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污水处理

医院污水处理


2 医用放射性同位素污水的水质水量

同位素室排放的污水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未被
放射性同位素污染的污水可按一般生活污水处理 排放;另一部分为被放射性同位素污染的污水, 必须经过处理,使其放射性浓度降低到一定标准 才可排放。
3 放射性污水处理方法 对于浓度高、半衰期长的放射性污水,一般将其贮 存在容器中,使其自然衰变。 对于浓度低、半衰期较短的放射性污水,排入地下 贮存衰变池,贮存一定时间使其放射性同位素通过 自然衰变,当放射性同位素浓度降低到管理限值时 再排放。 贮存、衰变池一般分为两种型式:间歇式和连续式。
二 医院污水的水量 医院及医疗机构的性质和规模不同。则其排放污水 的量也有所不同。 医院内部各个不同的部门和设施排放污水的水量也 有各自的特点。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医疗设施条件改善,一般大、 中型医院的用水量和排水量都有较大的增加。
三 医院污水的水质特征

医院污水的主要污染物包含病原性微生物、有毒、

次氯酸的渗透速度类似于水的渗透速度,这是因为
次氯酸分子比较小而且不带电荷。 次氯酸根相对来说杀菌效率比较低,是由于次氯酸 根带有负电荷,而细菌本身也带有负电荷,所以次 氯酸根离子难以进入生物的细胞壁而扩散。

2 影响氯化消毒的因素

从工程设计和运行管理的角度出发,特别应该考虑
的主要因素包括:氯与处理水的混合程度、接触时 间、余氯量、污水的处理程度及水质状况等。
2 含氰废水处理 医院在检验和化学检查分析中常使用氰化物,由此 而产生含氰废水和废液。氰化物对人和其他动物都 有很强的毒性。氰化物对人的致死剂量平均为几十 至一百多mg。 含氰废水常用的处理方法有:化学氧化法、电解法、 离子交换法、活性炭吸附法和生物处理法等。
3 含汞废水处理 含汞废水主要来自各种口腔门诊和计测仪器仪表中 使用的汞。 汞的危害极大,进入水体后可转化为有机汞,并通 过食物链的富集浓缩。 含汞废水处理方法包括铁屑还原法、化学沉淀法、 活性炭吸附法和离子交换法。
4 含铬废水处理

医院废水中的铬主要来自于检验和化验工作中使用的
化学品。 含铬废水最简单实用的处理方法是化学还原沉淀法。 其原理是在酸性条件下向废水中加入还原剂,将六价 铬还原成三价铬,再加碱中和调节pH,使之形成氢

氧化物沉淀。
5 洗相废水处理

洗相废水主要来自放射科照片洗印,其中含有的污染
物质主要是显影剂、定影剂和漂白剂等。 此外,还含有来自于定影液中的银,可进行回收利用。 银的回收方法有电解提银法和化学沉淀法,低浓度含 银废水也可采用离子交换法和活性炭吸附法处理。

6 传染性病毒废水的处理 医院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病源微生物、病毒和化学药 剂。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的特征。 病毒废水可采用消毒剂和紫外光照射的方法进行处 理。

消毒剂通过与污水充分混合才能作用于微生物个体, 从而杀灭微生物,所以快速的充分混合是保证消毒 效果、提高杀菌效率的重要一环。
(3)接触反应时间和含氯浓度对消毒效果的影响 污水在于消毒剂混合剧烈、接触良好的情况下,大 多数微生物将在30min内被灭活。 如果以灭活病毒为目的,消毒剂在50~60min后仍 然有效。

二级处理还可以去除COD、酚、氰等有机污染物。

常规二级处理对氮和磷的去除有限,需要采用改进
二级处理技术或三级处理技术进行处理。 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技术有A/O、A/A/O、SBR、 AB法、接触氧化法和生物膜法。

3 消毒 医院综合污水消毒在处理工艺的最后阶段,其目的 是灭活医院污水中的致病微生物和粪大肠菌群。 消毒设施主要由消毒剂制备、投加控制系统与混合 池、接触池组成。 常用的消毒剂有次氯酸钠、二氧化氯、液氯和次氯 酸钙等化学消毒剂,也可采用臭氧、紫外线或其他 消毒剂进行消毒。 杀菌效果可达99.99%以上。
7 其他废液废水处理

医院排出的废水中还含有在医院内部大量使用的有
机溶剂、消毒剂、杀虫剂及其他化学药品。 对含有这些特殊污染物质的有毒有害废水一定要做 好收集处理工作,不能随意排放。

四 医院放射性污水处理
1 医用放射性同位素污水的来源

医用放射性同位素污水的主要来源包含病人服用放射 性同位素药物之后产生的排泄物;与放射性同位素物 质接触的医用药具;医用标记化合物配制和倾倒多余 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
(1)污水处理程度对消毒效果的影响 污水在消毒之前需要经过预处理,污水中含有的各 种无机及有机的污染物质不但会大量消耗消毒剂, 而且会影响和降低消毒剂与细菌的接触和消毒效果。 污水经过不同程度的处理,不但能改善水质,减少 水中污染物的含量,而且可以去除和降低污水中微 生物的含量。
(2)氯与污水混合程度对消毒效果的影响
有害的物理化学污染物和放射性污染物三大类。
1 病原性微生物及其控制指标 通常把大肠菌群数和粪大肠菌群数作为衡量水质受 到粪便污染的生物学指标。 医院污水和生活污水中经水传播的疾病主要是肠道 疾病,由病毒传播的疾病有肝炎、小儿麻痹等。
2 有毒有害物质及水质指标 pH:医院的酸碱污水主要来源于化验室、检验室的 消毒剂的使用及洗衣房和放射科等,可对管道造成腐 蚀或影响消毒剂的使用效果。 SS:影响水体外观和氯化消毒灭活效果。 BOD和COD:大部分来自生活系统排水,可生化性 能良好,但医院广泛使用的消毒剂对生物处理是不利 的。 动植物油:来自食堂排水,影响水体溶解氧和医院含 菌污水的消毒效果。 总汞:包含有机、无机、可溶和悬浮的汞,可是人体 发生全身性的中毒。主要来自于口腔科、破碎温度计 和某些使用汞的计量设备汞的流失。
医院污水处理

医院或其他医疗机构排出的废水污水污物中可能 含有传染性疾病、病毒、化学污染物及放射性物 质等有毒有害物质,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医院污水的来源、水量与水质特征
一 医院污水的来源

医院排放废水的主要部门和设施有:诊疗室、化验
室、病房、洗衣房、X光洗印、同位素治疗诊断室、 手术室等;还包含医院行政管理和医务人员排放的 生活污水、食堂、宿舍排水。

2 堆肥

医院污泥可以和垃圾及其他有机物混合通过堆肥处
理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并产出肥料。 堆肥处理过程中需要控制适当的温度、营养、水分、 通风等条件。

3 化学消毒法

氯化消毒:按有效氯2.5%~5%的比例将消毒剂投加
到污泥池内搅拌混合,经过反应,可以灭活污泥中 的致病菌和蠕虫卵。

石灰消毒:利用石灰调节污泥pH达到11~12.5,即 可灭活其中的细菌和病毒。
4 其他处理 医院的各个部门排除的有特殊污染物质的废水都需 要采用不同的预处理措施进行预处理,再排入综合 污水处理系统。 在进入综合污水处理系统之前,需对传染科的污水 进行单独的消毒,对普通病房的污水进行化粪池处 理,洗相室废液应回收银,放射科废水应经过衰变 池处理。 综合污水再根据水质水量、排放去向和排放要求, 排入城市下水道或进行一级、二级处理后通过消毒 达标排放。
医院污水处理技术
一 医院污水处理概述 对于含病原体的污水,大部分医院采用的是一级处 理和氯化消毒技术,少数医院采用二级处理和氯化 消毒技术。 医院污水的排放量一般比较小,属于小型污水处理。 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按原理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 和生物法;按处理程度可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 和三级处理;按处理工艺可分为预处理、主体处理 和后处理等处理工艺过程。
(4)其他影响因素 pH: pH降低,总余氯中二氯胺和游离余氯的成分增 加,杀菌效率提高;对细菌本身而言,一般细菌在 pH较低时的抵抗力较弱。 干扰物质:消毒过程中加入的消毒剂,大部分都与干 扰物质发生了反应,只有少部分真正起到了消毒杀菌 的作用。 污水的生物学性质:污水中含有的消毒对象浓度越高, 则达到预定的排放生物学标准越困难;污水中的致病 微生物种类不一样,则消毒的难易程度也不同。
3 放射性同位素 医疗单位在诊断和治疗中用到的放射性同位素在其衰 变过程中产生α 、β 和γ 放射性,在人体内积累会对 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放射性在污水中的浓度以 Bq/L表示。放射性液体废 物按其放射性浓度水平分为不同的等级: 第Ⅰ级(低放废液):浓度≤4×106Bq/L。 第Ⅱ级(中放废液):浓度为4×106Bq/L~4×1010Bq/L。 第Ⅲ级(高放废液):浓度>4×1010Bq/L。 医院放射性污水主要来自同位素治疗室,应针对这一 部分污水单独设置衰变池处理,达标后再排入综合下 水道。
五 医院污水消毒处理技术

医院污水消毒的主要目的是杀死污水中的各种致病
菌,同时也可以改善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 准。

医院污水常用的消毒剂有氯化消毒剂、二氧化氯消 毒剂和臭氧消毒剂等。
1 氯的杀菌机理 氯化消毒剂主要有:液氯、漂白粉、漂粉精、次氯 酸钠等。 早期认为氯的杀菌机理在于其与水反应释放出[O], 但事实表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氯与细菌酶的系统反应是不可 逆的,细菌由于酶的钝化而被灭活。 一般认为,各种消毒剂的灭活效率是消毒剂通过细 胞壁扩散速度的函数。 次氯酸是所测得的余氯中杀菌力最有效的成分,其 原因是次氯酸比较容易渗入细胞壁。
二 医院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1 一级处理工艺流程
病区其他污水 (经相应处理后) 病区污水 化粪池 消毒剂
调节池 或计量池
接触池
排入 城市下水道
污泥处理
消毒排出
2 二级处理工艺流程
消毒剂
病区、生活区污水
病区其他污水 (经相应处理)


调 节 池
初 次 沉 淀 池
生 化 处 理
二 次 沉 淀 池
接 触 池
第三节 医院污水处理产生污泥的处理
一 污泥的分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