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专业考试试卷及答案2006年工程测量专业考试试卷姓名:所在单位:成绩:一、单选题(本题共40小题,请自选30小题,在空白处填写答案,答对每题1分,共30分,超过30题者不计分)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是一部。
A)推荐性行业标准B)强制性行业标准C)推荐性国家标准D)强执性国家标准2.《工程摄影测量规范》(GB50167—92)是一部。
A)推荐性行业标准B)强制性行业标准C)推荐性国家标准D)强执性国家标准3.《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GB/T50228 — 96)是一•部。
A)推荐性行业标准B)强制性行业标准C)推荐性国家标准D)强执性国家标准4.《城市测量规范》(CJJ8—99)是一部。
A)推荐性行业标准B)强制性行业标准C)推荐性国家标准D)强执性国家标准5.《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是一部OA)推荐性行业标准B)强制性行业标准C)推荐性国家标准D)强执性国家标准6.工程测量应以作为衡量测绘精度的标准。
A)中误差B)相对中误差C)限差D)误差统计-1 -7.关于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国家标准中对导线测量精度等级的划分依次为A)二、三、四等和一、二级B)三、四等和一、二、三级C)一、二、三、四等D)AA级、A级、B级、C级8.工程控制网相邻等级的平均边长,基本是按逆减。
A)1/2B)1/3C)1/4D)1/59.工程控制网布设时,平面控制网的二、三等点应埋设柱石和盘石,两层标石中心的最大偏差,不应超过。
A)1mmB) 1.5mmC)2mmD)3mm10.T程控制网布设时,首级高程控制网应布设成。
A)附和路线B)节点网C)环行网D)独立网11.布设水准点时,一个测区及其周围至少应有A)2B)3C)4D)512.水准仪应满足的主要条件是。
A)横丝应垂直于仪器的竖轴B)望远镜的视准轴不因调焦而变动位置C)水准管轴应与望远镜的视准轴平行D)圆水准器轴应平行于仪器的竖轴13.地面上有一点A,任意取一个水准面,则点A到该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为A)绝对高程B)海拔C)高差D)相对高程-2-14.比例尺为1 : 2000的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A)0.2cmB)2cmC)0.2mD)2m15.观测水平角时,照准不同方向的目标,应如何旋转照准部?A)盘左顺时针,盘右逆时针方向B)盘左逆时针,盘右顺时针方向C)顺时针方向D)逆时针方向16.导线测量角度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
A)反符号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B)反符号按角度大小比例分配C)反符号按边数平均分配D)反符号按边长比例分配17.展绘控制点时,应在图上标明控制点的。
A)点号与坐标B)点号与高程C)坐标与高程D)高程与方•向18.在1 : 1000地形图上,设等高距为1米,如相邻两条等高线的图上距离为0.01 米,则其地面坡度为。
A)1%B)5%C)10%D)20%19.道路纵断面图的垂直比例尺通常比水平距-离比例尺。
A)小一倍B)小10倍C)大一倍D)大10倍20.施工放样与测图相比,其精度要求。
A)相近B)相同C)相对要低D)相对要高-3 -21.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是用来表示的。
A)地理坐标B)平面直角坐标C)坐标和高程D)方位角和高程22.绝对高程的起算面是。
A)水平面B)大地水准面C)假定水准面D)参考椭球面23.已知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86°,则直线BA的坐标方位角为。
A)96°B) 276°C) 6°D)0°24.在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传递A)方向B)高程C)距离D)坐标25.水准测量时,为了消除i角误差对一测站高差值的影响,可将水准仪置在B 处。
A)靠近前尺B)两尺中间C)靠近后尺D)两尺的方|可延长线上26.产生视差的原因是A)仪器校正不完善C)物像有十字丝面未重合B)十字丝分划板位置不正确D)仪器气泡没有居中27.水准测量中,同一测站,当后尺读数大于前尺读数时说明后尺点。
A)高于前尺点B)低于前尺点C)高于侧站点-4-D)低于测站点28.水准测量中要求前后视距离相等,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消除误差影响。
A)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B)圆水准轴不平行于仪器竖轴C)十字丝横丝不水平D)望远镜调焦的误差影响29.往返水准路线高差平均值的正负号是以为准。
A)往测高差B)返测高差C)往返测高差的代数和D)往返测高差的算术平均值30.经纬仪视准轴检验和校正的bl的是。
A)使视准轴垂直横轴B)使横轴垂直于竖轴C)使视准轴平行于水准管轴D)校正十字丝31.用经纬仪观测水平角时,尽量照准bl标的底部,其bl的是为了消误差对测角的影响。
A)对中B)照准C)目标偏离中心D)视差32.等高距是两相邻等高线之间的。
A)高程之差B)平距C)间距D)坡度33.在一张图纸上等高距不变时,等高线间距与地面坡度的关系是A)间距大则坡度小-5-B)间距大则坡度大C)I'可距大则坡度不变D)成正比关系34.若地形点在图上的最大距离不能超过3cm,对于比例尺为1/500的地形图,相应地形点在实地的最大距离应为 A 。
A)15mB)20mC)30mD)60m35.在三角高程测量中,采用对向观测可以消除。
A)视差的影响B)视准轴误差C)地球曲率差和大气折光差D)度盘刻划误差36.下列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A ) 1 : 5000B) 1 : 2000C) 1 : 1000D) 1 : 50037.A点的高斯坐标为XA= 112240m, YA= 19343800m,则A点所在6。
带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分别为 D oA)11 带,66°B)11 带,63°C)19 带,117。
D)19 带,111。
38.水准测量当后视读数为1.224米,前视读数为1.974米,则两点的高差为A)0.750 米B).0.750 米C) 3.198 米D)-3.198 米39.当经纬仪瞄准一点时,盘左竖盘读数为L=86°4542",盘右竖盘读数为R=273°14'36",此时竖盘指标差为。
A)+6" B) -6" C) -12" D) +12"40.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关系是,行业标准要服从国家标准,当国家标准无法满足行业标准的要求时,才制定行业标准。
所以,行业标准的要求一般比国家-6-标准的要求 A 。
A)要高一些B)要低一些C)要全面一些D)要简单一些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请日选10小题,在空白处填写答案,答对每题2分,超过10题者不计分)1.三等三角网水平角观测的测回数是。
A)D J1经纬仪首级网6测回,加密网9测回B)D J2经纬仪首级网6测回,加密网9测回C)D J1经纬仪首级网加密网6测|口ID)D J2经纬仪首级网加密网9测回2.工程控制网水平角观测方法有A)测回法B)分组观测法C)方向观测法D)全组合测角法3.当采用电磁波测距测量高精度边或长边时,宜选在的时间平差后的精度评定,应包含有A)单位权中误差B)相对点位误差椭圆参数C)最弱相邻点点位中误差D)最弱边边长中误差5.等级电磁波三角高程测量,宜采用对向观测。
对向观测宜在较短的时间 C 和D 的影响。
A)垂直角观测误差B)气象测量误差C)地球曲率D)折光差6.地形类别是依地面倾角划分的,通常划分为。
A)平坦地B)丘陵地-7-C)ill 地D)高山地7.图根点的精度限值,是分别相对于而言的。
A)邻近等级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B)测图基本等高距C)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D)起算点的高程中误差8.水域地形测量的精度衡量标准是。
A)测深仪器和测深工具的精度B)测点相对邻近图根点的位置中误差C)水尺设置的合理性D)测点的深度中误差9.水域地形测量与陆上地形测量应互相衔接。
其测点布设和间距应符合的要求。
A)测深点宜按纵断面布设,断面方向宜与岸线(或主流方向)相平行B)测深点宜按横断面布设,断面方向宜与岸线(或主流方向)相垂直C)断面间距,宜为地形图上2cmD)测点间距,宜为地形图上1cm10.纵断面图图标格式中平面图栏 B 或C ,确定监测精度等级。
A)邻近基准点的中误差-8-B)变形观测点的高程中误差C)相邻变形观测点的高差中误差D)适用范围14.各期的变形测量作业时,应满足要求。
A)在较短的时间各类工程的测量工作,除应按木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x )2.工程测量应以中误差作为衡量测绘精度的标准,二倍中误差作为极限误差。
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工程,当多余观测数小于10时,宜选用一定的置信概率,采用中误差的区间估计,再结合观测条件评定观测精度。
(4 )3.对GPS控制网«)4.由于GPS测量过程中,要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有可能产生粗差和作种随机误差, 因此要求由同步观测边构成闭合环或附合线路,是为了对观测成果进行质量检查,以保证成果的可靠并恰当地评定精度。
(X )5.卫星高度角的限制主要是为了减弱对流层对定位精度的影响,由于随着卫星高度的降低,对流层影响愈显著,测量误差随之增大。
因此,卫星高度角一•般都规定大于15。
( V )6.GPS卫星信号本身是很微弱的,为了保证接收机能够正常工作及观测成果的可靠性,故应注意避开周围的电磁波干扰。
(廿)7.如果接收机同时接收来自卫星的直接信号和很强的反射信号,这样会造成解算结果不可靠,出现错误。
这种影响称为多路径效应。
为了减少的在观测过程中的多路径效应,故提出点位要远离强烈反射卫星接收信号的物体。
(廿)-9-8.依据测距的原理,GPS定位可划分为伪距法定位、载波相位测量定位和GPS差分定位等。
(廿)9.只能接收L1载波的接收机称为单频接收机,能同时接收L1载波和L2载波的接收机称为双频接收机。
利用双频技术可•以建立较为严密的电离层修正模型,通过改正计算,可以消除或减弱电离层折射对观测量的影响,从而获得很高的精度。
(寸)10.通常我们所直接接收到的星历便是精密星历,它是一种外推星历或者说预估星历。
(x)11.工程GPS控制网的建立,可采用静态和快速静态两种作业模式。
(V )12.GPS测量观测时段的长度和数据采样间隔的限制,是为了获得足够的数据量。
足够的数据量有利于整周未知数的解算、周跳的探测与修复和观测精度的提高。
(V )13.用户接收机普遍采用空间位置精度因子(乂称图形强度因了)PDOP值,来直观地计算并显示所观测卫星的几何分布状况。
其值的大小与观测卫星在空间的几何分布变化有关。
所测卫星高度角越小,分布范围越大,PDOP值越小。
实际观测中,为了减弱大气折射的影响,卫星高度角不能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