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公务员考试应知应会常识:山东省情概况

山东公务员考试应知应会常识:山东省情概况

山东省情省况(一)一、山东概况山东因位于太行山以东,故称为山东。

山东半岛是我国三大半岛之一。

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处黄河下游,这里四季气候分明,雨量适中,具有暖温带季风型气候,年平均温度在11-14℃之间。

山东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是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早在西周时期,齐国、鲁国都建都于此,因经济、文化发达,所以,在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故人们将“齐鲁之邦”作为山东省的代称。

山东是以农业为主的大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基地。

如棉花、小麦、花生的总产量都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工业也随之迅猛发展,在原有重工业的基础上,轻工业、电子业也得到不断发展。

并且在全国产生了积极影响。

诞生了许多名牌企业,推出了许多名优产品。

如青岛的海尔集团、海信集团、青啤集团、颐中集团,济南的轻骑集团,烟台的张裕集团等都已家喻户晓。

另外,山东省的矿产资源品种多样,储量丰富,其中黄金产量也跃居我国榜首。

齐鲁大地在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涌出了许多杰出的名人,有中国的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能工巧匠尊为“祖师”的鲁班,以神机妙算著称的诸葛亮。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

一代神医扁和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都是山东人的骄傲。

齐鲁大地之所以造就了这么多的名人,这与我们山东人吃苦耐劳的性格是分不开的。

山东依靠它的良好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丰富的物产。

此外工艺品也在全国也有一定的知名度:潍坊的风筝,济南的羽毛画,青岛的贝雕画,珍珠工艺品,烟台的草编,曲阜的楷木雕刻都是不错的工艺品。

俗话说:“南方多山多水多才子,北方却有一山一水一圣人”。

山东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开发,旅游资源得到相应开发,增添了许多风景名胜及新兴景观。

如:潍坊国际风筝节,孔子文化节,泰山登山节,青岛海洋节,青岛国际啤酒节等。

二.行政区划1949至2008年底,全省划分为17个地级市,县级行政单位140个(市辖区49个、县级市31个、县60个),乡镇级单位1941个,其中,街道办事处423个,乡295个,镇1223个。

济南市、青岛市为副省级城市。

青岛市于1987年9月12日被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正式批准为对外经济贸易实行计划单列,成为“计划单列市”,赋予青岛市省级的经济财政管理权限。

济南市、青岛市、淄博市为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拥有地方立法权。

三.自然资源生物资源生物资源种类多、数量大。

境内有各种植物3100余种,其中野生经济植物645种。

树木600多种,分属74种209属,以北温带针、阔叶树种为主。

各种果树90种,分属16科34属,其中烟台苹果、莱阳梨、肥城桃、乐陵金丝小枣、枣庄石榴、大泽山葡萄以及章丘大葱、莱芜生姜、潍坊萝卜,平阴玫瑰、金乡大蒜等都是山东久负盛名的特产,山东因此被称为“北方落叶果树的王国”。

中药材800多种,其中植物类700多种。

山东是全国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重点产区,素有“粮棉油之库,水果水产之乡”之称。

小麦、玉米、地瓜、大豆、谷子、高粱、棉花、花生、烤烟、麻类产量都很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陆栖野生脊椎动物450种,占全国种数的21%。

其中兽类55种,鸟类362种,两栖类8种,爬行类25种。

陆栖无脊椎动物特别是昆虫,种类繁多,居全国同类物种之首。

在山东境内的动物中,属国家一、二类保护的珍稀动物有71种,其中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16种。

淡水资源水资源的主要特点是:水资源总量不足;人均、亩均占有量少;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年际年内变化剧烈;地表水和地下水联系密切等。

全省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09%,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34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4.9%(小于1/6),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4.0%(1/25),位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倒数第3位,远远小于国际公认的维持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1000立方米的临界值,属于人均占有量小于500立方米的严重缺水地区。

境内有淡水湖微山湖和东平湖。

海洋资源海洋资源得天独厚,近海海域占渤海和黄海总面积的37%,滩涂面积占全国的15%。

近海栖息和洄游的鱼虾类达26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有40多种,浅海贝类百种以上。

其中,对虾、扇贝、鲍鱼、刺参、海胆等海珍品的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此外,山东已建成多处大中型盐场,是全国四大海盐产地之一,山东还有可供养殖的内陆水域面积400多万亩,淡水植物40多种,淡水鱼类70多种。

矿产资源探明矿种比较齐全,探明矿产储量总量较大,储量丰富的一些重要矿产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

现已探明的保有储量列全国前10位的矿产有58种,列全国前5位的有36种,其中金矿、自然硫、石膏、玻璃用砂岩等8种矿产居全国第一位;石油、稀土、钴矿、菱镁矿、金刚石等7种矿产居全国第二位;晶质石墨、滑石、锂盐、碱用灰岩等8种矿产居全国第三位。

国民经济赖以发展的15种支柱性重要矿产在我省都有探明储量,其中煤、石油、铁矿、铝土矿、金矿、钾盐、石灰岩、矿盐等矿产居全国前10位。

全省已探明的各种矿产资源,为发展山东经济和矿业开发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能源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

胜利油田是中国第二大石油生产基地,中原油田的重要采区也在山东,山东原油产量占全国1/3。

近年来,胜利油田钻探范围逐步进入渤海海域,高科技钻井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油田一直保持着稳产、高产。

山东境内含煤地层面积5万平方公里,兖州煤田(邹城、兖州境内)是全国十大煤炭基地之一。

山东电力资源充足,到2010年底,全省发电装机达到6248万千瓦,发电量完成3091亿千瓦时,均居全国第三位。

全省电力供需由总体平衡转为相对富余,呈现供大于求的趋势。

山东电网是全国六大电网中唯一的省独立电网。

四.人口根据《山东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省常住人口[3]为9879.31万人。

其中,男性为4844.71万人,占总人口的50.57%;女性为4734.59万人,占总人口的49.4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102.33;0-14岁的人口为1507.43万人,占15.74%,15-64岁的人口为7128.90万人,占74.42%;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942.98万人,占9.84%;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为832.87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受教育程度的为1332.26万人;具有初中受教育程度的为3846.82万人;具有小学受教育程度的为2391.24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五.交通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网的通车里程超过4700公里,居全国第二位,省内多数城市之间可在半日互达。

预测到2020年高速公路网的合理规模为6200公里,使之形成“五纵四横一环八连”大通道。

铁路规划形成“四纵四横”的布局。

南北走向的主要有京沪、京九等铁路。

京沪铁路最为繁忙,在山东境内有三条复线,其中一条是货运专用。

东西走向的主要有胶济、蓝烟等铁路。

胶济铁路连接济南与青岛,非常繁忙,也是青岛、烟台两港的重要疏港通道;2004年至2005年胶济铁路进行了电气化改造,成为山东省的第一条电气化铁路。

蓝烟铁路连接烟台、青岛两大港口。

还有石德、兖石、新兖、邯济铁路及一些通往矿区的支线。

境内枢纽性的铁路车站及其汇通的铁路线:济南车站(京沪-胶济-邯济)、德州车站(京沪-石德,北京铁路局管)、兖州车站(京沪-新兖-兖石)、菏泽车站(京九-新兖)、枣庄站(京沪-枣临)。

航空主要机场有济南遥墙机场、青岛流亭机场、临沂机场、济宁曲阜机场、烟台莱山机场、威海大水泊机场。

其中,青岛沧口机场为山东省最早的民用机场,青岛流亭国际机场是山东第一个年吞吐量突破千万的机场。

济南、青岛、烟台、威海四个机场为国际空港。

航运主要海港有:青岛、日照、岚山、烟台、威海、东营、龙口、潍坊、滨州、羊口。

青岛港,是东北亚航运中心、枢纽型综合大港,外贸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北方港口首位。

日照港是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方桥头堡,中国第八大港口。

烟台港,是沿海重要港口之一,烟大轮渡是连接华东和东北的桥梁。

河运主要有京杭运河、小清河、卫河和南四湖等支流。

主要内河港口有:济宁、台儿庄、微山。

济宁仍然是京杭运河中段的交通枢纽,南北物资运输的水运重镇。

六、发展战略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一体两翼”与“一群一圈一区一带”1、“一体两翼”中的“一体”是指以胶济铁路为轴线形成的横贯东西的中脊隆起带,“两翼”则分别是北临渤海湾的黄河三角洲、南接苏豫皖的鲁南经济带。

2、构筑“一群一圈一区一带”的城镇空间格局。

“一群”是济南和青岛为中心、以青岛为开放龙头的山东半岛城市群,是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要载体、全省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区、我国东部重要的经济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

“一圈”是以济南为中心的济南都市圈,是带动山东省中西部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的经济增长极。

“一区”是以滨州、东营为中心,依托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开发建设,培植的环渤海经济圈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城镇发展区。

“一带”鲁南经济带包括临沂、济宁、枣庄、菏泽、日照五市。

七.四色经济蓝色海洋、黄河三角洲、红色沂蒙老区、黑色钢铁产业,“一蓝一黄一红一黑”所代表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经济政策,成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支撑山东经济转型升级的“四色经济”。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相继被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山东区域经济有了两大强劲“引擎”。

最近,国家又批准沂蒙革命老区参照执行中部地区有关政策,以及山东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试点方案,为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增加了两大“助推器”。

山东省情省况(二)1、山东省地处中国的哪部分?答:山东省地处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东临渤海和黄海,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北面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西部和南部陆地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

2、山东省陆地总面积多少?人口多少?答:山东省陆地总面积15.71万平方公里;到2006年底总人口9309万人。

3、山东的海岸线全长多少?居全国第几位?答:山东的海岸线全长3024.4公里,占全国海岸线的1/6,仅次于广东省,居全国第二位。

4、说说山东名称的由来和她的简称的由来?答:山东在战国时期泛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区。

作为政区名称始于金代,明朝设山东布政使司(又称行省),至清朝正式称山东省。

山东简称鲁,春秋时期山东境内的齐国和鲁国两个诸侯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繁荣发达,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所以山东省简称鲁,也称齐鲁。

5、纵贯山东境内的有中国哪两大铁路干线?答:京沪铁路和京九铁路。

京九铁路使山东省与香港特别行政区能够直通列车。

6、山东目前沿海港口有多少处?以哪些港为枢纽港?答:山东目前沿海港口有25处,以青岛港、烟台港、日照港为枢纽港。

7、山东省矿产资源有多少种?探明储量的有多少种?答:山东省的矿产资源有128种,探明储量的有74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