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操作系统作业题

操作系统作业题

一、单项选择题1.访管指令所引起的中断属于( C )中断。

A.外中断B.I/O中断C.软中断D.程序中断2.资源静态分配法破坏了死锁产生的(B)条件来预防死锁的发生。

A.互斥控制 B.保持和等待C.不可剥夺控制 D.循环等待3.虚拟存储的基础是程序局部性理论,它的基本含义是( B )。

A.代码的顺序执行B.程序执行时对内存访问的不均匀性C.变量的连续访问D.指令的局部性4.关于SPOOLING系统(D)的描述是错误的。

A.不需要独占设备B.加快了作业执行的速度C.使独占设备变成了共享设备D.利用了处理器与通道并行工作的能力5.设系统中有m个同类资源数,n为系统中的并发进程数,当n个进程共享m个互斥资源时,每个进程的最大需求数是w,试问下列情况下系统会死锁的是(D)。

A.m=4,n=3,w=2 B.m=2,n=2,w=1C.m=5,n=2,w=3 D.m=4,n=3,w=36.文件系统中实现按名存取的功能是通过查找(B)来实现的。

A.磁盘空间B.文件目录C.磁盘控制器D.位示图7.下面的叙述中,(D)不是设备管理中引入缓冲机制的主要原因。

A.缓和CPU和I/O设备间的速度不匹配问题B.减少对CPU的中断频率和放宽对CPU响应时间的限制C.提高CPU和I/O设备间的并行性D.节省系统内存8.下列操作系统强调交互性的系统是(B)。

A.批处理系统B.分时系统C.实时系统D.网络操作系统9.响应比高者优先作业调度算法是通过计算时间和(D)来实现的。

A.输入时间B.完成时间C.周转时间D.等待时间10.在可变分区管理方案中,若采用“最佳适应”分配算法,通常将空闲区按(A )排列。

A.容量递增B.容量递减C.地址递增D.地址递减二、填空题.1.把作业装入内存时完成地址变换的方式称静态地址再定位,而在作业执行期间(访问到指令或数据)才进行地址变换的方式称为动态地址再定位。

2.死锁产生的四个必要条件是互斥执行、保持和等待、不可剥夺和循环等待。

3.通道又称为I/O处理机,它能完成内存和外设之间的信息传输,并与CPU 并行工作。

4.在存储管理中,引入快表的目的是_为了加快查询变换标的速度。

5.设某作业的的段表如下:那么,逻辑地址(2,88)对应的物理地址是 90+88。

逻辑地址(4,100)对应的物理地址是越界。

6.在操作系统中,把不可中断执行的操作称为原语。

三、判断改错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Х,并改正,但画线部分不能修改)1.分页存储管理中页面的大小是和主存储块的大小是不相等[Q1]的。

(×)2. 进程同步是进程与进程间的间接制约问题,进程互斥是进程与进程间的直接制约问题(√ )。

3.位示图只能用在磁盘空间的管理。

(√)。

5. 在分时系统中,响应时间时间片用户数,因此为改善系统的响应时间,常用的原则是使时间片越小越好[Q3]。

(×)。

7.当某进程执行P操作时,首先对S信号量减1,当S≤0[Q6]时表示资源得不到满足,系统将执行P操作的进程插入等待队列(×)。

10.多道程序设计是利用了CPU和通道并行工作来提高系统的效率(√)。

四、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12分)1.什么是线程?它与进程的区别是什么?参考答案:线程:也叫轻量级的进程,它是一个基于进程的运行单位,它可以不占有资源,一个进程可以有一个线程或者多个线程(至少一个),这些线程共享此进程的代码、Data和部分管理信息,但是每个线程都有它自己的PC、Stack和其他。

线程与进程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地址空间和资源不同:进程间相互独立;同一进程的各个线程之间却共享它们。

(2)通信不同:进程间可以使用IPC通信,线程之间可以直接读写进程数据段来进行通信;但是需要进程同步和互斥手段的辅助,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3)调度和切换不同:线程上下文切换比进程上下文的切换要快得多。

2.缓冲区的作用是什么?试述UNIX为块设备设置多缓冲的目的是什么?参考答案:缓冲区的作用是:(1)缓和CPU和I/O设备之间速率不匹配的矛盾(2)减少对CPU的中断频率,放宽对中断响应时间的限制(3)提高CPU和I/O设备之间的并行性UNIX为块设备设置多缓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基本速率相差比较大的块设备之间的吞吐量,并减少对CPU的中断次数。

五. 综合题1.某系统的进程状态转换图3.设系统中有三类资源R1、R2、R3和R4,又设系统中有5个进程P1,P2,P3,P4和P5.在T0时刻系统状态如下:(1) 系统是否处于安全状态?若是,则给出进程安全序列。

(2) 如果进程P5申请1个资源R1、1个资源R2、1个资源R3和2个资源R4,能否实施分配?为什么?4. 若某计算机系统中的页式虚拟存储管理采用最近最少使用(LRU)页面淘汰算法,并且分配给某作业的存储块数为3,其中一块用来存放程序和变量i,j (不作他用)。

假定一页可存放150个整数变量,且该作业的程序如下:VAR A:ARRAY[1..150,1..100] OF integer;i,j:integer;FOR i:=1 to 150 DOFOR j:=1 to 100 DOA[i,j]:=0;设变量i,j放在程序页中,初始时,程序及变量i,j已在内存,其余两页为空。

矩阵A按行序存放。

(1)试问当程序执行完后,共缺页多少次?(2)最后留在内存中的是矩阵A的哪一部分?参考答案:(1)数组A[150][100]总共有150行,100列,即每一个页面可以存放1.5行,也就是说矩阵的3行刚好放在2页内,访问他们需要中断2次,这样150行总共需要中断100次。

(2)留在内存中的是矩阵的最后3行。

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关于操作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C)。

A.从响应时间的角度来看,实时系统与分时系统无本质差别B.多道运行是现代操作系统的特征之一,它是指宏观和微观上都并行C.操作系统的特征是并行性、共享性、虚拟性和不确定性D.在分时系统中,响应时间≈时间片×用户数,因此只要时间片足够小其响应时间一定能改善。

2.在进程状态的转换中,(B)是不可能的。

A.运行状态→就绪状态B.阻塞状态→运行状态C.运行状态→阻塞状态 D.阻塞状态→就绪状态7.在存储管理的各种方法中,主要考虑程序是否需要一次性装入、程序是否被装入到连续的物理内存中、能否实现存储扩充等问题。

请问能够实现程序部分装入不连续物理内存便可运行的存储管理方法是( C )。

A.分区存储管理B.纯分页存储管理C.请求分页存储管理 D.请求分段存储管理8.文件系统采用二级目录结构,这样可以(A)。

A.缩短访问文件存储器时间B.实现文件共享C.节省主存空间D.解决不同用户之间的文件名的冲突问题10.在下列进程调度算法中,可能引起进程长时间得不到运行的算法是(D)。

A.可抢占式静态优先数算法B.不可抢占式动态优先数算法C.时间片轮转算法 D.不可抢占式静态优先数算法13.在Windows的FAT文件系统中,对磁盘空闲空间的管理采用( C )A.空白文件表法B.成组链接法C.位示图法D.索引表法二、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0分)1.实时系统分为实时控制和实时信息处理两大类,实时控制系统主要用于. 工业生产的过程控制、航天系统的跟踪和控制,武器的制导等对响应速度要求非常高的系统,实时信息处理主要用于售票系统、信息查询和检索等对响应速度要求不是很高的系统中。

2.在作业调度算法中,相应比高者优先算法是先来先服务(FCFS)和最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SJF)的折衷,它既考虑了作业到达的时间,又考虑了作业的长短。

3.在存储管理中,虚拟存储管理是利用了程序执行时的局部性原理。

在纯分页存储管理、请求分页存储管理、纯分段存储管理和请求分段存储管理这四种方法中,请求分页存储管理和请求分段存储管理方法可以实现存储扩充,因此把具有存储扩充功能的存储系统也叫做虚拟存储系统。

4.在请求分页存储管理中,为了减少访问内存的次数采用_ 快表(或者关联寄存器)。

5.在段页式存储管理中,用分段方法来管理逻辑存储空间,用分页方法来管理物理存储空间。

6.引入线程的系统中,将进程作为资源分配的单位,线程作为调度或者占有CPU的单位。

因此将线程称为“轻量级”的进程。

7.当系统采用资源有序分配方法来预防死锁时,破坏了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中的环路条件,而采用静态资源分配方法预防死锁时可以破坏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中的保持和等待条件。

8.在操作系统中,把不可中断执行的操作称为原语。

9.引入通道和中断技术的目的是控制设备完成内存和外设之间的信息传输,提高I/O设备与CPU并行工作的能力。

10.设备独立性是指用户在编制程序时所使用的设备与物理设备无关,它的优点是可以提高设备分配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11.设备管理中引入缓冲的原因是为了解决CPU和I/O设备之间速度不匹配的问题,从而提高CPU、通道和I/O设备之间的并行性,减少CPU被中断的次数。

13.文件系统为了实现按名存取的功能,通过查找文件目录表来实现的。

四、应用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某计算机系统主存采用请求分页管理技术,主存容量为1MB,被划分为256块,每块大小为4KB。

假设某个作业共有5个页面,其中0,1,2三个页面已分别装入到主存4,9,11三个物理块中,另外两个页面没有装入主存。

该作业的页面变换表(PMT)如下表所示。

表中的状态为0表示页面已经装入到内存中,为1表示没有装入内存。

问题:①若给定一个逻辑地址为9016,其物理地址是多少?给出其物理地址的计算过程。

②若给定一个逻辑地址为12388,其物理地址是多少?地址变换过程中会出现什么问题?答:在请求分页的存储管理系统中,系统是通过查页表来进行地址转换的。

对于本题中采用的页面大小为4KB,即页内相对地址为12位。

①首先从虚拟地址中分离出页号和页内地址。

[9016/4096]=2,所以页号为2,页内地址为824。

查页表知道2号页对应的物理块号为11,即物理地址为:11*4096=45056,再加上页内地址后其真正的物理地址为:45880。

②首先从虚拟地址中分离出页号和页内地址。

[12388/4096]=3,所以页号为3,页内地址为100。

查页表知道3号页对应的物理块号,发现其物理块号不在内存,此时可能发生缺页中断,从磁盘把对应的页号装入到内存物理块。

假设此时物理内存还有足够的空闲块,则不需要淘汰已经装入的页面。

设找到的空闲块号为7,则逻辑地址12385所对应的的物理地址为:7*4096+100=2877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