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观赏植物栽培复习

观赏植物栽培复习

观赏植物栽培与利用复习一、绪论1、园林植物:一切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的统称。

包括木本花卉、草本花卉以及一些具有观赏价值的果、蔬。

2、园林作物的作用与效益:1.环境效益:美化、绿化、香化、彩化;净化和保护环境。

2.经济效益:花卉产业。

3.社会效益:生活质量与园艺疗法:保健功能,园林应用,多感官。

3、花卉栽培的方式:生产性栽培、观赏性栽培、种质资源栽培三类。

1)生产栽培(市场需求大、集约化栽培,种苗、苗木、切花及盆景具有潜在优势)⑴切花栽培(含切叶、切枝)四大切花:菊花、康乃馨、月季、唐菖蒲。

常见切花,百合、非洲菊、郁金香。

新潮切花,气球果,乳茄。

中国十大名花:牡丹、梅花、菊花、月季、山茶、杜鹃、兰花、荷花、桂花、水仙。

⑵盆栽植物及盆景:①盆栽花坛植物(矮牵牛、鸡冠花、一串红、万寿菊、彩叶草等);②盆栽花卉(观花)(菊花、蝴蝶兰、仙客来、一品红、杜鹃、安祖花等);③盆栽观叶植物(散尾葵、龙血树、榕树、万年青、龟背竹、幌伞枫、菜豆树等);④盆景等。

⑶种子、种球、种苗及苗木生产和栽培:用于切花、盆栽及露地花坛及园林绿化用苗的生产。

1.苗木:红叶石楠;2.种苗:康乃馨;3.种球:水仙。

⑷野生花卉种质资源的引种、繁殖及栽培:可用于种质资源研究及开发,亦可直接应用于风景园林。

2)观赏性栽培(公共绿地、企事业单位、道路等):以观赏为目的的而非生产性的企业。

3)标本及种质资源栽培:主要以普及国内外花卉的种类、生态、分类和利用等科学知识为目的。

植物园的标本区,公园内专类园,如芍药园、月季园、郁金香园等。

二、观赏植物的繁殖1、观赏植物的繁殖方法有: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组织培养、孢子繁殖等。

有性繁殖:利用植物种子进行繁殖的方法,又称为种子繁殖。

无性繁殖:利用植物营养体的一部分进行繁殖的方法,又称为营养繁殖方法。

组织培养:将植物体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一部分,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一定的培养基上,在玻璃仪器内培养,从而得到新的植株的方法,又叫微体繁殖。

孢子繁殖:孢子是由苔藓、蕨类植物孢子体直接产生的,蕨类植物中的不少种类为重要的观叶植物,除采用分株繁殖外,也采用孢子体繁殖。

2、观赏植物有性繁殖种子萌发条件:1水分2温度3氧气4光照。

3、观赏植物的播种时期及方法:1)一年生花卉耐寒力比较弱,遇霜而死,在春季晚霜过后播种,常在保护地中播种,如在温室、温床及冷床中提早播种育苗。

2)露地二年生花卉为耐寒性花卉,北方地区8月底及9月初播种,南方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露地苗床播种及室内播种。

4、观赏植物的无性繁殖方法:扦插繁殖、嫁接繁殖、分生繁殖、压条繁殖。

①分生繁殖:是人为的将植物体分生出来的幼小植物体或者植物营养器官的一部分与母株分离或分割,另行栽植形成独立的新植株的繁殖方法。

优点:这种方法简便、易活、成苗较快。

分生繁殖的种类:分株繁殖,鳞茎分生繁殖,球茎分生繁殖,块茎分生繁殖,块根分生繁殖,根茎分生繁殖,吸芽、珠芽,走茎、匍匐茎②嫁接繁殖:将母树的枝或芽接到砧木上使其成为新植株的一种繁殖方法。

用于嫁接的枝或芽成为接穗。

承受接穗的植物称作砧木。

用嫁接的方法繁殖的苗木称为嫁接苗。

嫁接的方法:枝接、芽接优点:a嫁接可以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b提高对环境的适应性;c提前开花、结果年限;d扩大栽培区域及增加繁殖系数。

嫁接成活原理:1具有亲合力的砧木和接穗;2砧木和接穗的生活力;3砧木和接穗所处的环境条件和生长发育时期。

③扦插繁殖:将观赏植物部分营养器官(茎、根、叶)插于基质中,促使生根,长成新植株的一种繁殖方法。

优点:它具有保持品种特性,提早开花、技术设备简单易行、繁殖系数高等特点。

扦插繁殖的种类:茎插、叶插、根插。

叶插:叶片完整性分为:全叶插、片叶插;按照叶片的摆放位置分为:平置法、直插法;茎插:硬枝扦插、软枝扦插、硬枝扦插。

④压条繁殖:将枝条不切离母株而在一定的部位培土(或用其它基质),使其生根而形成单独植株的繁殖方法。

压条繁殖的种类:单枝压条、波状压条、堆土压条、空中压条。

三、观赏植物栽培管理1、露地观赏植物栽培技术:①整地做畦;②种植;③修剪整形;④防寒与降温。

①整地做畦:1播种或移植前须先整地。

2整地深度依植物种类及土壤状况定:一二年生宜浅,宿根、球根及木本宜深;沙土宜浅,粘土宜深。

3作畦方式:高畦用于南方多雨地区及低温之处。

畦面的高度通常为20-30cm。

低畦多用于北方干旱地区,畦面两侧有畦埂,以便保持雨水及灌溉,畦面宽一般为80-100cm。

②种植:包括移植与定植。

(1)移植:1.播种的幼苗要间苗;2.时期:地载苗真叶4~5,盆播1~2;3.移植在无风阴天最好;4.起挖,切断主根,误伤根须,带护根土移植;5.种植6浇水。

(2)定植:1.株行距;2.浇水;3.适地适种;4.根部修剪;5.加强肥水管理和中耕除草。

③修剪:对花卉的枝、叶、芽、花、果和根等器官进行剪截、疏删等的操作称为修剪。

整形:在此基础上对植株的株型和造型进行调整的操作称为整形。

修剪整形的目的和意义:1.株形(型)整齐,形姿优美,提高观赏价值;2.养分平衡;3.促发新枝,多花多果修剪整形的原则:1.生长发育和开花的习性(修剪口诀:对强主枝强剪,对弱主枝弱剪、对强侧枝弱剪,对弱侧枝强剪。

)2.植株的年龄时期休眠期修剪方式:1.疏剪;2.截剪。

生长期修剪方式:1折裂;2除芽;3摘心;4捻梢;5屈枝;6摘叶;7抹蕾;8摘果。

在休眠期或生长期均可施行的修剪措施:1去蘖;2切刻;3纵伤;4横伤;5环剥;6断根。

2、园林植物盆栽的关键技术:1.盆土配制与消毒;2.上盆和换盆;3.水肥管理;4.整枝与修剪。

1)盆土配制与消毒:1盆土配制;2培养土消毒(物理消毒:如日光暴晒,蒸汽;化学消毒:如福尔马林,氯化苦)2)上盆:栽植—灌水—蔽荫处缓苗—光照换盆:一是由于根系过密;二是盆内养分缺乏,换盆多在春季出房前后进行。

换盆后应立即浇透水。

3)水肥管理:(1)灌水:1.灌水分浇水、找水、放水、喷水和扣水。

2.浇水的原则是盆土变干才浇水,浇时应浇透水,避免只湿及表层盆土,形成“腰截水”。

3.休眠期,应减少或停止浇水。

(2)施肥:1. 基肥、追肥 2. 合理配施用肥。

施肥注意点: 1.花卉种类与观赏目的(杜鹃等南方花卉忌碱性肥;重剪的需增加磷钾肥;观叶的可偏重于氮肥;观大型花的(菊花)花期需施完全肥;观果的应控制肥水;球根多施钾肥;香花类花期多施磷钾肥);2.季节:春秋季适当追肥;夏季薄肥勤施;3.施用腐熟的有机肥,不可用生肥;4.四多四少四不(黄瘦多施,发芽前多施,孕蕾多施,花后多施;茁壮少施,发芽少施,开花少施,雨季少施;徒长不施,新栽不施,盛暑不施,休眠不施);三忌(忌浓肥,忌热肥,忌坐肥)。

4)整枝:包括绑扎、诱引、支缚、支架等。

修剪:包括摘心、除芽、剪枝、摘叶、剥蕾等。

3、花期调控的意义、原理及途径。

1)花期调控的意义:1.根据市场和需求提供产品;2.人工调节花期,精确栽培,增加土地利用率;3.提高效益。

2)花期调控的途径:1.光照处理;2.温度处理;3.生长调节剂施用;4.一般园艺措施。

(1)光照处理:①长日照处理;②短日照处理;③光暗颠倒处理;④改变光强延长开花时间。

温度调节作用:1打破休眠:增加休眠胚或生长点活性,萌发生长;2春化作用:低温完成春化,花芽分化;3花芽分化:不同花卉适温不同;4花芽发育:温度处理打破休眠而开花;5影响花茎的伸长:低温处理,高温下伸长生长(郁金香);低温春化,花茎伸长(小苍兰)。

(2)温度处理:1)休眠季:1.冬季休眠花卉:促成——人工低温打破休眠,温室栽培,促进开花。

抑制——冷藏延长强迫休眠期。

如唐菖蒲。

2.夏季休眠花卉:夏季高温打破休眠后提前(促进)或延后(抑制)进入凉温。

缩短(促成)或延长(抑制)越冬低温期冷藏时间。

如郁金香。

2)生长季:生长季低温处理促进花芽分化:如,紫罗兰,报春花,菊花。

(3)化学调节:1.主要用于打破球根和花木类的休眠,提早开花,常用GA类;2.用GA3处理杜鹃,可以代替低温打破休眠;3.乙烯利催花(熟):凤梨等。

(4)栽培措施调节:①一般园艺措施:调节播种期,扦插时期,修剪,摘心,除芽。

②肥水管理:N肥促进营养生长,P、K肥促进花芽分化。

四、园林植物的利用方式1、观赏植物在园林中的利用形式及其分类1)园林植物的应用特点:1园林空间骨架的构建: 木本花卉。

2细部的点缀和气氛的渲染: 草本花卉。

3原则:遵循园林规划布局及园林风格。

2)观赏植物在园林中的利用形式:1.花坛;2.花镜;3.花台;4.花丛与花群;5.垂直绿化;6.水景园;7.岩石园。

3)花坛分类及植物选择:(1)盛花花坛,观花草本为主,要求株丛紧密,着花繁茂,花期较长、开放一致、植株低矮。

多用一、二年生花卉,也可用球根或宿根花卉。

如矮牵牛、三色堇、金盏菊、矢车菊、金鱼草等。

(2)模纹花坛(毛毡花坛和浮雕花坛),一般都要求材料多用枝叶细小、株丛紧密、萌蘖性强,耐修剪的木本或草本观叶植物为主,如金叶女贞、紫叶小檗、红花檵木、雀舌黄杨、五色草等。

按空间位置分类花坛:1平面花坛2斜面花坛3立体花坛。

按布置形式分类花坛:1独立式花坛2组合式花坛3带状花坛4活动式花坛花台:花台和花坛类似,但高出地面,面积较小,布置于广场、庭园或建筑物前。

分为毛毡式花台和花丛式花台。

花镜:是由规则式向自然式过渡的一种花卉的布置形式,其外形多整齐规则,内部植物配置多用不同种类的自然斑状混交,多布置于绿篱、建筑前和道路两侧等。

花丛和花群:在园林中把花卉植物成丛或成群栽种,使树群、树丛、草坪等自然景观相互连接,从而加强园林布局的整体性的造园手法,属于自然式的花卉布置形式。

岩石园:造园时,借鉴自然山峦,用山石来堆砌假山或溪涧,模仿崖壁间生长的野生地貌来布置植物,称岩石园,用于上述布置的植物叫做岩生花卉。

水景园:水生花卉可以改善单调呆板的环境气氛,还可以净化水质,保持水面洁净,抑制有害藻类的生长。

水面绿化除包括池塘、湖泊外,还包括一些沼泽地和低湿地。

垂直绿化:又称立体绿化,是环境绿化向空间发展的一种形式,包括建筑立面的装饰、篱栅、棚架、花廊和花洞等。

2、庭荫树、园景树、行道树、绿篱树庭荫树:选择标准:枝繁叶茂、绿荫如盖的落叶树种,其中又以阔叶树种的应用为佳,如能兼备观叶、赏花或品果效能则更为理想。

园景树:种类繁多、形态丰富、景观的骨干树种。

树体选择:既有参天伴云的高大乔木,也有高不盈尺的矮小灌木。

常绿、落叶相宜,孤植、丛植可意;不受时空影响,不拘地形限制。

树种类型:既有观形、赏叶,又有观花、赏果。

行道树:(1)行道树是为了美化、遮荫和防护而在城市道路旁栽植的树木;(2)行道树的主要栽培场所为人行道绿带,分车线绿岛,市民广场游径,河滨林荫道及城乡公路两侧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