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框架矩阵
• 第三组:
3:分析问题及目标
现象不是问题 问题分析是寻找造成这个问题的真正原因 造成现象的真正原因/根源才是问题
项目就是解决这些根源的对策的具体行动
3.1
如何找问题
• 问题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 原因之间的关联是什么,它们和目标群体 的关系是什么? • 这些原因属于什么层面?
– 国家层面 – 经济层面 – 社区层面 –个人层面
2 3 1 4 5
重要性/影响力矩阵
不同的 优先性 重要性 高 低 不是关注重点,但他 们的利益不可被忽视 不是关注重点,但对 他们要稍加注意和检 测
影 响 力
得到并保持他们的支 高 持至关重要 关注重点,需要特别 低 保护其利益
(目标群体)
以小组各自提议的项目为例 ——找出目标群体
• 第一组: • 第二组:
设定项目目的(Project Purpose)
• 是项目可操作的内容 • 体现了项目要达到的结果
“目标树”练习 ___分析项目的目标及目的
•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4:分析可选方案
+ 确认可选方案应该能成为项目实施策略 + 选择一个或者多个潜在的项目实施策略 + 确定项目使用的一个最佳策略
目标分析: 以公共汽车为例
方 法 --结 果 图
顾客对公交公司有了较好的印象
结果
很少有乘客受伤
乘客可以准时到达
汽车事故频率降低 司机小心驾驶 车况很好 路况改善
定期更新老旧的汽车 定期检修和维护汽车
方法
目标的确定(Wider Objective)
• 指项目发展的总体目标 • 项目的成功是对实现这一总体目标的贡献
有什么用
• • • • 确立目标群体 明晰目标和产出 选择较佳的执行办法 明确项目执行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怎么用:五个步骤
• • • • • 1,背景分析 2,分析利益相关者,确定目标群体 3,分析问题及目标 4,分析可选方案 5,活动规划
大家一起做——重在参与
:背景分析 一个环境分析中通常包括 l 自然、地理、状况、项目的价值 l 生计特点、模式 l 经济状况 l 发展趋向、带来的威胁、危机所在 l 政策环境、负面影响、原因 l 项目地点、状态介绍 l 人文环境 l 项目实施的意义 l 政府(及政策)及其他机构已经做过或正在做什么?
• 你或你的机构可以在什么点上开展工作?
问题树: 以公共汽车为例
问题树
结果
人们对公交公司失去了信心
行人受伤或死亡
总是使人们迟到
核心问题
司机不够小心
经常发生事故
车况太差
路况太差
原因
汽车太陈旧了 没有日常维护
分组练习 ——分析项目要解决的问题
•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3.2
确定目标
• 自上而下地将“问题树”中的问题改写为 理想状况或问题解决之后的状况 • 改写有关文字、删除无关或不实际的目标、 必要时添加新目标 • 用线条明确各目标之间的“手段-结果” 关系 • 得出“目标树”
1
2:分析利益相关者,确定目标群体
利益相关者是 受项目影响或影响项目的 人、机构或群体
2.1 分析对项目成功至关重要的群体或
个人的利益和需求所在
小 额 信 贷 项 目
利益相关者 农户(目标群体) 个体农产品收购商 农村剩余劳力 当地小贷款商 当地政府官员
利益所在 产品、产量和收入提高 收购生意改善 就业机会改善 贷款人维权意识提高 贷款人/数额减少 项目的成功 农户维权意识提高可能 导致地租的减少
正/负 + + + - - + -
2.2 确定各利益群体的优先级,从而选
出项目的目标群体
• 鉴定利益相关者重要性和影响力:5高,1低 利益相关者
stakeholders
重要性
importance
影响力
influence
农户 个体农产品收购商 农村剩余劳力 当地小贷款商 当地政府官员
5 1 5 1 3
项目准备 Project Preparation
逻辑框架方法与逻辑框架矩阵 (The Logical Framework Approach and Logical Framework Matrix)
逻辑框架方法是什么
• LFA是一种可以用来进行项目设计及准备的方法 • 产出是逻辑框架矩阵(LogFrame) • LogFrame是一种易读的项目建议书的摘要,描述 了关键的项目逻辑关系及项目参数
——标准:资源、可能性、风险、成本-效 益、可持续性、可行性……
5:活动规划
• 设计的活动必须能够对应每个目标的实现
逻辑框架矩阵:项目要素
目标 目的 产出 行动 指标 指标 指标 投入 核实 核实 核实 核实 假设 假设 假设 假设
逻辑框架矩阵说明
• 总体目标:项目对社区(政策)的影响 • 项目目的:对受益群体(目标群体)的正 面影响。目的的实现应该能够贡献于总体 目标。 • 产出/结果:项目管理团队应该能够在一定 时间内保证的有形的结果。它应该能够保 证项目目的的实现。 • 投入/行动:实施项目活动所需的资金、资 源,所设计的行动必须能够保证产出。
• 产出应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达到目的 • 目的可以贡献于目标的实现
进一步说明
目标 (goal/objective) 项目的最高目标 (定义目标群体) 目的 (purpose) 项目实施后的预期 结果(涉及目标群 体) 指标 (indicator) 用于测量目标实 现程度的变量 指标 (indicator) 用于测量目的实 现程度的变量 核实 (M&E) 假设 (assumption) 影响目标实现的宏观 因素,如政策、事件 假设 (assumption) 独立与项目管理,但 却能影响项目目标的 实现,如政策、事件 假设 (assumption) 独立与项目管理,但 却能影响项目目标的 实现,如政策、事件 假设 (assumption) 独立与项目管理,但 却能影响项目目标的 实现,如政策、事件
完成逻辑框架的顺序
• 由左及右 • 由上至下
指标、核实及假设
• 指标:必须是实实在在可以检验的指标 • 核实:信息源(检验及检查手段)
• 假设/风险:明确所对应的基本假设,是实 现项目的逻辑性,也就是说,我们 应该相信:
– 如果我们采取行动,并且假设是对的,那么我们将产 生成果; – 如果我们产生成果,并且假设是对的,那么我们将会 实现目的; – 如果我们实现了目的,并且假设是对的,那么我们将 对目标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