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础检测试卷A卷t2L t Lt3L 成都交大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检测一所 地基基础检测内部培训考核试卷(A)(满分100分,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姓名:分数:选择题(每题1分,共100题)1、变形模量是在现场进行的载荷试验在( )条件下求得的。
a 、无侧限b 、有侧限c 、半侧限d 、无要求2、低应变设备检定试验的检定时间一般为( )。
a 、3个月b 、1年c 、2年d 、3年3、低应变试验中,对于灌注桩和预制桩,激振点一般选在桩头的( )部位。
a 、1/4桩径处 b 、3/4桩径处 c 、桩心位置 d 、距桩边10cm 处4、桩身混凝土纵波波速C 的公式为( )。
a 、C =2L/T b 、C =c 、C =d 、C =5、一块试样,在天然状态下的体积为210cm 3,重量为350g ,烘干后的重量为310g ,设土粒比重Gs 为2.67.(选做2道小题) (1)该试样的密度ρ=( )。
a 、1.67b 、1.48c 、1.90d 、1.76(2)含水率ω为( )。
a、Ⅰ类桩b、Ⅱ类桩c、Ⅲ类桩d、Ⅳ类桩12、对于中密以上的碎石土,宜选用()圆锥动力触探试验进行试验。
a、轻型b、重型c、中型d、超重型13、土的三相基本物理指标是()。
a、孔隙比、含水量和饱和度b、天然密度、含水量和相对密度c、孔隙率、相对密度和密度d、相对密度、饱和度和密度14、与砂土的相对密实度无关的是()。
a、含水量b、孔隙比c、最大孔隙比d、最小孔隙比15、地基常见破坏形式中不含下列选择中的()。
a、整体剪切破坏b、局部剪切破坏c、拉裂破坏d、冲剪破坏16、地基整体剪切破坏过程中一般不经过下列()阶段。
a、压密阶段b、体积膨胀阶段c、剪切阶段d、破坏阶段17、地基土达到整体剪切破坏时的最小压力称为()。
a、极限荷载b、塑性荷载c、临塑荷载d、临界荷载18、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
a、浅层硬土b、深层软土c、浅层各类土d、深层各类土19、天然地基平板载荷试验圆形压板的面积一般采用()。
a、0.1~0.2m2b、0.25~0.5m2c、0.5~1.0m2d、1.0~2.0m220、平板载荷试验资料P~S曲线上有明显的直线段时,可以取()作为承载力值fo。
a、比例界限Po b、极限荷载Puc、破坏荷载Pfd、最大试验荷载21、静力触探试验不适用于()。
a、粘性土b、粉土c、砂土d、大块碎石地层22、标准贯入试验贯入器是()。
a、圆锥形探头b、圆筒形探头c、圆球形探头d、圆柱形探头23、利用()试验可以采取扰动土样。
a、静力触探b、旁压c、标准贯入d、动力触探24、标准贯入试验提供的是贯入()时的锤击数。
a、10cmb、20cmc、30cmd、45cm2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规定,摩擦型桩的中心距不宜小于()倍桩身直径。
a、1倍b、2倍c、3倍d、4倍26、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与()无关。
a、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b、相邻建筑物的基础埋深c、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d、结构形式27、桩基础用的桩,按其受力情况可分为摩擦桩和端承桩两种,摩擦桩是指()。
a、桩上的荷载全部由桩侧摩擦力承受;b、桩上的荷载由桩侧摩擦力和桩端阻力共同承受;c、桩端力锥形的预制桩;d、不要求清除桩端虚土的灌注桩。
28、对于一级建筑物,单桩的竖向承载力标准值应通过现场静荷载试验确定。
一般情况在同一条件下的静载试桩数量不宜少于()。
a、总桩数的1%,并不少于2根b、总桩数的1%,并不少于3根c、总桩数的2%,并不少于2根d、总桩数的2%,并不少于3根29、针对下列几种提高地基承载力的方法Ⅰ、预制钢筋混凝土桩;Ⅱ、砂石桩;Ⅲ、钻孔灌注桩;Ⅳ、水泥搅拌桩试指出下列的哪一项全部属于桩基础范畴()。
a、Ⅰ、Ⅲb、Ⅰ、Ⅱ、Ⅲc、Ⅰ、Ⅲ、Ⅳd、Ⅰ、Ⅱ、Ⅲ、Ⅳ30、平板载荷试验,试验标高处的试坑宽度应等于或大于承压板宽度的()倍。
a、1倍b、2倍c、3倍d、4倍31、进行地基土载荷试验时,试验最大加载量不应少于荷载设计值的()。
a、1倍b、2倍c、3倍d、1.5倍32、弹性杆件中的应力波波速与下列()因素无关。
a、动弹性模量b、杆件的密度c、敲击方式33、低应变完整性检测时,桩顶安装的加速度计(或速度计)检测到的速度幅值是()。
a、应力波最大波速b、应力波平均波速c、桩顶质点振动速度d、桩顶球面波34、桩基动测中所使用的应力波波速c等于()。
a 、ρEb 、Eρ c 、Eρ d 、ρE35、低应变测试中,桩身阻抗Z 等于( )。
a 、cEAb 、ρEAc 、EAd 、cA36、同一种土的天然容重γ,饱和容重γsat 、浮容重γ′和干容重γd 间的大小顺序为( )。
a 、γd <γ′<γ<γsatb 、γd <γ<γ′<γsatc 、γ′<γd <γ<γsatd 、γ′<γ<γd <γsat37、对单桩竖向承载力而言,下述哪条是不正确的( )。
a 、取决于土对桩的支承阻力和桩身材料强度; b 、一般由土对桩的支承阻力控制; c 、一般由桩身材料强度控制;d 、对于端承桩,超长桩和桩身质量有缺陷的桩,可能由桩身材料强度控制。
38、在基桩低应变测试中,若桩身截面由Z 1变为Z 2①Z 1截面> Z 2截面,则反射波与入射波( ); ②Z 1截面< Z 2截面,则反射波与入射波( )。
a 、同相b 、反相c 、不确定39、下列国际单位不对的为( )。
a 、纵波波速(m/s )b 、复合地基承载力(kN )c 、单桩承载力(kN )d 、位移(mm )40、在高应变动力试桩中,①在F-V图中,凡是()都将使两条曲线同向平移,原有距离不变;②凡是()则将使两者反向平移,互相靠拢或互相分离;③在F-V图中,如果只有()作用,F(t)曲线和Z-V(t)曲线将永远保持重合。
a、上行波b、下行波c、上、下行波41、()不能承受拉力,设计时对基础的外伸宽度和基础的高度的比值有限制。
a、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b、筏板基础c、柔性基础d、刚性基础42、柔性基础不包含下列基础()。
a、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b、筏板基础c、刚性基础d、箱形基础43、低应变测试中,下列桩的缺陷判断正确的是①();②()。
①②a ab bc cd d44、某碎石桩复合地基,设计桩径为0.8m,呈1.5m等边三角形满堂布置,①则其面积置换率为()。
a、0.26b、0.30c、0.35d、0.42②当作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时,承压板的直径应为()m。
a、1.275b、1.450c、1.575d、1.68045、某振冲复合地基工程,施工完成后,由建设方委托检测机构进行质量检验,检测时采用直径为1.2mm圆形压板,地基土泊松比μ=0.3,三台载荷试验的检测结果如下:A#比例极限Po =180kPa,对应的沉降量So=20mm,极限荷载Pu=400kPa。
B#比例极限Po =220kPa,对应的沉降量So=22mm,极限荷载Pu=380kPa。
C#比例极限Po =250kPa,对应的沉降量So=25mm,极限荷载Pu=360kPa。
问:①该工程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为()kPa。
a、180b、220c、250d、190②A#试验点的变形模量()MPa。
a、5.7b、8.9c、6.5d、7.746、某振动沉管灌注桩工程,在进行桩身完整性试验时,实测的桩端反射时间为10ms,缺陷的第一次反射时间为4ms,假设该工程灌注桩的平均应力波纵波波速为3000m/s。
问:①该桩的推定桩为()m。
a、6b、10c、15d、20②缺陷位置距桩顶()m。
a、8b、6c、4d、247、载荷试验是用来确定地基土的()。
a、承载力特征值、变形模量b、承载力标准值c、荷载~沉降曲线d、压缩模量48、按变形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对于深层搅拌桩或旋喷桩复合地基(d——压板直径)取( )。
a 、s/d =0.008b 、s/d =0.006c 、s/d =0.012 d 、s/d =0.01549、高应变锤击过程中,当应力波通过桩身某截面时,假设该截面所受的土阻力为R ,则从该截面开始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波和一个向下的拉力波,它们的幅值为( )。
a 、向上为21R ,向下为R b 、向上为R ,向下为21R c 、都为21Rd 、都为R 50、在进行岩基载荷试验时,圆形刚性承压板直径一般为( )。
a 、1.0mb 、0.8mc 、0.5md 、0.3m51、在浅层平板载荷试验中,同一土层参加统计的试验点不应少于3点,当试验实测值的极差不超过其平均值的( )时,取此平均值作为该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 。
a 、10%b 、20%c 、30%d 、40%52、当采用高应变进行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时,抽检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 ( ),且不得少于( )根。
a 、1%,3b 、3%,5c 、5%,5d 、10%,1053、对于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桩身完整性检测时,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 ),且不得少于( )根。
a 、5%,5b 、10%,10c 、20%,10d 、30%,2054、单桩水平力试验时,水平力作用点和实际工程的桩基承台底面标高的关系宜为( )。
a 、比承台底面标高低50cmb 、和承台底面标高一致c、比承台底面标高高50cmd、比承台底面标高低100cm55、竖向承载旋喷桩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
a、复合地基载荷试验b、单桩载荷试验c、动力触探试验d、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单桩载荷试验56、振冲处理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
a、复合地基载荷试验b、动力触探试验c、静力触探试验d、高应变试验57、在静水或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并经生物化学作用形成,其天然含水量大于极限,天然孔隙比e≥1.5m粘性土称为()。
a、粉土b、淤泥c、红粘土d、填土58、土的承载力取决于土的()。
a、抗剪强度b、粘聚力c、粘度d、渗透性59、工程上通常把()作为评定无粘性土地基承载力的依据。
a、颗粒大小b、密实度c、颗粒配d、颗粒组成60、地基主要受力层系指条形基础底面下深度为(),独立基础下为1.5b,且厚度均不小于5m范围(二层以下一般以民用建筑除外)(b-基础底面宽度)。
a、1bb、2bc、3bd、4b61、当采用低应变法检测时,受检桩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且不少于15MPa。
a、50%b、60%c、70%d、100%62、桩身波速平均值可选取不少于()根I类桩低应变信号明确的桩来确定。
a 、2b 、3c 、4d 、563、一根一维的弹性杆件,受外力作用后,假设杆件的位移为u ,轴向坐标为x ,时间为t ,则杆件内应力的传播方程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