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等数论(十)——平方剩余

初等数论(十)——平方剩余

初等数论(十) ——二次剩余
一、知识要点 (一)、基本定义与定理
1、定义1:设奇质数p ,d 是整数,d p |/.若同余方程)(mod 2p d x ≡有解,则称
d 是模p 的二次剩余(亦称平方剩余);若无解,则称d 是模p 的二次非剩余(亦称平方非
剩余).
注:当讨论二次(非)剩余时,一般都约定p 是奇质数. 2、定理1:在模p 的一个简化剩余系.....
中,恰有21-p 个模p 的二次剩余,2
1
-p 个模p 的二次非剩余.并且,若d 是模p 的二次剩余,则同余方程)(mod 2p d x ≡的解数是2. 推论:模p 的二次剩余包含在2
2
122)
(,,2,1-p 的剩余类中. 3、几个常见模的二次剩余与二次非剩余
4、定理2(Euler 判别法):设奇质数p ,d 是整数,d p |/
. (1) d 是模p 的二次剩余的充要条件是)(mod 12
1
p d
p ≡-;
(2)d 是模p 的二次非剩余的充要条件是)(mod 11p d p -≡-.
5、定义2(Legendre 符号):设奇质数p ,定义整数d 的函数:

⎩⎪
⎨⎧-=.
|,
0;,
1;,
1)(d p p d p d p d 的二次非剩余是模的二次剩余是模 注:)(p
d 读作d 对p 的勒让得符号. 6、Legendr
e 符号的几个性质
① )(
)(p d p p d +=; ②)(mod )(2
1p d p d p -≡;③21
)1()1(,1)1(--=-=p p
p ;
④ )())(()(2121p a p a p a p a a a n n =,特别地c p p
d
p dc |),()(2/=. 7、定理3:(1)12)
1()2
(--=p p
;(2)奇质数q p ,满足,1),(=p q 则∑-=-=2
11][)1()(p k p qk
p
q

推论:当18±=m p 时,2是二次剩余;当38±=m p 时,2是二次非剩余. 注:①奇质数112±=k p ,则1)3(=p ;奇质数512±=k p ,则1)3(-=p

②奇质数18+=k p 或38+=k p 时,则1)2
(=-p
. 8、定理4(Gauss 二次互反律)
设q p ,均为奇质数,且1),(=q p ,则)()1()(1
1q
p p q q p --⋅
-=.
9、定理5(Lagrange ):每一正整数都能表示成四个整数的平方和.
二、典型问题分析
例1、(1)设质数5≥p .证明:模p 的全部二次剩余的和是p 的倍数. (2)设p 是奇质数.证明:在1,,2,1-p 中全体模p 的二次剩余
的和][24)
1(1
21
2
∑-=--=p j p j p p p S .
例2、设奇质数p ,21,d d 是整数,1|d p /,2|d p /.
(1)若21,d d 均为模p 的二次剩余,则21d d 是模p 的二次剩余; (2)若21,d d 均为模p 的二次非剩余,则21d d 是模p 的二次剩余;
(3)若21,d d 分别是模p 的二次剩余和二次非剩余,则21d d 是模p 的二次非剩余.
例3、设p 是奇质数.证明:1-是模p 的二次剩余的充要条件是)4(mod 1≡p .
例4、判断下列同余方程的解数:
① )61(mod 12-≡x ; ②)51(mod 162≡x ;
③)209(mod 22-≡x ; ④)187(mod 632-≡x .
例5、设p 是奇质数,若1)(-=p
d ,求证:p dy x =-22无整数解.
例6、证明:不定方程17232=+y x 无整数解.
例7、证明:不定方程122232
2=-+y xy x 无整数解.
例8、证明:14
+x 的奇质因数)8(mod 1≡p .
例9、证明:费马数122+=n
n F )2(≥n 的质因数122
+=+t p n ,t 是整数.
例10、设12+=k p ,N k ∈,且2≥k . 求证:p 是质数的充要条件是)(mod 13
2
1p p -≡-.
例11、设p 是满足)4(mod 1≡p 的奇质数,求∑-=1
12
}{p k p
k 的值,其中][}{x x x -=,]
[x 为不超过实数x 的最大整数.
例12、设p 为奇质数,证明:不定方程2
22y x p +=有正整数解的
充要条件是1)2
(
=-p
,即18+=m p 或38+=m p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