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残疾人工作知识竞赛预赛题3

残疾人工作知识竞赛预赛题3

第三场预赛题必答题(每题10分):一号选手必答题:1、我国目前各类残疾人多少人?涉及多少家庭人口?答:8500万人 2.6亿2、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年审工作每年从什么时间开始?什么时间结束?答:4月1日开始,5月31日结束。

3、残疾人就业促进日,一年有几次、是什么时间?答:一年一次,9月1日4、什么是“以人为本”?答: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与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

5、什么是多重残疾?答:一个人同时兼有两种以上残疾称多重残疾.或称复合残疾。

6、根据《残疾人保障法》的定义,残疾人保障法的宗旨是什么?答:为了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平等地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

1、扶持残疾人个体创业带头人的意义?答:鼓励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共同致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哪三种?答: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

3、职业道德具有的特点是什么?答:适用范围的有限性、发展的历史继承性、表达形式多种多样性、强烈的纪律性。

4、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的特点是什么?答:重点保障和特殊扶持5、国家鼓励和扶持残疾人采取什么样的就业形式?答:自主择业,自主创业。

6、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什么手段强迫残疾人劳动?答:不得以暴力、威胁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残疾人劳动。

1、《残疾人就业条例》哪年哪月哪日,国务院第几次常务会议通过?什么时间开始实行?答:2007年2月14日国务院第169次常务会议通过,2007年5月1日开始实行。

2、国家重点康复训练项目是那三个?答:肢体残疾人,脑瘫儿童、智力残疾儿童3、精神病人的治疗方式有哪些?答:住院治疗、设立家庭病床、定期门诊,家庭治疗。

4、报考按摩医士所具备的条件是什么?答、盲人按摩中专毕业,见习1年期满。

5、解决残疾人就业有效途是什么?答:残疾人个人或自愿组织起来从事个体经营,是解决残疾人就业的有效途径。

6、什么是职业?答:职业是人类劳动的社会分工(相对于自然分工而言),是个人维持生活、完善个性、服务社会的途径。

小组抢答题(每题10分):1、《长江新里程计划》盲人保健按摩师培训项目是谁与中国残联的合作项目?答:香港李嘉诚先生2、全国爱耳日是几月几日?答:3月3日。

3、康复训练的功能评估的步骤包括哪些?答:初次评估、中期评估、末期评估。

4、推广“阳光之家”的经验为社区内哪部分人提供服务?答:重度残疾人、智力残疾人、精神残疾人、老年残疾人。

5、全国爱眼日是几月几日?答:6月6日。

6、劳动合同可约定试用期,最长不能超过多久?答:六个月。

7、智力残疾概念是什么?答:是指智力明显低于一般人水平,并显示适应行为障碍。

8、残疾人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答:人道、廉洁、服务、奉献抢答题(每题10分):1、肢残人活动日是几月几日答:8月11日2、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可分为哪四个阶段?答:协商;调解;仲裁;诉讼3、中央七号文件明确规定的残疾人就业保护措施有哪些?答:资金扶持、税费减免、货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专产专营等。

4、根据中国残联《残疾人就业信息网建设发展规划》规定建立残疾人就业信息网的工作原则是什么?答:统一规划,从实际出发分步实施。

5、由那几家单位负责对盲人医疗按摩进行管理?答:县级以上地方残疾人联合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医药管理局四家单位。

6、新修订的《中国残疾人保障法》于2008年几月几日起实施?答:7月1日。

7、国际残疾人日是哪一天?答:12月3日。

8、全国助残日是哪一天?答: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1、什么是截瘫?答:截瘫是因脊髓损伤所导致的一种残疾、主要表现为脊髓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障碍、反射异常以及大小便失禁等,这就是常说的“四肢瘫”和“截瘫”。

2、残疾人及亲友在康复训练工作中的作用?答:残疾人及其亲友要在康复员的指导下,不断提高主动参与意识,掌握要领,按训练计划坚持康复训练,实现预期康复目标。

3、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主要领域有哪些?答: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的主要领域有运动,感知、认知、语言,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六大领域。

4、《长江新里程》制定了哪五个项目?答:长江普及型假肢,聋人语训教师培训,中西部地区盲童入学,贫困地区基层残疾人综合服务,盲人保健按摩师培训。

5、开展培训应做好几方面的工作?答:制定培训计划、选择好师资、确定培训教材、加强教学管理、进行考核评估、规范培训工作档案。

6、什么原因导致偏瘫发生?答:在偏瘫患者中大约90%以上为脑卒中(俗称中风)所致,脊髓血管病、脑和脊髓的外伤、肿瘤等也可能造成偏瘫。

1、社区残疾人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社区为依托,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社会化工作方式。

将社区残疾人工作纳入社区建设总体规划,融为一体、同步发展、共建共享。

建立以社区居民委员会为核心、社区残疾人组织为纽带、社区服务为基础的工作机制,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2、如何对康复指导医生开展培训?答:康复指导医生培训的内容应根据其承担的任务分别确定,通过培训使其掌握残疾人康复需求的调查方法,康复服务的内容、方式和要求等。

对康复训练指导医生还应该通过培训使其掌握功能评定、训练档案和评估标准的使用以及训练器具的应用等知识。

3、社区康复员应具备哪些条件?答:热爱残疾人事业,对残疾人富有爱心和同情心: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具有基本的读写能力;作为社区中的一员、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能与社区群众保持紧密联系;掌握基本的社区康复理论和实用技术:能熟练利用相应的康复资源。

4、低视力康复训练包括哪些内容?答:低视力儿童的康复训练包括:视觉训练、听觉、触觉或触;运动知觉、嗅觉与味觉、自我照顾或独立生活能力、运动发育等方面的训练。

老年低视力者的康复训练包括: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定向和活动的训练、助视器的使用与保养。

5、残疾人申请办理第二代残疾人证需要持有什么手续?答:凡户籍在本市范围内,初次申办残疾人证及第一代证换领第二代证的申请人或法定监护人,须持申请人本人身份证、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二寸近期免冠白底照片7张,初次申办的还需出具县级以上医院诊断证明,到义马市政务大厅申请办证。

6、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法律依据是什么?答: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河南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省政府第127号令)、《河南省(残疾人保障法)实施办法》第二十七条、《河南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第十条。

风险题(30分):1、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1)以残疾人的基本需求为重点。

从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出发,兼顾多样性康复需求,紧紧围绕覆盖面广、实效性强、残疾人迫切需求的康复项目开展工作。

(2)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社会化工作方式。

以政府为主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积极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做好康复工作的有效方式,共同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

(3)实施重点工程与提供普遍服务相结合。

选择残疾人迫切需要有可能做到的康复项目,实施一批重点工程,推选社区与家庭康复,推广实用、易行的康复方法,普及康复服务,使残疾人普遍得到康复服务。

(4)因地制宜,开拓创新。

适合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注意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开展工作。

增强服务项目,注重高新术和(在)康复领域的应用,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2、对不按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又拒不缴纳保障金和滞纳金的用人单位该如何处理?答:对不按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又拒不缴纳保障金和滞纳金的用人单位,由县级以上残疾人联合会做出责令限期缴纳的处理决定,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理决定的,由做出处理决定的县级以上残疾人联合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3、康复训练工作中康复服务员的主要职责?答:康复服务员应在康复指导员的指导下,负责残疾人在社区或村卫生站、家庭开展康复训练,认真登记训练对象,如实记录训练情况.向残疾人及其亲友宣传康复知识,鼓励和帮助残疾人树立康复信心,传授训练方法、制作简易康复训练器具,提供用品用具以及咨询转介服务等。

4、扶持残疾人个体创业带头人的目的?答:是使具备条件的个体从业或集体从业的残疾人掌握一定的就业技能,鼓励和支持残疾人个体户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改善残疾人的生产条件,逐步提高残疾人生产生活水平。

5、按比例安排残疾人的具体标准是什么?答: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的标准是:年度残疾人正式职工或与单位依法签订1年(含1年)以上劳动合同,按照国家规定为残疾人缴纳基本养老、失业、基本医疗、工伤等保险,在国家法定劳动年龄内,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经市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确认的在职职工。

6、新的《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是怎样规定的?答: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