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卷复习课程

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卷复习课程

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卷一、填空。

1 (放大镜)和(显微镜)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能看到物体的细节更多。

2 为了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透镜应是(透明)的、中间(较厚)边缘薄的,(放大倍数)与中间的厚度直接有关。

3 (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第一个发现和提出这个名称的人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

4 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广泛存在着,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5 一些微生物太小,没有放大镜或显微镜便不能被看到。

6微生物是(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点,也由细胞组成。

7 微生物有在特殊环境下生存的(结构)。

8(物质)世界和(生命)世界是多种多样的。

1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

2 物质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3 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产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4 物质的物理变化不产生新的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

5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

6 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可以利用物质的变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1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围绕地球__公转___。

月球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方面有别于其他星球。

2 太阳、地球、月球的运动变化导致(日食)和(月食)现象。

3 星座是远近不同的(恒星)在天空中形成的(视觉构图)。

4 宇宙是由类似(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等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组成的庞大的系统,它在不断的运动变化。

5 (宇宙)是可以被人类认识的,人们通过不断的改进各种观测技术,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1 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垃圾危害环境。

2 处理垃圾的方式有(填埋)、(焚烧)等。

3 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但填埋、焚烧的方法还是会影响环境。

4 减少固体垃圾的科学方法是(减少丢弃),(重新使用)和(回收利用)。

5 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

6 人们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资源很紧缺。

7水污染主要是人类的活动引起的,污水需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

8 (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是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人类正着力于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行动。

1. 凭人的肉眼最多只能看清0.2或五分之一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

3. 生活垃圾可以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类。

4. 做填埋模拟实验时,浸过墨水的纸巾相当于垃圾,喷水相当于下雨。

7. 人们把看起来不动的星星分成群,划分不同区域,并以人、动物或其它物体命名,人们把这些区域称为星座。

8. 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

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北极星。

9. 古代人们对月相有特别的称呼,初一时称为朔月,十五时称望月。

11、列文虎克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显微镜,它是由两块(凸透镜)组合而成的。

12、月球的地形特点是:月球表面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和月海。

13、在太阳系的8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远的是海王星,最近的是水星,最大的是木星,最小的是金星。

从内到外排列第三的行星是地球。

14、度量宇宙中恒星间距离的单位是光年,它是指光在一年中所行的路程。

17、地球大气层中的( 臭氧) 是( 地球) 保护伞。

20、第一个登上月球的航天员是美国的(阿姆斯特朗)。

22、有一种变化,在变化的过程中不但改变了物质的形状、形态和大小而且还有新物质生成,这样的变化叫(质变)。

23、检验一种物质是否含有淀粉的最好方法是在这种物质中加(碘酒),如果变成了(蓝)色,说明这种物质中含的淀粉。

24、美丽的烟花,当它燃烧、爆炸时发生了剧烈的(化学)变化。

25、月相变化是由于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形成的。

2、放大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4、土壤里的生物可以分解(死去的动植物尸体和残体)使它们变成(植物需要的营养素)。

6、地球大气层中的(臭氧层)是(地球生命)保护伞。

7、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月相)。

10、(阳光)(空气)(水)(土壤)(植物)(动物)等构成了我们周围的环境。

11、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由(行星)(卫星)(矮行星)(小天体)等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

14、固体垃圾除了生活垃圾外,还包括(建筑垃圾)和(农业和工业垃圾)。

人们通常采用(填埋)办法来处理固体垃圾。

二、判断。

1、所谓球形透明镜放大倍数最小,它们的视野最大。

(X )2、凸镜成像是一个倒立的像。

(√)3、圆柱形可以将物体放大。

(X )4、月海里有水。

(X )5、月球是一个发光的球体。

(X )6、相对来说,月食发生的机会比日食多。

(√)7、天空中的星星大多是和太阳一样发光发热的恒星。

(√)8、我国不是公认的火箭发源地。

(X )9、凸透镜的镜面越大,放大的倍数也就越大。

(X )10、月球的明亮部分总是向着太阳的。

(√)11、生活中的垃圾都是无用的,没有什么价值可言。

(X )12、月相变化是在月亮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形成的。

(√)13、日食和月食都有全食、偏食和环食三种形式。

(X )14、月球上的环形山是因为火山爆发和陨石的撞击形成的。

(X )15、月亮在天空中位置总是自东向西移动的。

(X )16、八大行星都分别有自己的卫星。

(X )17、垃圾被填埋了对人类的危害也就不存在了。

(X )1. 冰也能制成放大镜。

………………………………………(√)2. 在太阳系中只有太阳才是恒星。

……………………………(√)3. 凸度越大的放大镜,放大的倍数越大。

……………………(√)4. 海边建填埋场可以不危害环境,可以让垃圾的污水直接排到海洋里。

(×)5. 在垃圾堆上种蔬菜,可以减少肥料,增加垃圾废物……………(×)6. 垃圾填埋场有可能会影响十几年以后的土壤和地下水。

………(√)7. 过期的药品可以随便扔在垃圾里,和垃圾一起扔掉。

…………………(×)8. 购买物品我们尽量选择一些包装豪华的物品。

………………………(×)9. 日光灯管是有害有毒的垃圾。

…………………………………………(√)10. 废电池是没有毒的垃圾,我们可以随便扔在垃圾堆里。

………………(×)11、所有的物体都会热胀冷缩。

……………………………(×)12、铁钉生锈是物理变化。

………………………………(×)13、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14、最早以现细胞的科学家是罗伯特·胡克………………………(√)15、月球的明亮部分总是向着太阳的………………………(√)16、蜡烛燃烧只发生了化学变化………………(×)17、电灯发光是物理变化……………………(√)18、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是化学变化……………(×)19、月球上的环形山是因为火山爆发和陨石的撞击形成的…………(√)20、月亮在天空中总是按逆时针方向运动的………… (√)21、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物理变化(×)22、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23、物质是不灭的,只不过在变化过程中转变成了其它物质。

(√)24、要防止铁生锈,只要切断生锈的其中一个条件即可。

(×)25、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是物理变化(×)三、选择题(11分)1、银河系大约由(C )亿到(D )亿颗星组成,直径有(A )万光年。

A.10B.100C.1000D.20002、目前,全世界对固体垃圾采用的最积极,最科学的方法有( D )。

A.减少数量B.再次使用C.回收利用D.以上三种4、月球上的温差很大,最高相差(C )℃。

A.127B.183C.3105、月球的体积大约是地球的(C ),直径大约是地球的(A),质量大约是地球的(D),引力大约是地球的(B )。

A.1/4B.1/6C.1/49D.1/806、自己能发光的星叫(C ),围绕恒星运行的星叫(A ),围绕行星运行的星叫( B )。

A.行星B.卫星C.恒星8、蝇眼是(B )。

A.单眼B.复眼9、光学显微镜放大倍数是(A )。

A.有限的B.无限的10、形成日食时从(B)开始,月食从(A )开始。

A.东边B.西边11、组成星座的星星离地球远近( B )。

A.相同B.不同12、银河系是(B )。

A.方形的B.圆形的1、下列物体不具有放大镜功能的是( C )。

A 、装上水的圆柱体烧杯B、透明的玻璃球 C、金属球2、大气中的( B )浓度增加,使得地球表面温度升高。

A 、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3、海平面再上升50厘米的话,全球多少人口得迁移( B )。

A、1%B、30%C、5%4、月食不会出现的是( C )。

A 、月环食 B、月偏食 C、月全食5、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 A ),月食一般发生在农历( B )。

A 、初一 B、十五 C、初七八7、白糖熔化直至变黑的过程发生的变化是( A )A 物理变化B 化学变化C 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8、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星叫( C ) ,围绕恒星运行的星叫( A ) ,围绕行星运行的星是( B )A行星 B 卫星 C 恒星六、简答题1、简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答: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生成新的物质。

2、“白色污染”是指什么污染?它有哪些危害?怎样减少“白色污染”?答:白色污染是指由塑料袋所引起的污染。

白色污染不仅影响市容美观,而且潜伏着巨大的危害,严重地破坏生态环境,是继大气污染、水质污染之后的又一让人头疼的环境公害。

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可以有效减少“白色污染”。

3、你用哪些方法来测定放大镜的放大倍数?答:方法一:将放大镜放在有格子的纸上,数出放大镜范围内的格数(A);再将放大镜提高,直至格子放大到最大、最清晰,数出放大镜范围内的格数(B);A除以B就是放大镜放大的倍数。

方法二:用直尺量出方格的边长(A);再将放大镜提高,直至格子放大到最大、最清晰时,将直尺搁在放大镜上量出被放大的格子的边长(B);B除以A就是放大镜放大的倍数。

4、请至少写出5种重新使用旧报纸的例子。

答:1、卷制铅笔2、制作剪报3、制作工艺品5、糊在窗上挡住光线。

6、折成帽子。

粉刷墙壁时可用。

7、擦拭玻璃8、擦洗浴缸5、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答:一是陨星撞击的结果,二是火山活动;但是大多数的环形结构均属于陨星的撞击结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