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力学(梁的正应力)说课

建筑力学(梁的正应力)说课


单向受 压缩 力假设 拉伸
横向线
变形后
直线
直线
各横向线仍为直线,只是倾斜了一个角度。
平面假设
平面
平面
说教学过程
3、合作探究、建构新知
z
Me
y M My
Iz
讨论
学生根据正应 力的分布规律 得出正应力的
计算公式, 印象深刻。
基本概念: 中性层 中性轴
说教学过程
墙 楼板

q 3.5kN / m

说教学过程
观察
学生观察什么
梁发生弯曲变形时,梁表面的 横向线发生了什么变化? 纵向线发生了什么变化 ?
学生如何观察
横向线变形前是什么线? 变形后又是什么线? 纵向线变形前是什么线? 变形后又是什么线?
说教学过程

纵向线和横向线的变形特点

纵向线
变形后
直线
弧线
梁上部的纵向线缩短,梁下部的纵向线伸长。
运用力学原理和概念分 析解决建筑工程问题。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
探究,提高学生解决工 程实践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培养学生科学的
思维方式和研究问 题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专业
兴趣和认真严谨的 工作态度。
说教材
重点
梁的正应力分布规律及计算
重点、 难点
难点
梁的正应力公式的应用
正应力的分布规律是进行正应力公式推导的前提;正应力计算 是学习正应力强度条件的基础,故确定为重点。
代入公式 My
Iz
说教学过程
a
一组
二组
二组
b
三组
c
分析问题
M ya IZ M yb IZ M yc IZ
用相同的计算公式计算不同的a、b、c三点 的正应力有何不同?
说教学过程
解决问题
学生自评:简练的语言,自我评价板演题目的解题思路。 学生点评:先指出板演者的优点,再点出不足。 师生互评:师生平等交流、探索,共同提高。

L 3m
3.5KN/m
3m
b
c
h
o
b
50mm
z
ay
B b 120mm h 180mm
说教学过程
梁的跨中 截面上
提出问 题
a点的正应力 a b点的正应力 b c点的正应力 c
说教学过程
分析问题
思 路 分 析 :
1、求跨中截面的弯矩值M
2、确定a、b、c三点到中性轴的距离y
3、计算横截面对中性轴的截面二次矩Iz
说教学过程
4、巩固练习、提升技能
说教学过程
5、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My
力 计
算 公 式
Iz
说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特色
实物模型和多媒体直观教学 设置动手探究环节 注重“建模”能力培养
《建 筑 力 学》—梁 的 正 应 力
说课要点
说教材
课程性质 和地位
本节课选自江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国 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建 筑力学》第六章第五节。
《建筑力学》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 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建筑工程设计 的原理并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科 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后续 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说教材
梁的内力计算及内力图本来自在本 章地位------前四节内容
梁的横截面上正应力的的 分布规律及计算
------<梁的正应力>
梁的强度计算
-------<梁的强度计算>
说教材
知识与技能
➢知道梁的变形规律 ➢知道梁的正应力分
布规律
➢会计算梁的正应力 ➢会判定正应力的正
负号。
教学 目标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
说教法、学法
直观教学法
问题探究法
教学 法法
启发式教学法
观察实验法
教法、 学法
自主探究法 合作讨论法
说教法、学法
课前
准备
说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导入新课 3分钟 二、观察实验 总结规律 12分钟 三、合作探究 建构新知 15分钟 四、巩固练习 提升技能 14分钟
五、归纳小结 布置作业 1分钟
说教学过程
通过学生自评、学生点评、师生互评有利于学生自主 学习,增强学生协作意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说教学过程
正应力计算 的解题步骤
计算所求截面的弯矩值,
M
画出梁的弯矩图
y 计算待求点至中性轴的距离 I 计算横截面对中性轴的截面二次矩 Z
书写认真,字体规范,解题步骤,完整正确, 注意各量,单位统一,计算结果,准确无误。
只有正确应用公式才能准确计算梁的正应力,故确定为难点。
说教法、学法
本课程理论性强,学习难度大,学生由不愿 学到学不会,学不会而更不愿学,从而形成 恶性循环。
学情 分析
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兴趣不高,自 主学习能力差,缺乏自信及成功的体验; 但动手能力强,喜欢实践。
充分利用实物模型和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建立和谐的师 生关系,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信 心。
1、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两个相同的矩形截面木方,截面尺 寸a×2a,并排立放或叠放总截面是 相同的,抗弯性能也相同吗?如何 放置更好?
竖放比横放更合理。
说教学过程
2、观察实验、总结规律
研究对象:等截面直梁 研究方法:观察------假设
由横向线和
纵向线的变
得出

梁的变形 总结 规律
梁的正应力 分布规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