主体的特殊性首先是权威性;其次行政机关在整个社会中是独一无二的在表现形势上特殊:体系巨大、结构复杂任务的特殊性主要是提高美誉度政府公共关系组织机构的组织分析政府中专门公共关系部门的设置第一,公共关系部门必须具有一定权力,能够成为政府的公开代表第二,公共关系部能够有效地、经常地、便利地和政府决策机构保持联系、传递信息根据以上要求,在设置政府公共关系部时,应给予以下安排:公共关系部应是政府组织序列中的正式编制公共关系部应直接隶属于政府决策层充分考虑公共关系部的人、财、物需要政府公关人员的公关意识、素质与能力二政府公共关系组织机构的功能1、决策参谋2、协调关系3、收集信息如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 4、宣传教育 5、专业制作政府公关机构的功能政府公共关系组织结构的类型1.公共关系部2.公共关系岗位3.公共关系秘书4.职能分散型三、政府公共关系的制度与机制政府公共关系的制度规范认识与规划 1.规划具体目标 2.特定的工作性质(二)体制与机构 1.领导核心直属型这种类型的公共关系机构组织有部门并列和部门独立两种具体形式,部门并列型公共关系组织机构类似于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处。
2.领导核心间接型即公共关系组织结构处于第三层次,隶属某一个第二层级机构,但于其工作特殊。
故能与最高领导保持经常,密切的联系。
例如信访部门。
以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处为例进行学习政府新闻处担任政府的公共关系顾问,负责政府的出版、宣传及新闻工作。
该处是政府与传播媒介之间的桥梁,并通过传媒提高市民对政府政策、决定和工作的认识。
政府新闻处辖下设有四科-本地公共关系科、宣传及推广科、香港以外地区公共关系科及行政科。
第四章政府公关四步工作法第一节政府公共关系调查一、政府公共关系调查概述1、概念2、特点不同于企业的市场调研,也不同于非盈利性组织的为社会公益进行的社会调查。
是政府为开展活动而进行的专项调查活动。
第一,调查目的的明确性和公益性第二,调查对象的广泛性和众多性第三,调查过程的长期性和系统性二、政府公关调查的内容政府公共关系调查的内容比较广泛,要围绕政府的内外公众进行政府机构内部情况调查1、政府机构管理的基本情况思想和目标:包括政府管理的方向性、群众性、先进性管理体制:包括政府机构的设置状况、政府职能部门和领导班子的分工状况、政府的各项管理制度设置状况管理手段:包括运用行政手段的状况、经济手段的状况、激励手段的状况、管理方法:包括管理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2、政府的工作人员状况:包括人员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态度3、政府公共关系活动条件的调查4、政府的宣传和广告政府外部公众调查政府公关第一章第一节政府公关的概念与特征政府公共关系的内涵 1、政府公关的概念广义的界定认为:政府公共关系是指政府与社会各界良性互动,以塑造良好形象,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的所有活动的总称。
定义:政府公共关系是政府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手段,在行使其职能过程中与社会公众进行平等,互动的交流,从而争取达成共识,创造和谐环境。
2、政府公共关系的四个概念要素第一,政府公共关系以政府部门和公务员为主体第二,政府公共关系以社会公众为客体第三,政府公共关系以塑造良好形象和获得公众支持为目标第四,政府公共关系的塑造以传播和沟通为途径传播媒介是否先进,传播渠道是否畅通,直接影响政府公关效果。
政府公共关系的外延传统观点认为,政府公关行为虚无缥缈,难以具体化。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当重新审视政府公共关系的性质,明确究竟哪些活动属于政府公共关系,这会对政府公共关系在政府实践中的现实地位有新的认识。
角度 1、从政府形象的角度政府公共关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政府形象,有三层:国家形象、城市形象、公务员形象政府形象是政府公共关系的根本目标,政府公共关系是政府形象的动态举措 2、从政府职能的角度政府公共关系可视为一种管理职能,服从并服务于政府的整体职能,这在构建服务型政府过程中表现明显。
只要是与内外部公众打交道,并能产生影响或回应的政府组织或个人行为都可视为政府公共关系。
注意避免误区:一注重外部公关,忽略内部公关二是将政府公共关系等同于政府组织的公共关系,实际上,个人行为公关也是政府公关的重要渠道三是认为公关对象即公众必须达到一定数量才是政府公关 3、从信息传播的角度 4、从社会活动的角度二、政府公共关系的功能1、塑造政府形象2、改善政民关系3、辅助政府决策4、推动政策5、提升施政水平6、宣传意识形态7、培养公众意识8、渡过危机难关第二节政府公共关系的目标第一,促进公众的认知是政府公共关系的首要目标。
第二,提高政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第三,最终目标是提高社会效益。
第三节政府公关的机理与边界一、政府公关的机理机理是指为实现某一特定功能,一定的系统结构中各要素的内在工作方式以及诸要素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运行规则和原理。
视角:1、从政府与社会关系的视角公众引导政府公关的核心任务是开展公众引导工作把握特征,区别公关,全面引导媒介应用科学管理2、从政府运行的视角政府公关的内部运作文化培养、制度建设外部运作政府善治、惠民活动二、政府公关的边界1、法律的边界与“依法公关”2、道德的边界与“道德公关”政府道德公关是指政府要值得信赖和有道德心,尊重个人的尊严、隐私、权利 3、权威的边界与“尊严公关” 4、传统的边界与“习俗公关” 5、时机的边界与“顺时公关”6、国情的边界与“务实公关”第二章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公共关系的起源一、公共关系的源流1、古代西方公关思想的萌芽古希腊:重视沟通,《修辞学》最早公关著作古罗马:维吉尔《田园诗》;凯撒大帝《高卢战记》、《每日记闻》2、古代中国公关思想的萌芽3、具有现代意义的公共关系活动的出现可追溯到北美殖民地人民为争取独立而利用现代传播手段所制造的舆论4、具有现代意义的公共关系活动的另一源头,是企业界利用报纸进行的新闻广告宣传19世纪30年代便士报运动二、公共关系产生原因PR一词最早于1807年托马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