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梯安装工艺

电梯安装工艺

电梯安装工艺第一章曳引机装置组装本章适用于额定载重量 5000KG 及以下,额定速度 3M/S 及以下各内国产曳引驱动装置安装工程。

第一节设备及材料要求第1.1.1条设备:曳引装置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完整。

产品要有出厂检验合格证及技术文件。

第1.1.2条材料:电焊条、工字钢等材料应有检验合格证或检验资料。

第二节主要机具小型卷扬机、电焊机、手砂轮机、钢丝绳索、滑轮、电焊机工具、鎯头、水平尺、钢板尺。

第三节作业条件电梯井框架梁施工完毕,其梁的结构、尺寸、标高符合施工要求。

第四节操作工艺第1.4.1条曳引机机座钢梁采用工字钢,两端以钢板联成一体,架设位置应在建筑结构的主梁上。

安装水平度为±1/1000。

曳引中心位置偏差为±2mm 第 1.4.2 条曳引机安装中心位置偏差为±0.5mm,制动器制动瓦与轴之间的间隙应调整在 0.5~0.7mm。

第 1.4.3 条导向轮中心位置偏差为±0.5mm,垂直度偏差为 0.5mm。

第 1.4.4 条曳引绳悬挂长度应根据轿厢平层位置和对重位置距缓冲器的距离来确定,其距离为 150-300mm。

曳引绳头制作时,锥套外露部分不得有松股、散股现象。

锥套内部分应制作成有序排列的麻花形,并以汽油清洗干净。

灌铅时应灌透,铅平面应稍高于锥套。

第1.4.5条曳引线X挂后,经初步X力调整,在电梯运行一段时间后,采用 300N 管形测力器对绳的X力进行再次调整,应一致。

第五节质量标准第 1.5.1 条保证项目曳引装置应水平居中。

第二章导轨组装本章适用于额定载重量 5000Kg 以下,额定速度 3m/s 及以下各类国产曳引驱动电梯导轨安装工程。

第一节设备及材料要求第2.1.1条设备:电梯导轨、导轨支架、压道板、接道板、导轨基础座及相应的连接螺丝等规格、数量要和装箱单相符。

产品要有出厂检验合格证及技术文件。

第2.1.2条材料:凡使用的材料应有检验合格证或检验资料。

使用的材料见下表,根据电梯设计不同分别采用。

安装导轨支架和导轨所使用的材料第二节主要机具第2.2.1条小型卷扬机、电焊机、手砂轮钎、电钎锤、尼龙绳、钢丝绳索、滑轮、电焊工具、扳子、錾子、钢板尺、钢盒尺、鎯头、塞尺、找道尺、铁锹、小铲、水桶、小灰桶、油石、对讲机。

第三节作业条件第2.3.1条梯井墙面施工完毕,其宽度、深度、垂直度符合施工要求。

耷底坑要按设计标高要求打好地面。

第 2.3.2条电梯施工用脚手架既要符合有关的安全要求,承载能力≥2.5kPa(≈25kgf/m2),又要符合安装轨道的操作要求。

第2.3.3条井道施工要用36V 以下的低压电照明。

每部电梯井道要单独供电,且光照亮度要足够大。

第 2.3.4 条上、下通讯联络设备要调试好。

第2.3.5条厅门口、机房、脚手架上、井道壁上无杂物,厅门口、机房孔洞要有相应的防腐措施,以防止物体坠落梯井。

第 2.3.6 条要在无风和其它干扰情况下作业。

第四节操作工艺第2.4.1条在导轨支架安装后,进行导轨组装,导轨组装应从下往上开始。

第2.4.2条根据导轨支架间距及导轨整体高度,计算出第一根导轨的长度。

每两根导轨的接头应不在一个高度上,且上、下导靴不能同时触及接头。

第 2.4.3 条导轨组装完毕后应该进行精调整。

第2.4.4条导轨接头处应平整。

用150mm钢板尺对主导轨面及两个侧面进行检测,其间隙不能大于 0.5mm。

第2.4.5条整根导轨的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mm每5米不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7 mm。

第 2.4.6 条两导轨间距不大于 1mm,整体间距不大于 3mm,两导轨的侧工作面平行度偏差不大于 0.5mm。

第 2.4.7 条导轨的中心位置偏差不大于 0.5mm。

第五节质量标准第 2.5.1 条导轨安装牢固相对内表面间距离的偏差和两导轨的相互偏差必须符合下表的要求:第2.5.2条当对重(或轿厢)将缓冲器完全压缩时,轿厢(或对重)导轨长度必须有不小于 0.1+0.035V(以米表示)的进一步制导行程。

检验方法:尺量检查。

第2.5.3条导轨支架应安装牢固,位置正确,横竖端正。

焊接时,双面焊牢,焊缝饱满,焊波均匀。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第 2.5.4 条允许偏差项目导轨组装的允许偏差、尺寸要求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5-2-6 的规定。

导轨组装的允许偏差、尺寸要求和检验方法表 5-2-6第六节成品保护第2.6.1条运输导轨时不要碰撞地面。

当地面已做好面层时要用草袋或纤维板等物保护,且要将导轨抬起运输,不可拖动或滚杠滚动运输。

第2.6.2条当导轨较长,遇到往梯井内运输不便的情况,可先用和导轨长、短相似的木方代替导轨,反复进行试验,找出最佳的运输方法。

若必须要破坏结构时,要和土建、设计单位协商解决,决不可操作.第2.6.3条导轨及其它附件在露天放置必须有防雨、雪措施。

设备的下面应垫起,以防受潮。

第七节应主意的质量问题第2.7.1条固定导轨用的压道板、紧固螺丝一定要和导轨配套使用。

不允许采用焊接的方法或直接用螺丝固定的方法将导轨固定在导轨支架上。

第2.7.2条调整导轨时,为了保证调整精度,要在导轨支架处及相邻的两导轨支架中间的导轨处设置测试点。

第三章、轿厢、层门组装本章适用于额定载重量 5000kg 及以下,额定速度 3m/s 及以下各类国产曳引驱动电梯轿厢安装工程。

第一节设备材料要求第 3.1.1 条轿厢零部件应完好无损,数量齐全。

规格符合要求。

第 3.1.2 条各传动、转动部件应灵活,可靠。

第3.1.3条方木(200*200)或工字钢(I20#), M16 膨胀螺栓, 100*100角钢,直径大于 50mm 圆钢或Φ75*4 的钢管,8#铅丝。

第二节主要机具电锤、倒链(3T 以上)、钢丝绳扣、活动扳手、鎯头、手电钻、水平尺、线坠、钢板尺、盒尺、圆锉。

第三节作业条件第3.3.1条机房装好门窗,门上加锁,严禁非作业人员出入,机房无杂物。

第 3.3.2 条顶层脚手架撤除后,有足够作业空间。

第 3.3.3 条施工照明应满足作业要求,必要时使用手把灯。

第 3.3.4 条导轨安装、找正完毕。

第 3.3.5 条顶层厅门口无堆积物,有足够搬运大型部件的通道。

第四节操作工艺第 3.4.1 条轿厢一般选在顶层组装。

第3.4.2条用两根可承载电梯轿厢重量1.5倍的槽钢或工字钢加设在井道的两壁上作为组装平台,其水平误差为 1/1000mm。

第3.4.3条将电梯底梁安放在承载梁上面,水平度为0.5/1000mm,中心位置偏差 1mm,安全钳的楔块距导轨侧面的距离应一致,偏差为 1 mm 第 3.4.4 条两侧立柱安装,垂直度为 1mm。

第3.4.5条轿厢底盘安装,斜拉杆安装。

调整斜拉杆,将底盘找平,误差为 1/1000mm。

第3.4.6条在机房楼板底悬挂手动葫芦,将上梁吊起进行安装,水平度过难 1/1000mm。

第 3.4.7 条上下导轨安装,a 的距离调整到场 2mm(如右图)。

第3.4.8条轿厢围板安装,围板与围板之间的缝隙应小于 0.5mm,每块围板的垂直度为本 1/1000mm。

第 3.4.9 条厢立柜安装垂直度为本/1000mm,上下距离不大于 1mm。

第 3.4.10 条顶板安装,安装后轿门导轨的水平度整体偏差不大于1mm。

导轨立面垂直度 1/1000mm。

第 3.4.11 条轿门安装,悬挂轿门后,轿门垂直度偏差 1mm,两门扇关闭时上、下不应有缝隙,开启后应与轿厢立柜平行。

轿门与立柜的间距上下应一致误差 1mm,旁开门式的两扇轿门间距上下一致误差 1mm,开启后两轿门与轿厢立柜应平行,轿门挂板上的偏心轻与轿门导轨的间距应小于0.5mm,且在轿门启、闭时不能有阻塞现象。

第五节质量标准第 3.5.1 条保证项目a.轿厢地坎与各层地坎间距的偏差均严禁超过(+2,-1)mm。

b.开门刀与各层厅门地坎以及各层门开门装置的滚轮与轿厢地坎间的间隙均必须在 5~8mm X围以内。

第 3.5.2 条基本项目a.轿厢组装牢固、轿壁结合处平整,开门侧壁的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1000。

轿厢洁净、无损伤。

b.门扇平整、洁净、无损伤。

启闭轻快平稳门缝一致。

c.安全钳锲块面间隙应为 3~4mm,各间隙最大差值不大于0.3mm。

如厂家有要求时,应按产品要求进行调整。

d.安全钳钳口与导轨顶面间隙不小于 3mm,间隙差值不大于 0.5mm。

e.检查超载开关应在电梯额定载重量*110%,最大偏差不大于 0.5mm。

第 3.5.3 条允许偏差项目碰铁安装要垂直,垂直偏差不大于 1/1000,最大偏差不大于 3mm。

第六节成品保护第 3.6.1 条轿厢组件应放置于防雨、非潮湿处。

第 3.6.2 条轿厢组装完毕后,应尽快挂好厅门。

第3.6.3条轿门、围扇的保护膜在交工前不要撕下,工作人员离开,锁好梯门。

第七节应注意的质量问题第 3.7.1 条安装立柱时应使其自然垂直。

第3.7.2条轿厢底盘调整水平后,轿厢底盘与底盘之间,底盘座与下梁之间的各连接处都要接触严密,若有缝隙要用垫片垫实,不可使斜拉杆过分受力。

第3.7.3条斜拉杆一定要上双母拧紧,轿厢各连接螺丝压接紧固、垫圈齐备。

第四章电气装置安装本章适用于额定速度 3m/s 及以下的电力拖动和曳引驱动的各类电梯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第一节设备材料要求第 4.1.1 条各电气设备及部件的规格、数量、质量应符合有关要求,各种开关应动作灵活可靠;控制柜、励磁柜应有出厂合格证。

如果是进口电梯,则各种手续应齐全。

第 4.1.2 条槽钢、角钢无锈蚀,膨胀螺栓、螺丝、射钉、射钉子弹、电焊条等的规格、性能应符合国图纸及使用要求。

第二节主要机具电工刀、钢丝钳、剥线钳、摇表、电焊机、射钉枪、扳手、钢锯、圆头锤、电锤、气焊工具、螺丝刀、套筒扳手、手枪电钻、线坠、塞尺。

第三节作业条件第4.3.1条井道施工所用的照明要用 36V以下的低压电照明。

每部电梯井道要单独供电(用单独开关控制),且光照亮度要足够大。

第4.3.2条开慢车进行井道内安装工作时各层厅门应关闭,门锁良好、可靠,厅门不能用手扒开。

第 4.3.3 条与电梯电气装置有关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建筑工程质量,除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X中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梯主参数及轿箱、井道、机房的形式与尺寸》的有关规定。

第 4.3.4条电梯电气装置安装前,建筑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1.基本结束机房、井道的建筑施工,包括完成粉刷工作;2.电梯机房的门窗应装配齐全;3.预埋件及预留孔符合设计要求。

第 4.3.5 条电梯的专用电气设备和继电器、选层器、随行电缆等附件更换时,必须符合原设计参数和技术性能的要求。

第4.3.6条电气装置的附属构架、电线管、电线槽等非带电金属部分,均应涂好防锈漆或镀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