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6.1动量和动量定理 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六章 动量

6.1动量和动量定理 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六章 动量


卷Ⅰ·T14:动量、动能 T24:动量守恒定律、
考查了碰撞、爆炸和反冲运 动模型,题型以计算和选择
T23:实验:验证动量定 理
T25 : 动 量 守 恒 定 律、碰撞中的能量
机械能守恒定律 卷Ⅱ·T24:牛顿第二定
为主,也有实验但较少。 2.动量守恒定律是力学的重
卷Ⅱ·T21 动量守恒定律 及功能关系
3.(人教版选修 3-5P11T3 改编)质量为 4 kg 的物体以 2 m/s 的初 速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经过 2 s,动量大小变为 14 kg·m/s,则该物 体( )
A.所受合外力的大小可能大于 11 N B.所受合外力的大小可能小于 3 N C.冲量大小可能小于 6 N·s D.冲量大小可能大于 18 N·s
6.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方向与物体动量变化的方向相同。
(√ )
二、走进教材 1.(人教版选修 3-5P7[例题 1]改编)质量为 0.5 kg 的物体,运动 速度为 3 m/s,它在一个变力作用下速度变为 7 m/s,方向和原来方 向相反,则这段时间内动量的变化量为( ) A.5 kg·m/s,方向与原运动方向相反 B.5 kg·m/s,方向与原运动方向相同 C.2 kg·m/s,方向与原运动方向相反 D.2 kg·m/s,方向与原运动方向相同
C.经过时间 2t,物体动能变为 4Ek D.经过位移 2L,物体动能变为 4Ek
A [由动量定理得 p=Ft,则经过时间 2t,物体的动量 p2=F·2t =2p,由 p2=2mEk,得物体的动能 Ek2=2pm2=8Ek,选项 A 正确,
2·2 C 错误;由动能定理 Ek=FL,则经过位移 2L,物体的动能 Ek2=F·2L =2Ek,由 p2=2mEk,得物体的动量 p2= 2·m2 ·2Ek=p,选项 B、D 错误。]
律、动量守恒定律 点,要关注动量定理、动量
的应用 卷Ⅲ·T15:碰撞中的动
卷 Ⅲ·T25 : 动 量 守 恒定律、功能关系
T15:动量定理 卷Ⅲ·T25:动量、机械
守恒定律与牛顿运动定律、 能量守恒综合的压轴计算
量和能量问题
能守恒定律
题。
核心 素养
物理观念:动量、冲量、碰撞、爆炸、反冲。 科学思维: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人船模型、“滑块—滑板” 模型、“子弹打木块”模型、“含弹簧”模型(如 2019 全国卷 Ⅰ·T25,2019 全国卷Ⅲ·T25;2018 年全国卷Ⅰ·T24)。 科学探究:验证动量守恒定律、验证动量定理(如 2020 卷Ⅰ·T23)。 科学态度与责任:现代航天技术与反冲(如 2019 年全国卷Ⅰ·T16)。
02
关键能力·全突破
考点1 考点2 核心素养
动量及动量变化量的理解 [依题组训练]
1.下列关于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大的物体动量一定大 B.速度大的物体动量一定大 C.两物体动能相等,动量不一定相等 D.两物体动能相等,动量一定相等
C [动量等于运动物体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动量大小与物体质 量、速度两个因素有关,A、B 错;由动量大小和动能的表达式得出 p= 2mEk,两物体动能相等,质量关系不明确,动量不一定相等, D 错,C 对。]
01
必备知识·全通关
必备知识 ·填充 学情自测 ·验收
一、动量、动量的变化量、冲量 1.动量 (1)定义:运动物体的质量和 速度的乘积叫作物体的动量,通常 用 p 来表示。 (2)表达式:p= mv 。 (3)单位: kg·m/s 。 (4)标矢性:动量是矢量,其方向和 速度方向相同。
2.动量的变化量 (1)因为动量是矢量,动量的变化量 Δp 也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 的改变量 Δv 的方向相同。 (2)动量的变化量 Δp 的大小,一般用末动量 p′减去初动量 p 进行 计算,也称为动量的增量。即 Δp= p′-p 。
一、思考辨析(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物体的动能变化时,动量一定变化。
(√ )
2.两物体的动量相等,动能也一定相等。
(×)
3.动量变化量的大小不可能等于初、末状态动量大小之和。
( ×)
4.动量定理描述的是某一状态的物理规律。
(× )
5.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方向与物体末动量的方向相同。 (×)
2.(多选)关于动量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做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增大时,动量的增量 Δp 的方向与运 动方向相同 B.做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减小时,动量的增量 Δp 的方向与运 动方向相反 C.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时,动量的增量 Δp 为零 D.物体做平抛运动时,动量的增量一定不为零
[答案] A
2.(人教版选修 3-5P11T2 改编)一质量为 m 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 上,在水平力 F 作用下,经时间 t,通过位移 L 后,动量变为 p,动能变
为 Ek。若上述过程 F 不变,物体的质量变为m2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时间 2t,物体动量变为 2p
B.经过位移 2L,物体动量变为 2p
第六章 动量
第1节 动量和动量定理
[高考备考指南]
考点内容
动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实验Ⅱ Ⅰ
高考(全国卷)三年命题情况对照分析
2020
2019
2018
命题分析
1.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主要
卷Ⅰ·T14:动量定理的 应用
卷 Ⅰ·T16 : 动 量 定 理
3.冲量 (1)定义:力与力的 作用时间的乘积叫作力的冲量。 公式:I= F·t 。 (2)单位:冲量的单位是 牛·秒 ,符号是 N·s 。 (3)方向:冲量是矢量,恒力冲量的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
二、动量定理 1.内容:物体在一个过程始末的 动量 变化量等于它在这个过 程中所受 力 的冲量。 2.表达式:Ft=Δp=p′-p。 3.矢量性:动量变化量的方向与 合外力 的方向相同,可以在 某一方向上应用动量定理。
D [若以物体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初动量 p1=mv1=8 kg·m/s,末动量大小为 14 kg·m/s,则有两种可能:当 p2=14 kg·m/s, 则 Ft=p2-p1=6 kg·m/s,F=3 N;当 p2=-14 kg·m/s,则 Ft=p2 -p1=-22 kg·m/s,F=-11 N,负号表示方向,故选项 A、B、C 错误,D 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