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设计
师:我发几份学习材料,每个人两张;拿出一支笔,一会儿咱们要书写。
师:同学们你们多大了?
生:11岁。
师:想知道老师的年龄吗?能先猜一猜吗?生猜。
师:好了不猜啦,告诉你,老师今年31岁了。
咱把它写在黑板上。
(板书:学生的年龄 11岁,老师的年龄:31岁)
师:好,下面老师说你们的年龄,你们能很快的说出老师的年龄吗?——生:能。
师:当你们刚出生1岁时,老师的年龄是——生:21岁。
师:你们6岁上一年级时,老师的年龄是——生:27岁。
师:明年你们就12岁了,老师多大——生:32。
师:在过几年啊你们都18了,都长成了一个个的帅小伙了,到那时老师的年龄是——38岁。
师:你们怎么说的都这么快啊?快说说是怎么想的?(生:老师始终比我们大20岁)
师:是吗?那老师都成了60岁的小老头时,你们多大了?——40岁。
师:算的真快。
好了,咱就不在一一的说下去了,我暂时用一个省略号来表示,同学们说的或者是表达的都特别好,完整,准确。
但我想,咱们能不能这么办,能不能想到一种既简明而又十分概括的方法,把同学们的年龄都表示出来,同样用这种简明、概括的方法把老师的年龄也都表示出来,而且还得让其他的人一看就能知道老师和同学们之间的这个什么啊——年龄相差多少的关系,行吗?生:行。
师:刚才给你们发了一个小纸条,你怎么想,就怎么写。
开动自己的脑筋,自己想,写好了之后举起来,我到你那儿去看看。
(生填,师巡视)
可能出现的想法:
学生年龄老师年龄
学生年龄学生年龄+20
A B
A+10 = B
A A+20
师:大家的方法还真不一样!我刚才看了有一部分同学是这样记录的,底下写着一个具体的数,对于这种方法,你有什么看法?
师:我听懂你的意思了,也就是说,这只是这么多种变化事件当中的一种,还不够概括,对吗?看来用一种数来表示肯定不太合适。
想看看其他同学的想法吗?生:行。
师:(投影显示另一个纸条用文字表示)这谁写的?怎么想就怎么说。
你怎么想到这种方式,什么意思?
师:借助于语文的经验,我们用文字来表示这种秘密也好,规律也好,肯定行!那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咱们继续看。
(投影显示另一个纸条用不同的字母表示)这谁写的?给我们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这个同学的想法很有创意,它既能够表示出了同学们的年龄,也表示出了老师的年龄,可是同学们和老师年龄之间的这个关系就不确定了,是吗?这还有,咱们班聪明才华的同学很多,想出来了很多的办法。
(显示正确的小纸条)师:(出示第三种)好点没有?谁写的,给我们说说。
(生解释)
师:(出示第四种)能不能表示出同学们的年龄?能不能表示出老师的年龄?能不能表示出同学们和老师年龄之间的关系?简明吗?概括吗?他在这个同学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点点的调整和改进,行不行?真好,能够想到用我们以前接触到的字母来表示数,想法真的了不起!那非得用这个字母吗?只要你能想到的字母都可以。
(师要及时的把最后一种板书在黑板上)
师:好了,同学们。
通过我们刚才简短的分析啊,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找到了一种新的表示方法,叫什么?——用字母表示数。
师:真好,用我们以前接触到的字母,在了解了一定的关系的基础上,我们可
以尝试着用字母来表示数,看来,用字母表示数显得既简明,又概括。
其实,这也是我们这节课来重点来研究的内容!
师:再看这种方法,我们一旦知道了同学们的年龄,能不能很快的表示出老师的年龄啊?哎,这个方法叫——用字母表示数。
一、补充历史材料,增进感知
师:提到用字母表示数,我们必须提到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在咱们世界上第一个有意识或者说系统的使用字母来表示数的人呀,是外国的一位数学家,叫什么——韦达。
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细致而系统地用字母来表示数的人,是法国的一个数学家,在欧洲,人们把他尊称为代数学之父。
什么叫代数学之父啊?师:到初中的时候,我们就将正式接触到数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内容——代数学。
其实,今天我们所说的用字母表示数,就是这个学科最突出的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发现用字母表示数的重要作用。
回想起咱们利用这简短的时间,咱们也经历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也自觉的发现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咱们同学们也很了不起,也很伟大。
好了,接下来,我们再到日常的生活当中进一步了解一下用字母表示数的有关知识,好吗?生:好。
二、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构建
师:这个事也很简单,会唱儿歌吗?有一首儿歌给我的印象特深刻,小时候唱,现在也唱。
这首儿歌叫“数青蛙”,来,咱们一起来唱唱。
(画面出示数青蛙)生:会。
师:我觉得,拍着手唱这首儿歌会更有意思,打着节奏,我先做个示范啊!“一只青蛙”。
来,把你最灿烂的笑容露出来,要带着满心欢喜的样子。
准备好。
预备——起:
生: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
(生循环唱)
师:会唱吗?我想肯定会唱。
照这样唱下去,经常练习,肯定很熟练的。
刚才咱们一只青蛙一只青蛙的挨着唱的,这回咱蹦着唱行不行?生:好。
师:来,看着屏幕,就唱这几只。
预备——起。
生:五只青蛙五张嘴,十只眼睛二十条腿。
师:这不错。
再多还行吗?来,10只。
生:十只。
师:预备——起。
生:十只青蛙十张嘴,二十只眼睛八十条腿。
师:容易吗?但刚刚你的小眼睛告诉我,在你们唱的时候,心里在想着什么。
说说看。
通过让学生说逐步引导出“青蛙的眼睛只数是青蛙只数的2倍,腿数是青蛙只数的4倍”这一规律。
师:照这样说来,小小年纪就能够按规律办事,找到那规律来想,了不起。
那青蛙的只数再多,你也没问题?生:当然了。
师:别太骄傲,100只呢?1000只呢?生:行。
师:没问题?
生:没问题。
师:相信你能把它唱出来!照这样说,不管再多的青蛙只数,你都能把它唱出来对吗?真的?绝对没问题?看投影,要是这么多的青蛙你还能唱,给我们唱唱。
想唱吗?
生:恩。
(画面出示层层叠叠的青蛙,课堂上一片哗然,稍后,一小部分同学慢慢地举起了小手)
师:是不是不好数了,按照以往的方式还能唱吗?能不能从咱们数学的角度把它唱出来?先别唱,咱们先写好台词。
就这这种小纸条上,想怎么唱,你就把唱法写出来。
好,写吧!(生写)
师:这么快!好,我看看,相同的不拿了,一起看投影上同学们的不同想法,有什么意见和看法尽可以说。
(师把有代表性的例子直接投影出示)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1、无数只青蛙无数张嘴,无数只眼睛无数条腿。
2、A只青蛙A张嘴,A只眼睛A条腿。
3、A只青蛙A张嘴,B只眼睛C条腿。
4、A只青蛙A张嘴,A×2只眼睛A×4条腿。
师:知道吗?在字母与数字、字母与字母相乘时,还有一种简便的写法。
请看看课本45页。
(生看完之后找生起来说一说并把写法板书在黑板上)
5、A只青蛙A张嘴,2A只眼睛4A条腿。
师:这种写法还是第一次见到,能给我们说说它表示什么意思吗?(找生起来说一说并把写法板书在黑板上)
师:第一个看见了吗?咱们把它读出来。
第一种唱法,预备——开始。
师:非得用A吗?生:那可不一定。
师:还可以用什么?生:什么样的字母都可以表示。
师:只要是字母就可以,对吗?生:可以。
师:这样说就解决问题了,咱们把相对来说最满意的这种方法再唱一遍好吗?生:A只青蛙A张嘴,2A只眼睛4A条腿。
三、拓展练习、提高认识
师:没想到在《数青蛙》的儿歌中竟然找到了用数学的方法来表示它的规律,其实在现实的生活当中,有很多的现象都可以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来加以解释、分析甚至来解决,想不想试试?请看大屏幕。
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填空吗?生:可以。
1、原来车上有X人,下来的人共有5个,所以车上还有()人。
2、妈妈煮了M个饺子,如果每盘盛10个,可以盛()盘?
3、神州七号飞船平均每秒飞行V千米,5秒飞行多少千米?那A秒呢?
用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S表示路程,S=
4、如果用a表示正方形的边长,C=( ). S=( )
此处重点介绍a的平方的写法和读法,并让学生弄清a的平方和a乘2的区别。
5、把相同结果的算式连线。
(课本49页)
6、思考题。
李明今年X岁,爸爸的年龄比他的3倍小一岁,爸爸今年的年龄是多少岁?
李明今年可能是几岁。
三个答案。
A:5岁。
B:12岁。
C:50岁。
把手放下师:好了,同学们,今天这堂课咱们初步认识了用字母表示数的一些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还是那句话,你们会越来越发现它的重要作用。
等待着你们去思考、去学习。
今天咱们这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