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好小学生的作文如何教好小学生的作文语文教学花在阅读教学上的时间很多,可是学生的作文能力普遍低下。
这是什么原因呢?仔细分析,主要是因为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看成不相干的两回事;阅读教学不得法,没有处理好阅读和作文的关系。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是什么一回事?是吸收。
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料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料??写作是什么一回事?是表达。
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大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
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
这两件事,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经常需要的。
他还指出“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
老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写得好。
”因此,不难看出,在语文教学中,既要让学生读书,又要教学生作文。
三年级是学生学写作文的起始阶段,如果正确处理好阅读与作文的关系,制定科学高效的训练方法,可以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大面积地提高作文能力,使学生把写好作文看作是自己的愿望与需要。
在实际教学中,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积累语言的指导阅读和写作是个互逆的过程。
阅读是理解吸收,写作是理解表达。
只有吸收得充分,表达才更加有力。
因此,”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基于这一认识,在阅读教学中,要依照大纲的要求,在阅读训练中渗透积累语言的指导。
学生的语言库存量越丰富,思维的领域就越广阔,说话或写作文时就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随时作出恰当的选择,准确地调用词句,从而组合出生动、形象而又具有美感的话语来。
课堂阅读教学是指导学生学会积累语言的“主战场”,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方面指导学生获得丰富的语言,掌握积累的方法,指导多读多背,采用多种形式多读名篇课文,精彩的部分还要多品读,直到能背诵下来,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尽可能多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
指导摘录词句,要求学生配备一本摘录本,指导学生把课文的好词好句录到本子里,做到笔记、脑记相结合。
指导读读写写,三年级语文教材在讲读课文后的练习题中,列出十几个需要掌握的词语,或几个精美的词句,并提出读读写写的要求。
教师应安排时间让学生熟读、抄写,最好能默写下来。
摘录在本子里的词句也要求多读熟记。
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练习作文的指导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技巧。
”因此,在阅读训练中要渗透作文练习指导。
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练习,从而使语言运用练习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而不是孤立的,效果才是显著的。
正如丁有宽老师所说的:“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
”在阅读中渗透作文练习指导,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指导运用新学的词语、句式练习说话、写话,可进行模仿说写,也可进行创造性说写。
例如在教学《参观人民大会堂》一课时,学生在理解“眼花缭乱”一词的意思后,教师做了进一步指导:师:“我”为什么会看得眼花缭乱呢?生:因为柱子上刻满了金花彩画。
生:因为金花彩画的颜色多而美。
生:我觉得不仅仅是颜色多而美,而且金花的形态很多很美,彩画的图案也一定很多很美。
所以“我”会看得眼花缭乱。
师:美丽的金花彩画让“我”感到眼花缭乱,同学们回忆一下,你们有过眼花缭乱的时候吗?生:商场里的商品很多,看得我眼花缭乱。
生:每年秋天,金水湖都要举办菊展。
美丽的菊花被叔叔、阿姨摆成各种各样的造型,我看得眼花缭乱。
学生之所以能滔滔不绝地说,就是因为教师给学生提供了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的“例子”,学生有例可仿,加上教师的适当点拨,逐渐克服畏难心理,就能大胆地进行说写练习。
三年级语文教材在课后练习题中,安排了用一定词语造句练习,笔者认为,仅仅有这些词语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应该认真挖掘教材中潜藏的训练因素对学生进行大量的训练,当然前提是必须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具备的生活经验,切忌揠苗助长。
2.指导模仿学到的段落结构和篇章结构,练习说、写新的内容。
三年级的作文训练是以写片断为重点,要做到怎么说怎么写,能把片断写具体,写清楚。
在教学中应该突出段的训练这一重点,扎扎实实进行段的训练,读写结合,训练结合。
丁有宽老师认为:三年级学生应侧重练好连续、并列、总分和概括与具体四种结构段。
这四种结构段在三年级语文教材中都有,教师应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循序渐进地练习。
(1)连续结构段是指段中的几层意思是按照先后顺序一层接着一层写的,这也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结构段,在写作中经常用到。
《师生情》《大海的歌》《手术台就是阵地》《做风车的故事》《雨中》《飞机遇险的时候》等课文中都有典型的连续结构段,教师在学生读懂段的情况下,可安排仿写训练,如紧扣学生的学习、生活,以《洗手帕》《大扫除》《升旗》为题写一段话,要求学生先想好这段话要写的内容,接着安排好顺序,明确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层要写具体,写好还要检查,每一层次意思前后是否连得上,有毛病的要加以修改。
(2)并列结构段是指一段话将事物分成几个方面来写。
《富饶的西沙群岛》的第三自然段就是这种构段方式,它从三个不同方面写了海底的物产丰富。
使学生懂得同时介绍事物几个方面的时候,可采用并列结构段。
可指导学生练习写《校园一角》《美丽的花园》等片断,让学生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加深对这种结构段的认识。
(3)总分结构段是指由总述和分述两层构成的段。
指导学生仿写时,教师可出示总述部分,让学生围绕总起句,写分述部分。
例:①奶奶养了一只可爱的小刺渭。
②课间十分钟真是丰富多彩啊! (4)概括与具体结构段是指段里的两层意思表明概括介绍和具体描述的关系。
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先概括写,后具体写;一种是先具体写,后概括写,如《一定要争气》中的一段:第二学期,童第周更加发愤学习。
每天天没亮,他就悄悄起床,在校园的路灯下面读外语。
观察周围事物是获得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观察能增加见闻、丰富知识。
教会学生观察方法,掌握观察规律是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关键。
观察事物要有顺序。
按空间顺序可指导学生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由左到右或由右到左地进行观察。
如《曼谷的小象》就是先看到“曼谷近郊,绿油油的禾田和点缀着淡紫色野花的草地,一直延伸到海边”,再看脚下“高低不平的公路”。
这就是由远及近地观察。
有时由这一部分到那一部分的顺序观察也是可以的。
按时间顺序观察,也就是按时间的先后次序,先看见了什么,再看见了什么,又看见了什么”……一样一样按顺序看。
如《观潮》的作者细致地观察了钱塘江大潮到来之前、到来之时、到来之后的情景,既留心了江潮不断变化的样子,又留心了江潮发出的声音;既观察了江潮的气势,又留心了观潮人群情绪的变化。
因此,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犹如置身于观潮人群中间一样。
总之,观察要有顺序,不可“东张西望”。
第一要进行基本功训练首先提高写作兴趣,培养写作情感。
美籍华人杨振宁博士认为: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
只有当学生对写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作文训练才会有成效。
心理学同时告诉我们,兴趣与当前的需要有关,因此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办法虽然是多种多样的,除了进行写作目的教育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欣赏学生写的作文,让学生从中得到一种成功的快乐体验。
另外,出作文题要紧跟形势,与时代同步,要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命题要尽量新,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有话可写。
另外要注意引导学生积累写作材料,所积累的材料要注意三点:一要典型,二要准确,三要记牢。
要强调用脑记,要背,不能光靠笔记本。
材料越充足,写作速度就越快。
还有要丰富写作语言。
丰富写作语言的方法之一是,背书和加强课外阅读,书读得越多,背得越熟,作文就会越通顺,语言就会有文采。
训练书写能力书写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写作速度。
必须强化书写能力训练,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把字写得规范、工整。
我们把这些措施归纳为四项每日必练每天必练60分钟a 摘抄佳句名段 200字左右 10 分钟练字,练速度,积累词汇。
b 朗读名段名篇 1000字左右 5 分钟培养语感c 讲故事 600字左右 5分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d 课外阅读 12000字左右 40分钟丰富知识,开阔思路第二提高写作水平与应试能力对于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而言,其基本做法首先就是严格要求,限时作文。
为了提高速度,每次作文都只能安排一个课时即45分钟,一定要严格要求,当堂完卷。
要求学生做到快速审题,快速立意,快速布局谋篇,快速写作,快速修改。
45分钟的时间分配大致是这样的:审题、立意(确定中心思想)和谋篇布局(编写作提纲)不超过5分钟,写作35分钟,修改5分钟。
通过训练,这个要求一般学生都能做到。
另外,开展快速作文竞赛也是个提高写作速度的好办法。
学生每次写作文,我就用秒表为他们计时,学生在这种竞争氛围中效率自然提高,有的同学最快能在24分钟左右写完将近600字作文。
大部分同学能提前完成写作。
刚开始进行速度训练时,有些学生是跟不上的,45分钟怎么也写不完。
怎么办呢? 要求老师严格遵循诚心诚意让学生做主人和严格严肃进行基本功训练的原则。
首先要多加鼓励,给学生进步的机会;其次暂时迁就,但绝不放松要求。
时间一到,一律收卷,没写完也要收卷。
这样,学生下次写作文就有一种紧迫感和时间观念。
有些学生,一讲快速作文,字就乱涂乱画。
碰到这样的学生不能操之过急,分两步走,先要求写完500字,再要求字迹清楚。
寒假班的学生在进行一段计时训练后,能明显感觉到自己写作有了效率感,感觉自己的进步,对写作文信心开始增加。
家长写的信息反馈表也都提到孩子的写作兴趣的提高,写作效率的提高。
其次要进行技巧训练。
讲究方法可以事半功倍,快速写作的技巧比如快速审题、快速立意、快速谋篇布局、快速写作、快速修改等技巧,都要分专题进行归纳,总结和指导,还要能快速应付写作中随时出现的“卡壳”现象,比如跑题、言之无物,结构松散、混乱、词不达意、字不会写等毛病的纠正和意外情况的应付办法。
最后要进行综合训练为了全面提高快速作文的能力,必须进行综合训练。
训练内容有: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快速综合运用;2.作文环节(审题、立意、构思、成文、修改)的快速综合训练;3.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的快速综合训练;4.作文形式(命题作文、选题作文、看图作文、给文字材料作文、自拟题目作文)的快速综合训练。
作文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周期长,见效慢的系统工程,老师与家长应该密切合作。
我们只要用心的为学生服务,就能换来学生飞速的发展,帮助学生升入理想中学。
1 先练习写记叙、描写文章,后练习写说明、议论的文章。
2 先练习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后练习写别人转述的事3 先侧重训练观察和积累,后侧重训练分析和表达。
4 先练习写单纯的事,后练习写复杂的事。
5 先不受写作“框框”的限制,放开胆子写;后按不同文章的基本要求及特点作规范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