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关系复习笔记

公共关系复习笔记

公共关系复习笔记《公共关系学》是新闻,广告,行政管理,秘书,市场营销等课程的必修课。

这门课主要研究行政管理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组织如何与公众进行双向传播与沟通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这门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要学好这门课需要具备传播学,管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新闻,广告等学科的知识。

这门课是应用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学生在全面地,系统地,科学地掌握公共关系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要努力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在实践中培养自身的公共关系意识,完善自身的公共关系素质,努力提高实际公共关系能力,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运用到工作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去。

这门课相比较而言,是比较容易学习,掌握的一门课。

知识点虽然较多,但是一般来说,没有什么难度,是比较容易理解。

掌握的。

一、全书的脉络第三部分介绍企业、政府开展公共关系的技术。

第一章公共关系概念一、学习建议这一章是公共关系基础理论部分。

理论色彩较浓,需要记忆的知识较多,但是难度不大。

其中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是重点。

第一节“公共关系”的定义及其本质属性一、识记:有关公共关系定义的7种类型:管理说,传播说,传播管理说,咨询说,关系说,协调说,形象说。

其中重点掌握美国格鲁尼格教授的传播管理说:“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本教材采用的就是传播管理学说。

二、重点掌握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一)p6,倒数第二行。

“传播沟通”是贯穿整个公共关系的一条基线,是现代公共关系理论的精髓,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二)理解公共关系本质属性的三个角度。

1,公共关系“关系”的性质。

组织与社会之间存在各种关系,公共关系只是这许多关系中的一种,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关系。

”2,公共关系的“职能”性质。

组织的职能有很多,公共关系是组织许多职能中的一种,是“对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传播沟通工作的管理”职能。

3,公共关系的“学科”性质。

公共关系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是一门以传播学和管理学为主要依托的传播管理学或组织传播学。

第二节公共关系的分支概念和范畴一、本节主要掌握九个名词解释。

1,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状态是一个组织与其公众环境之间客观存在的关系状况与舆论状况。

公共关系状态是客观存在的;包括“社会关系状态”与“社会舆论状态”两种;公共关系状态与公共关系活动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2,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活动是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运作环境公共关系工作。

公共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现代公关活动的意义就在于从自发转变为自觉,从无意识转变为有意识,从盲目转变为有计划,从零散转变为系统,从纯经验转变为科学。

3,公共关系观念是一种影响与制约组织政策,行为的经营理念,管理哲学。

公共关系观念包括“形象观念”“公众观念”“传播观念”“协调观念”“互惠观念”“服务观念”等等。

4,组织是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公共关系的承担者,实施者,行为者。

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的活动,不是个人的事务和技巧;组织作为公共关系的主体,有着总体目标和需要;公共关系主要将组织作为传播沟通的主体来进行研究。

5,公众公众是公共关系传播沟通的对象。

公众关系是由组织运行过程中涉及到的个人关系,群体关系,组织关系所共同组成的。

公众总是与特定的公共关系主体相关。

公共关系的过程湿组织与公众之间经过传播沟通活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过程。

公众作为公共关系的对象,客体,不是完全被动的,也不是随意受摆布的。

6,传播沟通传播沟通是公共关系活动的过程与方式。

公共关系活动的过程就是运用各种传播媒介和沟通手段,在组织与公众之间建立有效的双向联系和交流,促成相互了解,共识,好感,合作。

第二章公共关系发展史一、学习建议本章内容比较繁杂,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

学习此章的内容,要注意总结,归纳,找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便把繁杂的知识规律化,这样就容易记忆了。

简答:理解公共关系本质属性的三个角度?答:1、公共关系的“关系”性质。

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特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关系,即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关系。

公共关系不同于其他具体的社会关系,但又渗透其中。

2、公共关系的“职能”性质。

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管理职能,是对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传播沟通的目标、资源、对象、手段、过程和效果等基本要素的管理,即传播管理。

这种管理是以优化公众环境,树立组织形象为宗旨的。

3、公共关系的“学科”性质。

公共关系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是一门以传播学和管理学为主要依托的传播管理学或组织传播学。

它是现代传播学在组织行政管理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

公共关系学是管理学科与传播学科相结合的产物。

因此,把公共关系学位定位在“传播管理”(以传播学为主)。

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的“传播沟通关系”,一种组织的“传播沟通职能”,一门组织的“传播管理学科”。

“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公共关系所借用的“形象”一词则不局限于个别的、具体的、直观的范畴,而具有更为深层的意义?答:首先,组织的信用首先和组织的实际政策和实际表现相关,它是组织的一种取信于公众的行为,它首先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

其次,公共关系将建设和完善组织形象的内涵放在第一位,然后才考虑建构组织形象的外观。

再次,公共关系是从全局的、系统的、统一的角度来考虑组织形象问题的。

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联系和区别?答:1、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联系。

从内容上看,公共关系包括了一部分人际关系。

从方法上看,公共关系实务也包括了人际沟通的技巧。

2、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区别。

首先,从主体上看,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人际关系的行为为主体仅是个人。

其次,从对象上看,公共关系的对象是与组织相关的所有公众及其舆论,而人际关系则包含许多与组织无关私人关系对象。

再次,从内容上看,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的管理活动与职能,处理的是组织事务和公众事务。

人际关系处理的许多私人事务与公众没有关系。

最后,从方式上看,公共关系十分强调远距离、大范围的公众沟通,人际关系则比较局限于面对面、个体对个体的交流方式。

公共关系与人群关系的联系与区别?答:1、公共关系与人群关系的联系。

A良好的内部关系是公共关系的基础。

B也要借助其他理论和方法来分析。

因此,公共关系与人群关系有一定联系的。

用人群关系的方法开展公关。

2、公共关系与人群关系的区别。

首先,公共关系不局限内部沟通。

其次,公共关系还要关注远距离的公众沟通。

公共关系需要兼顾内部和外部的关系、眼前和未来的关系。

公共关系的起源?答:1、古代时期——公共关系思想的萌芽。

考古学家发现,远在公元前1800年伊拉克的一种农业公告,很有点像现代社会某些农业组织公共关系部的宣传资料。

记载凯撒的功绩的纪实著作《高卢战记》被公共关系同业工会主席李利。

比诺称为“第一流的公共关系著作”。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经典著作《修辞学》,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堪称最早问世的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书籍。

美国19世纪中叶风行的报刊宣传活动,可以说是公共关系的发端时期,其代表人物是巴纳姆。

2、巴纳姆时期——现代公共关系的发端。

巴纳姆的信条是“凡宣传皆好事”。

利用新闻媒介“愚弄公众”,是该时期的显著特点。

清垃圾运动(了解大致意思)——第28页。

3、艾维。

李时期——现代公共关系职业化的开始。

1903年,他开办了第一家宣传顾问事务所,成为向客户提供劳务而收取费用的第一个职业公共关系人。

1906年,艾维。

李向新闻界发表了著名的具有里程碑性质的《原则宣言》,全面阐明了企业管理的“门户开放原则”。

这反映了他的信条:“说真话”、“公众必须被告知”。

但是,也有人批评艾维。

李的公关咨询只有艺术性而无科学性。

4、爱德华。

伯尼斯时期——现代公共关系学科化的成熟。

爱德华。

伯尼斯在1923年,他以教授的身份首次在纽约大学讲授公共关系课程,同年出版了被称为公共关系理论发展史的“第一个里程碑”的专著——《公众舆论的形成》。

伯尼斯的主要贡献就在于(把工作立为一个学科),①他在公共关系学科理论从新闻传播领域中分离出来。

②对公共关系的原理与方法进行较系统的研究,使之系统化、完整化,最终成为一门独立完整的新兴学科。

伯尼斯公共关系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他提出的“投公众所好”的主张。

(有的放矢,针对性原则)。

卡特利普和森特的《有效的公共关系》,论述了“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在美国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

近20年来我国内地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986年,我国第一家专业公共关系公司——中国环球公共关系公司在北京注册成立。

深圳市总工会于1985年1月最先创办了公共关系培训班,开我国公共关系培训事业之先河;在北方,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于1985年6月率先举办公共关系讲座。

1999年12月,首次初级“公关员”职业上岗培训。

从1985年开始,公共关系学列入我国大学课程。

1985年9月,深圳大学首先设立公共关系学科。

在许多院校举办公共关系专科教育的基础上,199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中山大学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公共关系本科专业。

1985年,中山大学在广州成立了我国第一个高等院校的公共关系研究会。

1986年12月,在上海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公共关系协会。

1987年5月,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在北京成立。

1991年4月,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也在北京成立。

于1997年11月15日成立了中国公共关系职业审定委员会,取得的成果:一是为公关职业定下了“公关员”的名称,并正式列入《中国职业大典》。

现在国际公共关系的趋势是什么?答:1、为适应新形势,求得公共关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和处理传统的问题。

2、全球经济一体化要求公共关系首先要注意物国际化、一体化、多元化,追求“有效传播”。

3、新世纪的公共关系运作需要改革,提高档次,重视信誉形象。

4、中国公关界还要注意同信息产业相结合。

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责?答:公共关系的一些最基本的职责,包括收集信息、辅助决策、传播推广、沟通协调、提供服务。

1、收集信息。

2、辅助决策。

3、传播推广。

4、协调沟通。

5、提供服务。

公共关系对组织的直接功能?答:从公共关系的实践过程来看,公共关系活动对组织的直接功能表现为树立组织形象和协调关系网络。

1、树立组织形象。

树立组织形象的原则包括有效性原则、总体性原则、符号化原则。

树立组织形象的意义在于:组织形象是组织的无形资产、良好的组织形象能够激励士气、良好的组织形象,还有利于营造和谐的组织社区环境。

2、协调关系网络。

协调关系网络的内容包括协调内部关系、协调外部关系。

其意义在于:可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可以建立和谐的外部环境、能够为建立和维持良好的组织形象提供条件。

公共关系发展的新特点?答:1、公关理论整合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