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日记随笔导语: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爱是一个闪光的字眼。
爱是阳光、爱是雨露、爱是责任、爱是期待。
爱心包裹的到来意义重大,它也许会改变孩子们的一生。
下面是随笔网小编整理的《小学教师日记随笔》,欢迎阅读。
小学教师日记随笔【第一篇】:小学教师日记记得有一首歌是这么唱的:“今天,我终于站上这年轻的战场,请你给我一束爱的光芒,今天,我将要走向那挑战的远方,我要把这世界为你点亮”。
这首歌让我想起了在成长过程中帮助过我的每一位老师,是他们当年给予了我不断前行的力量,也是他们让我今天能够踏上了属于自己的青春舞台。
一个人可以有很多种活法,而选择一份职业其实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
究竟是精神立身还是富贵立身?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选择。
而我,也早已决定了要让我的人生选择无愧于它高贵的名字:人民教师,这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
于漪老师曾经这样告诉我们,教育即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教师的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另一个肩膀挑着的却是国家的未来。
对于年轻的我们来说,教师这份职业肩负着太多的使命和责任。
只有始终保持一颗进取心,不断地提升自己,才能不愧对教育这份事业。
我们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宗旨,以敬业务实的工作精神开拓进取,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向课堂教学要效率、要质量,奏响提高教学质量的凯歌!我们要用新鲜的活水浇灌同学们求知的心灵,用灵动的智慧音符去弹奏学生的“心灵之音”,用和煦的道德微风去抚慰学生稚嫩的心灵!用我们的职业和生命让一批又一批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
“人间春色本无价,笔底耕耘总有情”,只要从内心深处充满了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就会点燃一支火把,照亮一片心灵。
“人民教师”就是一种责任,一种乐于奉献,勇于承担的精神。
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青年教师永远牢记于心,不断学习的。
我们的成长,关系到学生的进步,学校的发展,以及国家的未来。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来捍卫这个职业的崇高与圣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让我们的教育事业焕发青春的活力与希望。
我是带着稚气踏入学校大门的。
记得刚进入学校大门的那一天,我是多么欢喜,因为我也终于拥有了黑板、粉笔、教鞭,有了一大群学生。
面对不同的学生,他们有不同的兴趣,不同的性格,面对这些学生们,教师必须发挥主动性,必须爱岗敬业,才能对得起这份事业,才能对得起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
可以这样说,教师所从事的就是最有意义的工作,虽然平凡,但是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我们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人才,他们遍布了祖国的各个地方,也分布在各个领域,教育他们就是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使命,也是我们人生的追求。
漫漫长路,一路走来,虽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但更多的时候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一年多的辛勤耕耘,默默守望,使我深深的喜爱着教师这一平凡而充实的职业。
清晨,当黎明的曙光射进教室,我已静候在三尺讲台旁聆听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那是天底下最动听的乐章,而我仿佛在享受人世间最美的旋律;黄昏,踏着最后一抹儿夕阳,我目送他们安然的离去,我的一天就这样结束了。
夜晚灯光下,看着孩子那稚嫩的笔迹,在我严格要求之中,逐渐成熟起来,我便感到:这就是我人生地追求与安慰。
小学教师日记随笔【第二篇】:小学教师随笔站上三尺讲台,开始我的人生修行路,怀一颗感恩的心前行,陪着一群折翼的天使成长便是我的快乐。
有人说:“这些孩子一点希望都没有了,为什么你们还要花费那么大的财力物力精力来培养,为什么不把资源投放在那些充满希望的孩子身上呢?”我没有回答什么,只是微微一笑,其实我们的目的就是让原本没有希望的折翼天使充满希望。
生命个体的出生自己是没有选择,有的人生来就口含金钥匙,而有的人生来却贫苦不堪,有的人生来健健康康,而有的人生来却充满缺陷,生命本身是没有对错之分的,既然是无从选择地路他们也只能孤独地前行,我们能做的就是用心陪伴,使其尽可能地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个自闭加脑瘫的孩子在新学期与我见面的时候很激动,为了表达他对我们见面的热情,他很主动地要与我拥抱,我没有拒绝孩子想要表达喜爱我的热情,于是也很礼貌地迎合他的拥抱并拍了拍他的肩膀,他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紧紧地拥抱着我并高高地踮起脚尖用小嘴贴在我的脸颊上,在我脸上笨重地嘬了一口,一时间口水喇子流了我一脸直到我的颈间,甚至衣服上也流了不少口水喇子,我轻轻地推开了他并给了他一个微笑,他满意地笑着,四肢紧绷着着不知所措地舞蹈,口水喇子还在嘴角飘溢着,孩子发现自己在我的脸上留下了口水喇子似乎有点尴尬,我装作不以为然地看着他笑了一笑然后匆匆回办公室收拾颈间的那一滩黏糊糊的东西。
我怕伤了一颗幼小却善良热情的心。
每天早晨我都是匆匆地奔忙在早课的路上,孩子们看到我都会热情的给我打招呼,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他们对我的礼貌和热情。
走近教学楼时,言语障碍的孩子含糊不清地向我问好,有孩子远远地从窗户里边给我递出来一只小手在空中摇晃,比平常较大的弧度只为让我看见他们的热情,那个竖得高高的大拇指在空中尤其夺目耀眼,顿时间心理暖暖地开始了一天的琐碎和繁忙。
吃饭的时候,我们教师总是坐在靠里边的进门的餐桌,孩子总会礼貌且习惯性地给我们送纸,那一只只肥嘟嘟脏兮兮的小手递过来的纸巾有时候会让我觉得有点尴尬,起初的时候我是不怎么愿意用的,不是说自己有多么讲究,心理实在下不去手拿那纸来抹嘴,但是为了照顾到孩子的那份心意我还是每次都说谢谢,甚至给孩子说你们自己用老师自己有的,然后把纸带走扔到垃圾桶里去了,但是孩子们依旧坚持每日都会有如此种种温暖的举动,我想我是被感动了,用自己这一颗成人世界带有色彩的心去度量孩子那颗童真单纯朴实的心,自己暗自都觉得自己有些太不近人情,然后我也开始乐意接受他们给我们提供的纸巾,即使有时候看上去不那么舒服,但终究那份心情是洁净无暇的,洁净程度要远甚于我这颗腌臜的心。
今天上课的时候,我发现一个智障的小女孩满手都是黑球球的斑点,起初我还以为她有啃手指的不良行为,出于关心和好奇我靠近她,抓起她的小手仔细看,一股恶臭扑鼻而来,原来是满手的大便干了以后结痂在她的手上,毫不夸张地说我实在没能抑制住自己的情绪冲出了教室,我站在教室门外调整了好几分钟才缓过神来,下课午饭的时候我要求每一个孩子必须先洗手后才能进入食堂就餐,我特别要求那个孩子洗了三遍才允许她进食堂就餐。
细细想来,孩子的这样或是那样的不良行为或是不恰当的举动都肯定是有原因的,只是我们是否愿意细细地去解读他们小小的行为举动后的真相,他们身上那些可见的腌臜的东西可以洗去,但是我们心里那些看不见的腌臜又该如何去祛除呢?我站在讲台上是一名普通的教师,其实自己更像是一名前路漫漫任重道远的修行者,通过自己的修行帮助孩子们洁净那些他们身上看得见的肮脏的污垢,更需要通过自我的修行来驱除自己内心的魔障,生命都是平等的,我心里的这块平衡木却忽上忽下,修行的来路漫长我要好好走!小学教师日记随笔【第三篇】:教师随笔日记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适时培养学生自主探讨的学习。
因而,学生在自主探讨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正确的、适时的点拨、引导非常的重要,这样的课堂表面上看起来觉得老师讲得比以前少了,好像轻松了,实际上,教师所要备的知识更多、更细、更周全。
老师什么时候作点拨、引导,当学生出现什么样的状况时又该怎么样的点拨、引导,要让学生通过什么样的形式进行自主探讨,都是教师必须好好所备之课。
所以,践行新课标的这一理念应当是摒弃以往死板的、重灌输的教与学的方式,使课堂的各种教与学的方式更加多样化、灵活化。
点拨、引导常用于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思考兴趣,掀起学生思想感情的波澜。
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
”教师的适时点拨引导,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了学习状态,进入了课文之“境”,从而兴趣盎然地进入了学习状态。
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适时的点拨会让学生对一些学习中遇到的“疑难杂症”得到解决,治疗。
同时学生也会随着教师的一步步引导使思维进一步的向前推进,向深推进。
例如:在《少年闰土》这一课时,书本上有这样一句话:“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这是他们难以理解并富有深意的一句话。
所以,教师可根据文中同样是同龄阶段的闰土的少年生活开启解疑之门。
闰土的生活无穷无尽稀奇的事,都有哪些事?让学生一一找出来然后问学生,你们玩过或见过这些相类似的事吗?文中用了“稀奇”一词让学生稀奇的理由,学生在讨论中会得出一个结论,是因为生活空间小、圈子小很少出门,不自由,通过这样的分析、理解以及情景再现让他们融入这样的环境中亲身体会,展现自己的情感。
使学生真正领悟到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既是理解语言的过程,也是思维训练的过程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要通过恰当的点拨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
学习语言必须以大量感性材料为基础,没有量的积累,识字不多、词汇贫乏、句式单调便谈不上运用。
只有积累丰富,读说听写才能左右逢源,触类旁通,这是提高语言能力的必备条件。
案例中的老师始终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为目标,引领学生融入文本,紧紧抓住具体可感的“意象”——“荷花”,进而领悟诗的“意境”,组织学生反复吟诵,师引生接着读,入情入境地读,则重点句反复地读。
要求读出意境,读出自己的感受,并适时点拨引导,开拓学生的思维,唤起他们熟悉的语言经验,使整个课堂充盈着诗的意蕴,使每个学生浸润其中,不知不觉地积累了诗句。
总之,点拨引导是一种艺术,阅读教学中合理地使用点拨引导,将会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有利于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从而保证阅读教学的高效进行。
小学教师日记随笔【第四篇】:教师日记随笔本学期,我在学校担任了一、三、五年级的音乐课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加强以及音乐在发展学生智力等方面的作用使人们对音乐又有了新的认识我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就应该一步一个脚印地上好每一节音乐课充分发挥音乐课不可估量的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使学生始终保持对音乐的热情和学习兴趣,是我努力的方向。
我认为,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增强教育的智慧,才会更好的把握时机,使更多的学生受益,使更多的学生对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充满兴趣。
学生对音乐活动充满兴趣,这对其终生享受音乐很有益,这有助于音乐素养的提高。
如何使学生拥有一幅动听或自然的歌喉,让他们终生在使用音乐中感到快乐。
四年级的学生逐渐发育,声音变化将会很大,所以尤其要注意学生声音的训练;让学生能在声音训练中亲身体验到音乐的美,并逐步掌握用自然、甜美的声音表现美的能力。
在声音的训练中还可以从感性到理性的引导学生掌握音乐术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常言道:学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
作为老师首先要重视自己的课堂教学,要自尊自爱,对任何一节课都要一丝不苟,认真负责,使学生无形中受到感染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