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病课件
俗称臭皮病、烂皮病、串皮病,是我国北方苹果产区危 害较严重的病害之一。该病主要发生在成龄结果树上, 重病果园常常是病疤累累,枝干残缺不全,因病毁园 现象时有发生。
二 、症状 Symptom
主要危害主干、主枝。有溃疡 型和枝枯型两类:
1. 溃疡型:多发生在主干、主 枝上,发病初期病部表面红 褐色、水浸状、略隆起,后 皮层腐烂,常溢出黄褐色汁 液。病组织松软,湿腐状, 有酒糟味。后期病部失水干 缩下陷呈黑褐色,边缘开裂, 表面产生许多小黑点。在雨 后和潮湿情况下,小黑点可 溢出橘黄色卷须状孢子角。 如果病斑绕枝干一周,则引 起枝干枯死。
2. 枝枯型:枝枯型症状多发生在2~4年生的小枝及剪口、 果台、
干枯桩和果柄等部位。病斑红褐色或暗褐色,形状不规 则,
边缘不明显,病部扩展迅速全枝很快失水干枯死亡。后 期病
部表面也产生许多小黑点,遇湿溢出橘黄色孢子角。枝 枯型
症状在弱树上尤为明显,也可导致枝条死亡。
与干腐病区别
主要危害主枝和侧枝,也可危害主干。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精品课讲稿
植物病理学 Plant Pathology
主讲教师:史洪中 副教授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版权所有,请勿拷贝,2003R©
第十三章 果树病害
本章学习重点
1.了解北方地区重要果树病害种类和发生危害情况 2. 苹果树皮腐烂病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 3. 苹果果实腐烂病的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 4. 苹果叶部主要病害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 5. 苹果根部主要病害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 6. 梨黑星病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 7. 葡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8. 枣树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根腐病和根朽病
梨轮纹-粗皮病
根癌病
桃树流胶病
三. 叶部病害
苹果褐斑病
斑点落叶病
锈病
苹果白粉病
梨黑星病
梨火疫病
火疫病
葡萄霜霉病
桃缩叶病
褐斑穿孔病
霉斑穿孔病
细菌穿孔病
桃穿孔病
枣锈病
四. 全株性病害
枣疯病
葡萄病毒病
生理性病害---缺铁
第二节 苹果树皮腐烂病Apple Canker
苹果干腐病
三、病原物( Pathogen)
1 病原学名和分类地位:
有性态为苹果黑腐皮壳Valsa mali,为子囊菌亚门;
无性态为壳囊孢Cytospora sp., 属半知菌亚门。
2. 病原菌形态
图8-1 苹果树腐烂病菌
左:1.着生于子座组织内的子囊壳 2子囊 3.子囊孢子 右:1.子座剖面示子囊壳 2.子囊壳和子囊孢子
3. 病菌数量:果园中病死树多,或将病树、病枝在果园 中堆积存放,导致果园中的病菌基数大,发病重。
4. 果园管理:管理粗放,施肥不合理,尤其是缺肥或偏 施氮肥,修剪不力和过度,不注意果园卫生,其他病 虫害发病较重,都有利于病害发生。
5.气候条件:一般来说,腐烂病的发生与雨日、湿度、 温度没有直接的关系。在各种气候因素中,冻害与该 病的关系最为密切。冻害使树体抗病性降低,树体发 生冻害之年,往往是该病大发生或开始大发生之年。
三、病害循环( Diseases Cycle )
1. 初侵染来源: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在 田间病株和病残体上越冬,成为来年发病的主要初侵染来 源。病斑中的病菌可存活4年左右,同一块病斑释放孢子 的能力可持续一年半之久。
2. 传播:次春,在雨后或高湿条件下,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 便可排放出大量孢子。由于孢子常与胶质物一起形成孢子 角,所以必须先通过雨水冲溅分散而后随风雨进行大范围 传播扩散。另外,孢子也可黏附在昆虫体表,随昆虫活动 迁飞而带菌传病。
五、防治方法 (Control)
防治策略:以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为中心;以减 少果园菌量为基础;辅助于及时治疗病斑等项措施,进 行综合治理。
1.增强树势
①合理施肥:施肥量要足,肥料种类要全,提倡秋施肥。 ②合理灌水:秋季控制灌水,有利于枝条成熟,可以减轻冻害
;早春适当提早浇水,可增加树皮的含水量,降低病斑的 扩展速度。 ③合理负载:及时疏花疏果,控制结果量。 ④合理修剪:尽量少造成伤口,并对伤口加以处理和保护;调 整枝量,勿使果园郁蔽。 ⑤保叶促根:及时防治叶部病虫害,避免早期落叶,削弱树势 。
霉 心 病 菌 : 粉 红 单 端 孢 Trichothecium roseum, 链 格 孢 Alternam moniliforme 等多种真菌
苹果炭疽病菌 苹果轮纹病菌
苹果霉心病菌
三、病害循环 Diseases Cycle
1.炭疽病
越冬 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盘在苹果树上的病果、僵果、果台、干 枯的枝条、病虫危害的破伤枝条等处越冬,也能够在梨、葡萄、刺槐 等寄主上越冬。
3.病斑和病树治疗
①刮治:刮刀将病组织彻底刮除并涂药保护。如腐必清,防腐灵, 绿风95,黄腐酸盐,农抗120等。注意:彻底将变色组织刮干净, 往外再刮0.5cm左右;刮口要圆滑,尽量缩小伤口,有利愈合;选 择具有铲除作用、无药害和促进愈合作用的药剂。
②割治:用刀先在病斑外围切一道封锁线,然后在病斑上纵向切割 成条,刀距1cm左右,深度达到木质层表层,切割后涂药治疗。
结果小年树营养充分,树势壮,发病轻;大年树营养缺乏 ,树势衰弱,发病重。
2. 伤口:腐烂病菌主要通过伤口侵入,尤其是带有死亡 组织的伤口最易遭受侵染。长期不愈合的剪口、锯口 往往会成为发病的中心。因此,果园中的伤口多少及 伤口状态与发病有密切关系。修剪不合理,枝干上伤 口较多,或修剪伤口不加处理和保护的果园发病较重 。
传播:次年春天越冬病菌形成分生孢子,借雨水、昆虫传播,进行初次 侵染。
侵入:分生孢子落到果面上萌发产生芽管、附着胞和侵入丝,经伤口、 皮孔或直接穿过表皮侵入果实。具有潜伏侵染的特点。
再侵染:果实发病以后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生长季节不断 出现的新病果是病菌反复再次侵染和病害蔓延的重要来源。
2.轮纹病
注意:刮皮不能过重,深度在1mm左右,刮后树干呈现“黄一块,绿一块” 。刮皮后不能涂刷药剂,更不能涂刷高浓度的福美砷,以免发生药害, 影响愈合。过弱树不要刮皮,以免进一步削弱树势。
③休眠期喷铲除剂。苹果树落叶后和发芽前喷施铲除性药剂可直接 杀灭枝干表面及树皮浅层的病菌。比较有效的药剂有40%福美胂 、石硫合剂、95%精品索利巴尔等。
2.果园卫生,减少病菌
①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病死枝,及时刨除病树,修剪下来的枝干要 运出果园等项果园卫生措施都能降低果园菌量,控制病害蔓延。
②重刮皮。5~7月,用刮皮刀将主干、骨干枝上的粗翘皮刮干净的措 施称为重刮皮。重刮皮主要有三方面作用,一是将枝干表面和树 皮浅层的潜伏病菌刮除;二是刺激树体的愈伤能力;三是新形成 的皮层2~3年内不产生落皮层。
病斑初为椭圆形或不整形,紫红色,表面湿润,常溢出 褐色汁液。随着病斑的不断扩展,干缩凹陷成黑褐色 病斑。病健交界处开裂,病皮翘起或剥离,病斑表面 有纵横裂纹,是该病症状的主要特点。
后期在病斑表面产生密集细小的小黑点(分生孢子器) 。潮湿条件下,从小黑点中可溢出灰白色黏液。
严重时,许多病斑相连,树皮干枯死亡,整枝干缩枯死 。
此病发生轻重与树势强弱、树干伤口、气候条件、果园管 理、病原数量等因素有关。其中树势强弱是决定因素。
1. 树势: 树势强壮时,抗侵入及抗扩展能力强,病菌处于潜 伏状态,虽然树体带菌但很少发病;树势衰弱时,抗扩展 能力急剧降低,潜伏病菌迅速扩展蔓延,导致该病严重发 生。
幼龄树壮,发病轻;老龄树相对较弱,发病重。
发病高峰
北方苹果产区,腐烂病一般一年有两次高峰,即春季发 病高峰和秋季发病高峰。
春季发病高峰:一般出现在3-4月份。
秋季高峰:一般在7-9月。此时花芽开始分化,果实 加速生长,枝干营养水平及抗病能力又一次降低,新 病斑又开始少量出现,旧病斑又有一次扩展,形成一 个秋季高峰。
四、流行因素(Epidemiology)
③包泥:用黏土加水成泥,糊住病斑并用塑料膜严密包扎的病斑治 疗方法称为包泥法。只要操作适宜,治愈率可达95%以上。注意 :泥要黏; 包要严;保持2~3个月。
④ 桥接:
第三节 苹果果实腐烂病 Apple fruit-rot (Anthracnose/Ring Rot /Core Rot)
苹果烂果病种类很多, 河南省主要是轮纹病、 炭疽病、霉心病、青 霉病、褐腐病等,常 年造成较大损失。个 别年份烂果率高达 50%以上。
二、症状 Symptom
1.炭疽病
主要危害果实,发病初期,果面出现针 头大小的淡褐色小斑点,圆形,边 缘清晰。以后病斑逐渐扩大,颜色 变成褐色或深褐色,表面略凹陷。 由病部纵向剖开,病果肉变褐腐烂, 具苦味。病果肉剖面呈圆锥状,可 烂至果心,与好果肉界限明显。后 期病斑上出现稍隆起的小粒点,常 呈同心轮纹状排列。潮湿时溢出绯 红色黏液。
越冬 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在病部越冬,其中,病枝 上越冬的病菌是该病的主要侵染源。此外,杨柳、刺槐、桃等树 上的枝枯病菌也是造成苹果果实轮纹状腐烂的重要侵染来源。由 于果实上发病期晚,腐烂脱落快,落地后很快分解,病果上很少 生成子实体,所以病果不能成为侵染来源。而菌丝在枝干病斑中 可存活4~5年,春天,病菌遇雨后即开始大量散发分生孢子。4~ 9月均能产生分生孢子,成为初次侵染来源。
2.轮纹病
果实:初期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水 渍状近圆形褐色斑点,周缘有红褐色晕圈,稍深入果肉
,随后很快向四周扩展,典型病斑表面具有明显的深 浅相间的同心轮纹,病部果肉腐烂。初期病斑表面不 凹陷。严重时全果腐烂,常溢出褐色黏液,有酸臭气 味。后期少数病斑的中部产生黑色小粒点,散生。失 水后干缩,变成黑色僵果。
枝干:以皮孔为中心形成近圆形斑点,边缘翘起,形成 粗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