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阅读题解题方法与技巧(终极版)

小学语文阅读题解题方法与技巧(终极版)

小学语文阅读题解题技巧与方法
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主要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小学语文考试的重难点。

实际上,小学语文的阅读题是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相适应的,文章及其体型本身并不难。

很多同学之所以不会做语文阅读,并不是因为文章读不懂,而是因为没有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答题形式,缺乏对语言文字的分析、理解、综合归纳等能力。

【答题思路】
现代文阅读有一个最基本的答题思路,那就是,严格依照原文意思来组织语言答题。

要特别注意,根据问题找到对应的原文,答题要有依据,千万不能凭想象随便乱说。

【解题步骤】
一、通读文章,理解基本意思
阅读材料主要用来测试同学们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

通常阅读一篇文章,第一遍需要通读、速读,重点理解文章的体裁、结构、主要内容、思想情感等。

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过,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

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在阅读方法时,我建议大家用“顺读法”,就是先读短文后读题目,然后再读短文寻找正确答案。

这种阅读方法是最基础的阅读方法,如果采用“倒读法”,部分学生可能会只读与问题相关的部分,不注重全文的理解,因而可能没有读懂文章。

阅读能力就没有得到应有的训练。

二、读懂题目,把握答题要点
所谓“读懂题目”,就是读懂阅读材料后面的题目,理解题目所问的问题与答题要求,明白答题要点。

很多同学在做阅读时,经常答非所问,就是因为没有把握答题要点。

通过读题目,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

比如,题目问“哪些方面”,答题时就不能只答一点;题目问“表达方式”,答题时就不能写成修辞手法;题目说“请简要概括”,答题时就要注意语言简洁明了;题目问“你觉得”或“谈谈你的看法”,我们就要明白这类题目没有标准答案,可以多写些,言之成理即可。

三、根据问题,找出原文
在读懂题目的基础上,我们就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在材料中找到相关的语句或段落,同学们可在这些地方做上记号。

找到与题目相关的原文之后,我们就能够确定答题的阅读范围和要点。

在找原文时,需要大家对材料进行第二次阅读,这次阅读就需要有针对性,要能够根据问题,准确找到原文。

在找原文时,注意原文与问题可能直接相关,也可能间接相关。

直接相关的原文很好找,间接相关的原文相对比较难。

事实上,阅读题目都是根据文章设计的。

所以,一般而言,任何问题都可以在材料中定位出原文来。

遇到不好找的情况,我们就要特别注意找出间接相关的原文:可能是在很细微的地方,比如关键
的字眼、词语,或者比较零散的几句话;也可能是在文章的整体上,这就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概括、归纳。

四、根据原文,组织答案
找到与问题相关的原文之后,我们就要组织语言作答了。

有些题目要求用原文的话来回答,或者我们可以找到与题目直接相关的原文时,我们就可以把原文写上去。

如果我们找出的原文是与题目间接相关时,就需要我们对这些原文做较大的改动,可以把关键的字眼、词汇、语句,剪切、拼贴起来,或者稍加概括,组织成答案。

回答问题时要力求做到以下几点:1、根据原文来回答,千万不能随意发挥。

同学们要在材料上找到原话,找到依据,不能凭空瞎说;2、言之成理,不能乱答。

3、尽量把空格答满,写多些。

4、语言注意简洁明了,不要重复罗嗦,不得要领。

【实战演练】
“蝴蝶泉”边
我们来到云南大理“蝴蝶泉”,一个仙境般的地方。

一座石雕的牌坊,隐约于绿荫丛中;穿过牌坊,沿着石阶向浓荫深处走去,便见到用大理石栏杆围起的、十多平方米的一个大池塘。

池塘的上方,镶嵌着一块彩花石,刻着郭沫若先生题写的“蝴蝶泉”三个大字。

啊,这就是闻名遐迩的“蝴蝶泉”!
清冽的泉池内,流水叮咚,翻着晶莹的水花;池底的鹅卵石,色彩斑斓,清澈可数;泉池四周的合欢树,高耸遮天,可是叶儿极其细小,且都是对生的,暗自送出缕缕幽香。

我想:这该是“蝴蝶树”了吧?
真给我猜着了。

据说,每逢四月花期,满树绽开了黄红色的花瓣。

风前、月下,栩栩抖动,真像千千万万只彩蝶,在凌空绕树翩翩起舞,美丽得让人称绝。

“唉,”有位同伴轻声叹了口气说,“可惜,我们赶得不是时候。


“谁说呢?”一旁的白族导游姑娘听了,笑嘻嘻地把手指向那不远处的白沙路,说,“如今花期常在,看,那不是成群的蝴蝶飞来了么?”
手指处,一群白族小伙子和姑娘相拥着,唱呀,笑呀。

他们穿着彩色的领褂,打着艳丽的包头,漂漂亮亮,果然如蝴蝶似的走来了……
哦,对呀,他们才是生长在“蝴蝶泉”边最美的蝴蝶!他们辛勤地飞舞在家乡的奇山异水间,让苍山变青,洱海变绿,描绘着人间最新最美的画!
1、“蝴蝶泉”位于,这名称的来历是。

2、“蝴蝶树”其实就是树,称之为“蝴蝶树”的原因是。

3、“可惜,我们赶得不是时候”这句话的含义是;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4、“如今花期常在”这句中“花期”的意思是,说“常在”的理由是。

5、“那不是成群的蝴蝶飞来了么?”属句式,改为陈述句应是
;“成群的蝴蝶”是指。

6、本文主要写的是( )。

A.蝴蝶泉 B.蝴蝶树 C.蝴蝶泉边的白族青年 D.游蝴蝶泉的“我”与同游者
7、文中说白族青年男女是“生长在‘蝴蝶泉’边最美的蝴蝶”的依据是:
小蚂蚁明白了……
为了寻食,小蚂蚁找遍了大树附近的坑坑洼洼,直到傍(páng,bàng)晚,才在一片绿叶上发现了一条小青虫。

他正想招呼伙伴们分享“美味”,不料来了一只公鸡,抢先把虫吃了。

疲惫不堪的小蚂蚁愤怒的望着神气活现的公鸡,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我们蚂蚁寻找食物可真难啊!听说树上住着蜘蛛,单靠一张网,得到的食物就吃不完,我得(děi,dé)跟他学本领。


小蚂蚁沿树干往上爬,他见蜘蛛伸开八只脚,舒舒服服地趴在蛛网上,风一吹,晃晃(huǎng,huàng)荡荡。

小蚂蚁眼看见一只苍蝇刚被粘在蛛网上,不一会儿,又一只蚊子“不请自来。

”小蚂蚁羡慕极了,央求道:“蜘蛛姐姐,把你的本领教给我吧!让我像你一样,织一张网,网上一躺,一辈子不饿肚子,一劳永
逸该多好啊!”
“一劳永逸?”蜘蛛感到奇怪,“在我们的生活里,不存在一劳永逸啊!”蜘蛛想了一会儿说:“小蚂蚁,你最好在这里过一夜,看看我们是怎样生活的,行吗?”“行,我留下来!”
夜幕降临了。

月光下,蜘蛛网闪着银色的光芒。

小蚂蚁又饿又累,打起瞌睡来了。

然而蜘蛛却忙碌起来,在网上爬来爬去,把网上的丝一根根吃进肚子里,好好的一张网给拆了。

小蚂蚁睁开朦胧的双眼,疑惑地看着这一切。

蜘蛛把丝吃掉后,一刻也不停歇,重新把丝从腹部的喷丝口喷出来,又开始织网。

就这样他从天黑忙到天亮,才把网织好。

小蚂蚁问蜘蛛:“你为什么要把网拆了重织?”蜘蛛答道:“如果不把干了的丝吃进肚子,重新织网,网就没有粘(zhān,nián)住,第二天就粘(zhān,nián)不住飞虫,我就要挨饿。

”小蚂蚁又问:“你每夜都要这样干活?”蜘蛛说:“是的,为了生存,我不得不通宵达旦的干活,从不敢间(jiān,jiàn)断。

我的网总是拆了织,织了拆,不过我总是在夜里工作。


小蚂蚁再也没问什么,默默的沿着树干朝下爬去。

他一边爬一边想。

他明白了……
1、用“\”把括号里不正确的拼音划掉。

(3分)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并回答问题。

(8分)
A.疲惫不堪:
小蚂蚁疲惫不堪的原因是: B.通宵达旦: 蜘蛛通宵达旦地干什么?
3、“小蚂蚁羡慕极了”,他羡慕什么?
4、文章的写作顺序是顺序。

5、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读了这篇文章的收获和体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