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火防爆安全管理制度

防火防爆安全管理制度

防火防爆安全管理制度目录1.目的2.范围3.职责4.资源需求5.工作流程6.防火防爆安全施工作业票制度7.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管理8.施工现场防火防爆管理1 目的为规范项目部内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确实把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预防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保护施工过程中人员、财产安全。

2 范围适用于项目部施工生产、生活消防管理工作。

3 职责3.1 项目经理为项目部消防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项目部的消防安全工作。

3.2 安全监察科负责对消防的监督管理指导并实行归口管理。

协助人力资源部对消防应急人员进行培训,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知识教育。

负责确定重点防火部位。

参与施工组织设计中对防火、防爆、消防的审查。

负责建立消防管理和消防器材档案。

负责消防器材的配置、采购和日常检查、维护、保养工作,并保持记录。

负责制订消防应急预案和义务消防组织的管理。

3.3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组织制订义务消防队员的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3.4 各部门行政正职为本部门消防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做好本部门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出消防器材配备要求,协助组建应急小组、成立义务消防组织。

4 资源需求4.1 消防设施、消防器材、消防安全标志、消防标签。

4.2 组建应急小组与义务消防队员所需的人力资源、培训师资、资料及培训器材。

5 工作流程5.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安全管理规定》及其他消防管理要求,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确定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5.2 设立防火防爆应急领导小组,班组应设立义务消防员,在各级行政负责人的领导下,实行逐级防火安全责任制,负责做好本部门、本班组(岗位)的消防工作。

5.3 在项目部综合应急小组的领导下,由安全监察科编制防火应急预案,并报公司安全监察部。

各防火重点部位由所属部门编制防火应急预案,送项目部安全监察科备案。

5.4 防火应急预案编制后,由编制部门对预案的有效性、适宜性进行评审,如有变化,进行修订。

与施工相关的防火、防爆安全措施及其应急预案应在施工前编制完毕,也可与作业指导书合并编制,对消防安全与紧急情况进行控制。

5.5 项目部应成立义务消防队,人数不少于现场总人数的5%,最低人数不得少于8人。

5.6 项目部设专职或兼职消防员,具体负责消防管理工作。

5.7 凡新开工的施工项目及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项目,严格执行“三同时”规定,建筑间距与消防设施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6 防火防爆安全施工作业票制度:6.1动火作业票的等级:按照动火作业地点的危险程度,分为一级动火工作和二级动火工作。

一、二级动火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动火作业票制度。

6.1.1 一级动火范围:油区和油库围墙内;油管道及与油系统相连的汽水管道;制氢储氢设备及氢管道、制氢室内;锅炉制粉系统的粉仓内、粉仓上方明火作业有可能造成粉仓爆炸的;电缆沟道内、电缆夹层、危险品库及汽车加油站内。

主控室、通信机房、计算机房、档案室、主变等注油设备、蓄电池室等其他需要纳入一级动火管理的部位。

6.1.2 二级动火范围:与燃油系统有关的加堵板隔离的汽水油管道;油管道支架及支架上的其它管道;动火地点有可能火花飞溅落在易燃易爆物体附近;氢系统20米范围内等其它需要纳入二级动火管理的部位。

6.2 动火作业票审批及动火安全管理规定:6.2.1 动火作业票的填写与审批:⑴一级动火作业票:由申请动火的单位技术员填写;经专业公司领导或技术负责人审定后,交安全监察科审查,最后经负责生产的领导或总工程师批准方可实施。

动火作业票需要提出安全实施方案,明确岗位责任,落实工作监护人,写明该项目的工序,在作业票上填作业日期。

作业票一式五份,应按规定用钢笔或圆珠笔壹,经过批准后,填报人、施工负责人、安全监察科、单位领导或总工程师各执一份。

⑵二级动火作业票:由申请动火的班级长或技术员填写,最后经动火单位负责人、安全监察科审批后方可实施。

6.2.2 凡填写作业票的项目均需具有经过批准的施工措施和安全措施。

但施工安全措施不得代替作业票,在执行作业票期间,工作负责人负责落实安全措施,人员配备,工作监护人,由工作负责人指定,也可由工作负责人兼任,工作监护人负全过程监护之责。

6.2.3 批准后的作业必须在施工前进行交底,安全措施未交底落实,不得布置开工,施工中如碰到特殊情况,对作业票上所列条款需作变动,应得到批准人的同意。

6.2.4 作业票执行期间,填写人、工作负责人应到场监督检查执行情况,安全监察科派专人监察。

安全监察科负责配备消防器材。

6.2.5 防火防爆安全施工作业票施工前三天提交有关部门审批,特殊情况不得迟于一天提交审批。

6.2.6 分包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动火时,应由施工单位人员会同专业(公司)负责该工程的人员按动火等级及审批权限办理动火作业票。

6.2.7 动火作业时,必须严格按照“八不”、“四要”标准进行操作。

6.2.8 对违反本制度的按相关规定处理。

7 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管理7.1使用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施工的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防火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施工中应严格遵守安全防火操作规程和本制度。

7.2 易燃易爆施工范围是指:用沥青类施工的屋面、地面卷材防火和冷底子油工程,蓄电池间的防潮、耐酸工程和酸化处理工序、酸碱槽、池、沟边防腐蚀工程,玻璃钢和呋喃树脂等会产生有毒气体的施工,容器内或密封环境下的电焊、油漆、涂料工作,机组油循环、酸洗,大面积的油漆,励磁机进油、进氢试验,闪点在28℃以下及爆炸极限在10%以下的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作业,使用化学危险品施工等。

7.3作业前必须办理防火防爆安全施工作业票,并按作业票上的防火要求逐项落实防火措施后方可施工。

7.4 施工场所上方或周围不得有明火作业及堆放易燃可燃材料,严禁吸烟,不得携带火种,所穿的鞋底不得有铁钉,保持良好的通风,机械通风或照明应符合防爆要求。

7.5 施工中派专人监护,下班或施工结束,应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不留火险隐患。

施工人员应掌握本岗位的防火灭火知识,熟悉使用灭火器材。

7.6 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场所或进入储存和使用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场所,执行《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

禁止携带火种进入储存和使用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场所。

禁止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交通工具。

在现场内用机动车辆运输化学危险品时执行《安全施工作业票管理制度》。

8 施工现场防火防爆管理8.1重点防火区域的划分:8.1.1临建区域:油漆调料间、木工场、汽车停放场、汽车内修间、生活锅炉房、氧乙炔瓶存储站、油库、化工库等。

8.1.2施工区域:汽机专业的:油循环区、试运行时的汽机房、已制氢的制氢站;电气专业的:主控室、主变、厂变、蓄电池室、电气各开关室、电子室、计算机室;锅炉专业的:输煤皮带及运行后的煤粉系统、进油后的油罐区域、燃油系统;使用和暂时存放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的场所;存放多量易燃物品如草包、木模、木料的场所等。

8.2 在重点防火及要害部位动用明火的部门,执行《安全施工作业票管理制度》。

在动火作业前,办理《防火防爆安全施工作业票》,经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作业。

8.3 办公室、工具房、库房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禁止使用碘钨灯、100W及以上的灯泡,下班后应切断用电设备的电源。

8.4 集体宿舍内严禁使用电炉和大功率灯泡(100W及以上灯泡),禁止私拉乱接电源和存放液化气罐、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

对家用电器在人员离开后应关闭,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8.5 进行电、气焊(割)等具有火灾危险的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执行《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8.6 动火作业前,作业人员应做好上下、四周的防火隔离措施,准备好相应的消防器材,作业中防火监护人员不应离开作业现场,完工后应对作业现场进行检查,确认无火险隐患后方可离开。

8.7 重点防火部位和使用化学危险品的场所应设立安全标志。

8.8 因施工需要配置消防器材的单位,应先行申请,由安全监察部门负责配置。

8.9 冬季因工作和生产需要,必须使用取暖设备的部门和单位,应书面报告,经安全监察部门审查备案后方可使用。

8.10 存放和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工作场所,必须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

8.11 档案室防火管理8.11.1 档案室要经常通风,保持正常温度,利于消除自然起火因素。

8.11.2 要按规定安装照明设施,照明线路接线要符合标准,严禁乱接临时电源线路。

档案室周围及内部要杜绝火源迹象,严禁吸烟。

闲杂人员不得入内。

档案室内不准堆放易燃易爆物品,禁止在室内存放其它杂物。

8.11.3 档案室配齐消防器材,定期检查消防器材并定点放置,确保消防器材处于完好状态。

档案人员要了解其性能并能熟练使用。

8.11.4 经常检查防火安全情况,发现火险隐患及时处理,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8.11.5 每天下班前,要做好安全检查,切断电源。

8.12 食堂防火管理8.12.1食堂必须符合防火安全要求。

炉火添煤口应设在伙房外,添煤口上面禁止用可燃材料搭棚。

烟囱不要靠近房檐望板,并设防火星帽。

8.12.2伙房内的煤气、液化气等炉灶要有专人管理。

经常检查管道、角阀是否漏气,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8.12.3使用煤气、液化气灶应先点火后再开气。

气瓶与炉灶应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8.12.4炼油或油炸食品时,油温不得过高或跑油,看管人员不得离开。

8.12.5所有的电力、照明等电器设备,应作防湿处理,保持良好的绝缘。

开关、闸刀、保险器应装在安全地点。

8.12.6应配置相应的消防器材。

工作人员要熟悉消防器材的放置点和使用方法。

8.12.7工作人员离开伙房时,应熄火、关气、关窗、锁门。

8.13 油漆库防火安全管理8.13.1油漆库必须设“重点防火单位责任牌”和“严禁烟火”等明显标志。

8.13.2油漆场所严禁吸烟和动用明火,电气设备必须符合防火防爆要求。

8.13.3油漆和溶剂坚持专库专存原则,存放场所应保持干燥、阴凉、通风、隔热,油漆桶码放稳固,严禁与其他物资混放。

8.13.4油漆作业场所需动用明火作业时,必须严格执行防火防爆作业票制度。

8.13.5消防器材及黄沙箱等设施,•应妥善保管,非火警严禁使用。

8.13.6全体工作人员应做到“三懂”、“三会”。

8.14 氧乙炔库防火安全管理8.14.1库区内严禁动用明火,并设“重点防火单位责任牌”和“严禁烟火”等明显标志。

8.14.2库区周围30米范围内严禁烟火,•进库车辆必须安装阻火器(防火罩)。

8.14.3库区内消防设施及器材必须完好,非火警严禁挪用。

8.14.4库区内工作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安全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准持证上岗。

8.14.5库内必须保持整洁,坚持专库专存原则,库内不得存放其它物品,严禁存放其他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