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培训新闻稿篇一:新闻稿写作培训(打印)社联新闻中心培训一、标题导语主体结尾报道稿常出席的人物准确地点1、字体字号间距等标题:黑体小二eg:xx活动成功举办、圆满告罄,xx会议顺利召开副标题----- 暨xx 字体:正文:仿宋 4号页面:上下15cm左右:25cm行间距固定值23磅2、常出席的人物注意活动或会议出席的人物同等或并列职务的用顿号其余用逗号主持人写出来,有职位的老师或学生干部,名字后不能出现老师二字导员:学生工作办公室***大四辅导员梁佳煦大三辅导员刘祥朝大二辅导员王朝大一辅导员王军政助理李志雨党总支书记 :任来成党总支副书记:王军政院长:董良杰副院长:朱凤武王景力分团委书记:刘祥朝分团委副书记:单庆伟学生会主席:张程大学生社团联合会:主席姜立民3、准确地点导办:学生工作办公室工院二阶工院三阶 22教大会议室小会议室综合楼:中心教学楼团委:学工楼主楼:一号楼一楼国报:学术报告厅二楼国报:国际报告厅4、学院 12个全称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5、落款:社联新闻中心 ***,人名,第一段:时间、地点,专业术语~要全称,、人物,注意主次,、事件、目的,可省略,第二段:活动内容,适当形容词描述~可借鉴优秀的新闻稿,第三段:意义,看下文~不同新闻稿有不同的要求~注意高度,活动新闻稿怎么写活动新闻稿~顾名思义~讲述活动的新闻稿~既然是新闻稿~那么就需要符合新闻的特征~在符合新闻的特点的情况下进行活动的描述~这才是真正的活动新闻稿~那么活动新闻稿应该怎么写呢,活动新闻稿写作步骤标题:首先自然是标题了~标题又分为了几种类型:眉题,又称引题、肩题,、正题,又称主题、母题,和副题,又称辅题、子题,。
当然很多新闻发言稿都是采用了多行标题,囊括了其中的几种标题种类,~像是我们的活动新闻稿一般采取单行标题即可。
导语:所谓的导语~就是新闻稿中的第一段话或者是第一句话~它是由新闻稿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精辟的议论组成~只有好的开头才会吸引读者有继续往下读的欲望。
导语的写法一般分为:叙述式~提问式~引用式。
主体:顾名思义~就是新闻稿中主要部分~它作用不容忽视~首先要承接导语~阐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者是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然后要对消息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展开。
书写主体时候需要注意:主题突出~内容充实~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背景:所为背景~就是指活动发生的历史环境和原因~它的意义就是为了说明活动发生的具体条件、性质和意义~为了内容的充实而存在~它出现的位置并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书写。
背景材料一般分为对比材料~说明材料和诠释材料。
结语:看名字就知道~新闻稿中的最后一句或者最后一段话~它就是用来阐明消息所述事实的意义~加深读者对新闻稿的理解、感受加深~从而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新闻稿中的结尾方式分为小结式、评论式、希望式等。
当然有的新闻稿并没有特意结尾~因为结尾就在事实之中。
篇二:新闻稿写作培训---必看新闻稿写作培训采编:1. 最好能~向活动负责人或相关志愿者理解活动的内容~背景以及意义~适当做些有用于新闻稿报道的笔记2. 全程活动的记录以及3. 活动出席者~特别是领导和老师的一定要写清楚~并注意根据职位高低写出场顺序4. 活动结束后~可以采访一下参加活动的志愿者有什么感受~也就是交流一下聊聊天 O(?_?)O注意稿件中这部分应放在结尾段~而且要尽量反应积极的感受,例如你聊的志愿者觉得活动很辛苦但是他还是坚持下来了~你就可以写“尽管志愿活动并不是那么轻松~有些还会比较辛苦~但是志愿者们都以饱满的精神坚持到活动结束。
”,布局:1. 用写新闻稿2. 一定要有一个能,不花哨~不过长~不隐晦~如果能有诗意一些更好~实际上能让人一看就明白了志愿者又参加或举办了什么活动就行了,3. 开头第一段:5W,when why who where what,通过简洁清楚地告诉读者:什么时间出于什么目的谁在哪里干了什么,有时why可以省略,4. 第二段:如有重要领导出席~此处要介绍一下5. 正文:或过程?挖掘活动价值所在,eg: "志愿者面向大众活动~社会时刻需要志愿者"等,6. 内容的写作注意事项:情节的选取要取精去糟~写出客观概括领导老师讲话的内容?整体风格:新闻稿不同于会议记录那样死板~也不是记日记那样叙事抒情~也不是作文~而是按一定模板把活动要素及内容客观地介绍清楚~并且能点明事件的重要性和意义。
因此要注意用词简洁明了~语言大气~以及专业化7. 结尾:在很多活动中都必不可少~可以采访领导、活动组织者、负责人和参加的志愿者等,个人认为这部分的总结概括可以感性些, 如果没有个人采访~可用几句话对活动进行总结升华~不宜太长。
可以用发言人的一两句精彩的发言点明活动的意义~也可以直接说明活动的效果或意义~志愿者以后继续努力服务更多人等等8. 字数要求:写作新闻稿的能力如何提高,1. 每次参加需要写稿的活动时~充分~写作时根据培训的要求做取舍~注意用词达意简洁明了~写完后检查一遍~看看用词是否合适以及是否通顺2. 平时多多地关注上的新闻报道以及上的报道和文章~赏析他人的写作优劣势希望大家认真地学习~将其理解吸收运用在以后的稿件中~相信只要做到了以上这些~你的能力将能得到巨大的提高~以后能从中长久受益,嘿嘿~~~上面的写作要求有点高~但我们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加油:FIGHTING ~~O(?_?)O~~ , 篇三:校园新闻稿件写作培训教程为了做好新闻报道工作~现结合学校实际制订了校园在线新闻稿件写作与编辑规范~将逐步完善~欢迎大家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进一步修订。
规范修订的有关情况~我们将随时在信息员工作QQ群,群号:18962873,发布。
校园在线新闻稿件写作与编辑规范一、写作和编辑新闻稿件~首先应检查新闻的基本要素是否正确:时间、地点、人物、什么事、为什么、怎么样。
必要时应与相关信息报送单位核实该信息是否真实、准确。
避免出现同一篇新闻内前后矛盾~或者最新发布的新闻与近几日的新闻自相矛盾。
时间要素一般只写几月几日~一般情况下不写年、上午、下午、几点几分~除非特别需要。
活动地点只写到办公楼会议室、某学院会议室、资料室或教学楼即可。
二、新闻报道要让客观事实来说话~通过一定的技巧~把真实的事实表达清楚~让读者明白你要传达什么信息~信息的传达过程~本身就是表达作者立场的过程。
除非必要~一般尽量避免在新闻末尾增加阐述和总结性质的语言~例如“通过这次活动~如何如何”。
一般也应该避免在导语中上来就是“为了……为了……为了……”诸多活动宗旨的罗列~活动是否达到好的宗旨~应该以新闻事实说话、让新闻人物说话。
例如很多学生活动都写“为了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这种表达宗旨的语句没有任何意义~因为绝大部分学生活动都是为了丰富业余生活。
三、新闻报道要客观~一般使用第三人称。
单位名称第一次在稿件正文中出现~应使用准确的全称~之后可以使用规范的简称。
一般不要在稿件中使用“我校”、“我院”、“我部”如何如何~需特别使用时除外。
学校名称规范用法为: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农大。
例如:正文中首次提到学校应使用“青岛农业大学”~之后可用“青岛农大”。
不用学校名称时~可表述为学校如何如何。
标题受字数限制时~“青岛农大”可简化为“农大”。
四、报道学校各级领导讲话的~一般应避免使用“重要讲话”、“指示”等词汇。
主要使用“指出、强调、**说”等中性词汇。
在对外交流或就某一事项表达意见~也可用“表示”。
五、报道学校各级领导活动的~不要使用“亲自”、“亲临”等形容词,报道学校领导与来访客人的见面~避免使用“接见”~而应为“会见”。
六、除全校大型会议外~一般会议避免使用“隆重、热烈”之类的词汇。
七、报道群众,学生,活动或其他新闻事实~不得使用“普遍”、“(转载于:www.cSSyq.co m 书业网:写作培训新闻稿)一致”、“最佳”、“最好”、“最著名”、“极大”等带有强烈、主观评价的色彩的词汇。
如“同学们一致表示如何如何”此类语句应删除。
如稿件确需评价性质的文字~可具体采访某同学~如“某某专业2008级某某同学表示~如何如何”~学生姓名应真实完整。
尊重受访者的个人意愿~如受访者不希望出现全名~只出现姓氏也可。
八、报道某一新闻事实~一般不要使用“首次”、“第一次”、“首例”等评价和判断性质的词汇~除非经过权威部门、权威专家认定。
写作稿件时~要保持客观立场~通过权威部门和专家来说出“首次”如何如何~而不是编辑记者自己认为的“首次”。
九、全校性重要活动和重要工作的新闻~人物姓名一般只写到校级领导。
专项工作新闻可酌情出现相关部门负责人正职或关系重要的人物姓名。
如无必要~部门负责人一般只提“××部,处,负责人”即可。
特殊情况除外~如校外来宾出席的会议~可根据需要介绍人物姓名。
十、院部、处级单位的活动~单独介绍人物时~一般只写到正处级,在活动中涉及相关人物可写到副处级。
十一、参加会议的人物~一定要区分清楚“出席”和“参加”两个概念的不同含义。
出席:有发言权和表决权的成员参加会议。
参加:加入某种组织或活动。
十二、参加活动的人员~要注意点清各个身份层次~不要造成误解。
全体学生还是部分学生~全体教师还是教研室主任及学科负责人~要表达清楚。
十三、活动主办方、承办方、协办方:一般不要全写到导语中~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调整~或可以在行文中写明~或放到文中作为背景。
十四、部门组织的一般会议~如有校领导在会上讲话~部门正处级负责人部署工作可提及姓名~其他人布置工作则一律使用“会议要求、会议对****进行了部署、会议安排了***等工作”等词句。
十五、新闻的行文顺序不必完全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要考虑何为重点内容和主要内容。
如某会议先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后面多位领导讲话提出要求~应抓住重点~按重要程度排列先后顺序。
十六、关于人物称谓~一般只在新闻前面首次出现时介绍职务,或职称,、姓名~后面再出现时只写姓名即可。
需提及职务的一般应在文稿前部提一次~其后再出现时直称姓名,一般应采取“职务称谓 + 姓名”的方式~如“校党委书记××、校长××、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学院党总支书记××、××处长××、中科院院士××、××学院教授××”等~尽量避免“姓名 + 职务称谓”和“姓 + 职务称谓”的方式,特定事件需涉及某人物两个职务称谓时~一般可酌情使用“主职务称谓 + 兼职务称谓 + 姓名”的方式,社会知名人士、文教界人士等~在文稿中出现时可适当在姓名后加“先生”、“院士”、“教授”等,军界人士姓名后可加“将军”、“少将”、“大校”等,如无必要~新闻稿中一般不在姓名后加“同志”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