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节 算法和算法描述

第二节 算法和算法描述

第二节算法和算法描述
一、基本说明
1模块:高中信息技术基础
2年级:高中二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一章第二节
5学时数:40分钟(多媒体教室授课)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②、掌握算法的描述方法;能用自然语言、流程图、伪代码描述算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分析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理解和熟悉自然语言、流程图和伪代码等清晰描述解决问题的过程,确立算法的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对生活中具体实例的分析和解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
自主探究能力;
②、通过算法描述,锻炼学生自行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
的思维习惯;
③、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现意识,鼓励学生分享思想和反思自我的学
习理念。

2、内容分析:
本课是高二第一章的内容,也是整个《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的基础知识,本节内容对后续章节的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让学生从整体上计算机解决
实际问题的过程;因本节内容在高一数学模块三第一章中学生已有初步接触,
比较简单,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有所深入地进行授课。

3、学情分析:
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高一数学模块三中对算法的概念和用流程图描述算法有初步的了解,且已初步了解面向过程的三种
结构,但未对算法形成抽象认识和理解;还不能对算法做出恰当的描述。

4、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一堂理论性的课,又缺乏理论的深度,如果只由教师讲解就会显得比较枯燥,因此本堂课的设计思路是从具体的案例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最后得出基本的结论,形成一定的概念,达到理解和应用的目的。

教师
的主要任务在于积极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教学过程
课后反思:
1、整个课堂教学气氛非常活跃,条理清楚,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开始的渡河游戏,一下子将学生从没有上机的失望中吸引过来;二是整堂课都在围绕实例进行讲解,同时有些内容是基于高一数学模块三中的已学知
识,知识点的难度小。

如“课后延伸”部分的求最大公约数的两种经典方法在高一数学中已有介绍,所以整堂课学生的参与度高。

2、本堂课内容略显偏多,由于时间问题,有些地方的讨论不够深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