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XX县文体局图书馆的现状及发展
XX县图书馆
一、基本概况
XX县图书馆位于人民西路,成立于2000年8月,馆舍面积为800平方米,现有职工5人,其中女职工4人,少数民族2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总人数的100%。
现有藏书6.2 万册,其中民文书刊达1万册,设有电子阅览室、综合阅览室、少儿阅览室、采编室、书库、资料室等,年均接待读者近1.5万人(次),书刊流通量为2.4万册(次),多年来为我县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窗口作用。
截止目前,XX县乡(镇)文化站室全面普及,达标率100%,62个行政村也相继建成了图书室。
有“东风工程”71个点、已建成“农家书屋”8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4个,即县图书馆、XXXX乡、XXXX乡、XXXX乡,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主导,以乡镇为中心,以村为基础的多层次的群众文化网络,达到了县有图书馆、乡有文化站、村有文化室的三级文化网络,从而使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成为功能较齐全的群众文化活动阵地。
二、存在的问题
(一)购书经费严重不足,影响了图书馆的各项工作。
馆藏的6.2万册中,95%为70年代的图书,我县的人均图书拥有量不到1册,很难满足我县广大人民的读书需要。
(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存在着许多盲点。
文化共享工程(国家、自治区投入55万,我县配套资金13万元)已开始运行,但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因素,针对我县的弱势群体,在管理上存在许多弊端,如何充分发挥好共享工程的作用,还需要上级部门出台政策扶持以及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
(三)业务人员严重不足,影响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XXX县图书馆开设了综合阅览室、少儿阅览室、电子阅览室,但由于人员不足,只能勉强维持一个服务窗口的正常开放。
要想使各个职能部门充分发挥作用,最少图书馆需要9人以上,然而XXX县图书馆只有5人(其中,在编3人,公益性岗位1人,借调1人),严重影响了公共图书馆的职能作用进一步的发挥。
(四)人员业务水平有待于提高。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图书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数字化图书馆势在必行,但由于业务人员的水平有限,很难适应今后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任务。
由于没有经费,所有的业务人员很少参加培训学习。
(五)图书馆的基础设施还很薄弱。
随着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化图书馆的迈进,防盗及监控系统还不健全,图书丢失现象较为严重,因此需要加大硬件设备的投入。
(六)读者阅读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
由于XXX县财力不足,文化中心现有文物局、艺术团及图书馆、文化市场四个部门合属办公,这就严重地影响了广大读者的读书环境,致使许多来馆的读者无法静心阅读,造成读者明显减少。
三、公共图书馆由传统型向现代化图书馆转变,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公共图书馆要不断向数字化图书馆发展
县级图书馆已参加过两次评估验收,2009年在县级图书馆第二次评估时,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及馆藏图书书目数字化等内容,分值更高,这充分说明未来的图书馆将是数字化的图书馆。
由此可见,对新形势下的公共图书馆建设,要求更高了,标准更严了,评估指标体系更科学了,挑战和压力也更大了。
(二)要不断扩大服务对象,提高服务水平
1、XXX县图书馆虽已开设了少儿图书馆,对内设的各项设施进行了一定的投入,但是,离申报少年儿童图书馆的必备条件和要求还相差甚远,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
2、针对弱势群体(即老人、少儿、残疾人)关怀不够的问题,“弱势人群服务”业务还不完善,缺少专门的针对弱势人群服务机构,如专门开设“残疾人阅览室”,并为他们配备相应的服务设施等,进一步关心关爱社会弱势群体。
3、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应进一步拓展“送书上门、下乡服务”等业务,并专设为领导决策,为科研和经济建设、为其它事业发展提供服务和“社会教育与培训”业务。
这些业务的开展,均离不开馆内功能的配置,即:服务窗口、书库、办公区、开架图书管理、自动化设备等投入。
4、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福海县的各族群众对知识的渴求愈加强烈,从而对图书馆总藏书量、新增藏书量、电子图书、基础业务建设、报刊增订种类、馆内设备和物资的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图书总量(包括电子图书)应在每年的基础上有所增加。
5、为加快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目标,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尽快完善图书馆的现代化服务设施势在必行。
如:为读者设立电脑查阅辅导大厅、安装触摸屏等。
(三)强化队伍建设,是做好图书工作的关键
随着图书馆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业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图书专业人才更是需求,因此要不断多引进专业人才,加强专业人员的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专业人员的服务水平。
今后,数字化公共图书馆只有坚持以社会服务为主,不断加强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水平,才能使先进文化更好地发挥,振奋群众精神,推动经济建设,促进民族团结,转变社会风气,提高人的素质,为XXXX县的社会、经济、文化服务,为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