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K考试内容及考试重点一、考试内容(一)听力:35分钟50道题(15道句子,20道对话,15道短文)(二)语法:20分钟30道题(10道位置,20道语法)40s/题(三)阅读:60分钟50道题(20道词汇,30道短文)70s/题(四)综合:30分钟40道题(24道选择填空,16道汉字填空)45s/题二、考试重点听力①基本大意②重要信息③推理判断④目的态度语法①量词、方位词、能愿动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②动词、形容词、名词、量词的重叠③比较句④提问方式⑤习用语(习惯用语)⑥复句阅读①词汇:多义词的引申义、活用义;成语、俗语、习用语;一个词的同义词和近义词②阅读:快读、确立重点;注意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抓住关键句综合①词义辨析和语言表达②连刺、介词、代词、语气词、复句和插入语③甲级800个、乙级804个和丙级词601个的书写HSK考试技巧听力:(1)第一部分①听以前速读选项,预测内容和问题②注意:a.顺序词b.人名、定语、人在做什么c.数字和简单的计算(数字题必考,但每次考试不超过两个)d.关联词(如连词、介词等)和句与句之间的联系e.日常习惯用语(注意听上下文、了解题意;了解常用语;了解口语格式)f.理解句子(注意语言语调和感情词,升调:表示肯定和赞同;降调:表示否定和怀疑)(2)第二部分①内容:日常生活和学校生活,特别要注意社交用语和人际关系(一个人的情况、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和他们的话题)一般地,问题的重点在第二个人说的话里②听以前速读选项,预测内容和问题③注意听关键词和说话人的语气④问题的种类:a.地点与方向b.职业、身份及人物关系(正确答案一般不会直接出现。
要注意抓住动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
平时学习时要注意学习职业、身份和谈话可能发生的地方的名字)c.计划和行动(选项多为动词和动词性词组,这些动词和动词性词组可能会在对话中出现)d.推理和判断(正确答案一般不会直接出现,选项乱而且不整齐,而且谈话内容和正确答案不完全相同)e.反问句(要了解反问句的特点,注意上下文和说话的语气,平时学习时要注意学习反问句的格式和用法)f.否定式提问(如:“下列那一项在文中没有被提到?”)(正确答案不会出现在选项中。
选项较短,字数都差不多,词性也相似;选项的顺序是被打乱的)(3)第三部分①长段对话:要注意听对话的开头。
在长段对话里,第一方提出问题或者要求,然后双方围绕这个话题讨论。
这是长段对话的一个特点,也是做题的关键。
②新闻:a.要特别注意:时间、地点、人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事件、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结果六个问题,另外,也要记住数字和数字有关系的事件b.新闻的大体结构:开头——补充说明——结果,注意开头部分c.跳过听不懂的汉字和句子,快速记住文章中的要点③故事:a.通过选项预测故事内容和问题b.抓住细节,边听边想象c.注意开头和结尾d.注意像:“有一天夜晚”“夜深人静”“第二天醒来”等对故事情节有提示作用的词语④社会问题和个人观点(一般地,主题句在文章的前面,文章的后面是具体内容。
不过,也有一些文章里,结构和上面说的相反,或是主题句藏在文章中。
要注意那些能表明个人想法和态度的词。
)HSK语法结构应该准备及技巧测试重点为:1.常见的量词、方位词、能愿动词、副词、介词、助词、连词等的用法。
2.动词、形容词和名词的重叠。
3.几种主要补语、状语和定语的用法。
4.语序。
5.比较的方式。
6.提问的方式。
7.常用词组和习惯用语。
8.常用复句。
第一部分(10题)这一部分试题,每一题都是一个不完整的句子,句子下面都有一个指定的词语,句中有四个供选择的位置,请你找出最合适的一个。
这类试题是汉语水平考试中比较独特的题型,与汉语“没有词的标志”的特点紧密相关。
这一部分的测试重点在:1.副词2.助词3.介词4.复句这部分的内容较少涉及到实词,只偶尔出现。
应试准备与技巧1.学会判断词性。
虽然汉语词性的划分常常并不清晰,但虚词和实词的区别还是十分明显的。
当你判断出所给词的词性以后,就可以用排除法进行选择了。
比如,“马上”、“必须”、“就”、“还”等副词通常是不会放在一个名词或名词性成分之前的,这点和介词有很大的区别。
2.了解一些用法较复杂的词的用法。
比如,概数词“多”就是个非常麻烦的词,当数字是“十”、“百”、“干”、“万”时,“多”要放在量词的前边;而数字不大于10时,则要放在量词的后边。
3.“了”、“着”、“过”的用法,必须了然于心。
特别是“了”,可以表示动作的先后顺序,也可以表示变化;“着”可以表示持续,也可以表示方式。
这些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
4.注意离合词,它们常是陷阱。
比如,你只能说“睡了一觉”,不能说“睡觉了一下”;只能说“见过面”,不能说“见面过”。
5.注意各类特殊句型的否定形式。
如“把”字句、“被”字句的否定式,其否定词都在这两个词的前边。
6.注意弄清楚句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选择。
考点与难点(一)副词、介词和连词的位置虚词丰富和是汉语的一个重要特点,其中副词、介词和连词在汉语组成句子时很重要的作用,因此也是HSK语法结构第一部分测试的重点。
常见错误:1.平时学习时没有注意副词、介词和连词的位置。
2.只知道词语大概的意思,不知道具体的词性和用法,这样就会出错。
比如觉得“可是”和“却”的意思、“而且”和“还”的意思差不多,就以为它们在句子中的位置也一样,不知道他们的词性和用法都不相同。
3.在比较复杂的句子里,搞不清副词、介词和连词之间的相对位置。
应试策略与技巧:1.牢记规则。
规则一:一般不要把副词放在一个名词或名词性结构前汉语中的大部分副词常常出现在谓词性结果(常常是动词结构)前,所以名词性成分前面的位置常常事陷阱。
[例]A我B 也不敢开C汽车D那玩意儿了。
再注意例外:表示范围的副词,如:“一共”、“光”、“仅”等可以放在名词性成分前。
规则二:连词用来连接第二个分词有主语时,连词通常放在主语前面,没有主语有副词是,连词要放在副词的前面。
2.记清词性,举一反三常测试的副词:不没有别正刚常常已经总是才就太很又曾经还临倒从来始终再三准却都往往相当竟然果然尽量纷纷毕竟偶尔简直不时未必一定常测试的连词:可是所以因此但是而且而总之然而不然否则此外常测试的介词:除凭由由于按照根据趁替将向以把被叫让使令向考点与难点(二)结构助动词“的”、“地”、“得”的位置汉语中的结构动词有三个,它们是“的”、“地”“得”,它们都可以把一个简单的句子变成一个复杂的句子,使用频率非常高,所以也是HSK 语法结构测试的重点,其中“的”尤其重要。
常见错误:1.因为"的"、"地"、"得"三个词发音相同,所以没有注意他们用法的差别。
2.有“的”、“地”、“得”的句子通常是比较复杂的句子,考生在没有搞清句子结构以前,就草率的选择,造成错误。
3.三个词中,“的”是难点,因为它的用法比较多,考生不能全面掌握,另外在有比较长的定语时,考生常常不知道什么地方必须用“的”,什么地方不用。
应试策略与技巧:1.了解差异。
在汉语中,“的”、“地”、“得”的作用都是让句子复杂化,可他们分工不同,应该搞清住。
的名(形、动)+“的”+名组成定语,让主语和宾语变得复杂起来学生领到了书。
→刚来的学生领到了新出变得书。
地形(名)+“地”+动(形)组成状语,让谓语变得复杂起来他说“好”。
→他慢吞吞地说“好”。
得动(形)+“得”+表示结果或状语的词语组成补语,让谓语变得复杂起来她哭→她哭得说不出话来。
[例]趴在床A沿B上C她握着他的手,不敢高声D哭,也不敢喊。
的[例]见孩子们这么A不理解自己,妈妈难过的B说C不D出话来。
2.掌握“的”最基本的用法。
在三个结构助词中,“的”的用法比较多,是测试的重点,因此要掌握它最基本的三种用法。
要仔细分析句子的结构。
“的”、“地”、“得”都可以让句子复杂化,当考题比较长时,一定要先搞清句子的各个成分,然后再根据三个词不同的用法,做出正确的选择。
另外,因为“的”可以把一个句子变成一个句子的成分,所以当指定词语是“的”的时候,更要仔细分析句子的结构。
HSK语法结构考点与难点(三)结构助词“了”、“着”、“过”的位置汉语有三个动态助词,他们是“了”、“着”、“过”,他们的作用有一部分相当于别的语言里的形态变化,也是汉语中高频率词和HSK 语法结构试点的重点和难点常见错误:1.有两个以上动词的句子中,搞不清“了”、“着”、“过”应该跟那一个动词。
2.在有复杂宾语时,不能准确判断“了”、“着”、“过”2.注意动词是离合词的情况。
汉语中有一类词(常常是两个词的),看起来是一个动词,其实事由一个动词性语素和一个名词性语素组成的,这是后面的名词性语素事实上是前面一个动词性语素的宾语,所以“了”、“着”、“过”和数量词要放在名词性语素的前面。
[例]我A让孩子们洗B澡C就D休息。
了HSK语法结构考点与难点(四)“一点儿”、“有点儿”多等词语的位置。
汉语中有些词语的位置比较难以掌握,像“一点儿”、“有点儿”和“多”等,它们也是HSK语法结构测试经常涉及的考点。
常见错误:这类词语的位置常常不固定,考生常常将几个不同的用法混淆。
应试策略与技巧:1.列表记忆格式说明例子有点儿有点儿+形形容词常有消极意义有点儿累一点儿形+一点儿形容词常有比较意义太贵了,便宜一点儿吧[例]我的女朋友A半个月B没有来信了,我暗暗C着急D。
有点儿[例]请你A说的B慢C,大家听不懂D你的话。
一点儿2.要记住典型例子。
列表的方法虽然很清楚,可是有的时候,即具体的例子要比记规则容易。
“多”的用法和“多”一起的数格式例子1~10数+量+多(名)一个多小时一多年十、百、千、万数+多+量+名二十多个小时三百多个学生从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多”和不同数词的使用规则,可是要记住这些规则并不容易,这时只要记住“一个多小时”、“一年多”、“二十多小时”和“三百多学生”这几词组,就可以在考试中举一反三,做出正确选择。
[例]一年A来,他为B战士们递送家书八万C四千六百封D。
多第二部分(20题)这一部分试题,先给你一个带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空格的句子,然后给你四个选项,请你判断哪一个是最恰当的。
应试准备与技巧1.搞清最常见的几组比较容易混淆的介词的用法。
如“把”、“被”、“由”、“将”、“使”、“给”组,“为”、“给”、“对”组,“往”、“由”、“从”、“到”组等。
2.熟悉一些特定的复句和连词的用法。
3.一些容易混淆的词应格外注意。
如“忽然”和“突然”,前者只能作副词,后者则还可以作形容词。
再如“有点”和“一点”的区别,“有点”后边通常是表示消极意义的形容词。
如:有点累,有点贵,有点冷等。
而“一点”则可以放在动词的后边,代替所省略的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