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下肢溃疡中医辨证原理

下肢溃疡中医辨证原理

专业的血管病医疗服务平台 /
下肢溃疡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些溃疡甚至会“癌变”或需要“截肢”。

因为下肢溃疡作为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慢性下肢溃疡更属于疑难病症,这种溃疡长期不能愈合、或愈合后仍反复发作,下肢溃疡属中医“脉痹”“脱疽”范畴。

中医对下肢溃疡的研究原理是什么?
中医辨证原理:
(1)寒湿型:间歇性跛行,或患肢麻木、疼痛,得温则减轻,遇寒则加重,患足皮肤苍白,触之冰凉。

若寒甚则疼痛剧烈,舌质淡而青,苔薄白,脉紧。

若湿甚则患肢沉重而痛,疲乏,食欲不佳,舌苔厚腻,脉濡缓。

(2)风痰郁阻型:患肢酸痛,麻木,皮肤潮红,触之不温,肢端可见溃疡坏疽。

伴胸闷,恶心,食欲不佳,舌质胖,苔滑腻,脉弦滑。

(3)血瘀型:患肢持续性剧烈疼痛,休息得温痛不减,患趾(指)紫红或暗红,皮肤变薄粗糙干裂,触之冰凉,肢端可见干性坏疽或溃疡。

伴面色晦暗,舌紫或有瘀斑、瘀点,脉细涩。

(4)热毒型:患肢灼热疼痛,暗红肿胀,触之灼热。

肢端溃烂坏死,脓液黄而粘,气味恶臭,舌暗红,苔黄腻或黄燥。

热毒内陷脏腑时伴恶寒发热,口干渴,烦闷。

(5)气虚血瘀型:患肢疼痛,紫暗,皮薄干裂,肌肉萎缩,触之不温。

肢端溃烂、坏疽,久不愈合,脓液清稀。

伴有消瘦乏力,面色晦暗。

舌质紫暗或淡紫,苔薄,脉涩无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