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2 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史

1.2 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史

中国电力发展史
第一章 中国电力发展史
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史,是一部艰难创业史,是中国工业发展的 缩影。从1882年中国电力工业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电力工 业是伴随着战争成长起来的,历经数次战争也未被击垮,但它的发展 极其 缓慢,历尽艰辛。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 完善,电力工业迅速恢复,并逐渐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党和政府把 电力工业作为基础产业,置于国 民经济“先行”的地位,并在一定的 时期以电力为中心安排能源计划,在投资上给予倾斜。虽然有工作失 误造成的严重损失,但发展的速度还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 党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之后,电力工业实行集资力电、多家办电政策,进行以市 场化为基本取向的体制改革,取得了世界罕见的发展,扭转了长期的 缺电局面,基本满 足了日益增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在需求。 home
home
建国前的 电力工业
01
1888.4月清政府从丹麦祁罗弗 洋行购买15kw发电机组一台, 在北京中南海西门外盔头作北 侧饽饽房,建成西苑电灯公所, 专供宫廷照明用电;12月14日 将装在西苑慈禧寝宫仪鸾殿的 第一盏电灯点亮。
由于慈禧太后的反对, 北京出现电灯的时间比 上海整整晚了6年
home
home
建国前的 电力工业
01
解放区电力事业的发展;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党 政府和中国共产党分别接受日本侵略者当时修建的电厂。 但是,受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对解放区的电力工业 总是千方百计的破坏和掠夺。1946年5月,东北抗日联军进 驻哈尔滨,成立了哈尔滨电业局。7月18日,国民党在丰 满切断松滨线,对哈尔滨进行电力封锁。另外,国民党还 全部接管了沦陷区的电厂,将共产党的用电空间压缩的很 小。针对这种局面,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努力争取,一方面 积极筹建自己的电站,分别在河北的平山县投建了忽忽水 电站、山西的长冶县投建了刘伯承电厂。
建国初 期的电 力工业
02
从1946年到1949年,中国电力工业基本处于停滞 状态,仅在1947年在杨树浦电厂建成了1台180t/h高 温高压锅炉和一台1.765万KW的背式汽轮发电机组, 这是中国第一台高参数火电机组。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装机容量只有185万KW、 发电量43亿KWh,人均年用电量只有9kWh,发电量容 量和发电量分别居世界第21位和第25位。 当时除东北仅有一条220KV线路和几条154KV线路, 其他地区只有以城市供电区为中心的发电厂及直配线。 中国当时的电力工业处于落后地位。
建国前的 电力工业
01
1897.清代商务大臣盛宣怀在上海设立南洋公学,1912年改名为南 洋大学,1921年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合并,定名为交通大学。先后设 有科学、管理、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等学院,为中国电气事业培养了 一批技术和管理人才。 1898.清光绪皇帝宣布变法,京师大学堂创建,设有电学、化学等课 程。1903年11月,在北京建设京师高等实业学堂,设机械、电气、矿 冶、应用化学等四科,1938年改称北京大学工学院。1952年工科并入 清华大学电机系,为中国电气事业培养了科技和教育人才。 191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蔡元培任教育部长,京师大学堂改为 北京大学,天津西学堂改为北洋大学,山西大学堂改为山西大学,又 新设立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这些大学都先后设有电机系。 home
home
建国前的 电力工业
01
1949年底,全国发电设备容量为184.86万kW,其中火 电168.56万kW,水电16.30万kW,年总发电量为43.10亿 kWh,其中火电36亿kWh,水电7.1亿kWh,35kV及以上输电 线路6475km,其中220kV线路765km,154kV线路832km, 110kV线路340km。中国的发电装机总容量和年发电量分别 居世界的第21位和第25位。
建国前的 电力工业
01
02 建国初期的电力工业
05
03
“文革” 时期的 电力工 业
文革后调整时 期的电力工业 04
改革开放后的电 力工业
建国前的 电力工业
01
1882.7月 英籍商人立德尔(R.W.Little) 等人创办上海电气公司,在南京路西江路 十字路口的西北角建发电厂,安装一台16 马力蒸汽发电机组,并沿外滩至虹口招商 局码头一带立杆架线,装设了15盏弧光灯。 同年7月26日7时电厂开始发电,电能开始 在中国的应用,几乎与欧美同步,并略早 于日本。
建国初 期的电 力工业
02
1952.11月,燃料工业部召开全国供电会议, 提出全面发挥潜在能力的任务和措施: 一、推行电力统一调度; 二、推行定期检修和统一检修制度; 三、调整电力负荷(移峰填谷); 四、节约用电; 五、推行两部电价制; 六、建立供用电制度,包括计划用电、用电监察 和保证供电质量的制度等。
home
建国初 期的电 力工业
02
1953.1月,中国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正式执行。 电力工业计划装机205万kW,1957年发电量达到159亿kWh。 “一五”期间将以建设火电厂为主,同时利用已有的资源 条件进行水电站建设,并大力进行水能资源勘测工作,为 今后开展水电建设准备条件。 "一五"完成后,电力迅速支撑起了共和国的经济大厦, 新中国工业体系的雏形基本形成。"一五"期间,中国电力 工业一边引进设备、管理、技术,一边学习、消化,开足 马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与此同时,以自力更生、艰苦奋 斗为主线的中国火电国产化历程,一路跋涉一路豪歌。中 国火电事业在曲折中前行
home
建国前的 电力工业
01
1945.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 投降,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垮台,从此 结束了日伪对东北电业长达14年的统 治。10月27日,中共中央派出的第一 批挺进东北的干部大队进驻沈阳;11 月3日,中共特派员何纯渤接收沈阳 “南满株式会社”;11月8日,沈阳市 6个44kV变电站全部修复,开始供电。
home
建国初 期的电 力工业
02
home
建国初 期的电 力工业
02
home
建国初 期的电 力工业
02
1949年,新生的新中国百废待兴,百 业待举。刚刚经过战乱的电力设备破 败失修,电力基础十分薄弱,全国全 年的用电量只相当于现在一个中等城 市一年的用电水平。 1952年工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145%, 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均超过历史最好 水平。(三年恢复期)
建国前的 电力工业
01

1929.国民政府出台《电力民用监管条 例》、统一频率和电压、设立资源委 员会管理机构。
1929年中华全国民营电业联 合会成立,第二年加入了万 国电业联合会 home
建国前的 电力工业
01
1937.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军大举 侵略中国,随日军所占之所,均将电 厂强占军管,由日本电力联盟派人进 行管理。 8月13日,淞沪战争爆发,日军从上海 大举进攻。装机3.45万kW的上海闸北 水电公司发电厂主要设备在日军炮火 下收到严重损坏;11月,日军占领上 海华商电气公司发电厂后,将该厂熔 炼炉1.6万kW的3机10炉全部拆走。 10月 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开始修建丰满 水电厂(装机8台共52.25kW)和水丰 发电厂(装机6×10万kW)。
home
建国初 期的电 力工业
02
home
建国初 期的电 力工业
02
1950.2月,燃料工业部在北京召开第 一次全国电业会议,规定三年恢复时期的 基本方针与任务是:保证安全发供电,并 准备有重点地建设二三年内工业生产所需 要的电源设备。7月,中国电业公会第一 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燃料工业部 召开全国水力发电工程会议。
建国前的 电力工业
01
1945.8月15日,在华北,八路军接管了张家口、下花园、承德等地,在张家口 成立民生电业公司,管理张家口及下花园电厂,同时接管了承德电厂。 10月,北 平市政府接收伪华北电业北京分公司,改为北平市电灯公司;同年11月国民政府 经济部接管华北电业公司北平分公司,北平市电灯公司改为该公司的北平分公司。 1946.5月,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成立台湾电力公司。东北抗日民主联军进驻哈尔 滨市,哈尔滨电业局成立。 1947.6月,大连、旅顺、辽东半岛地区成立“中苏合营远东电业股份公司”。 1948.7月,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在哈尔滨成立东北电业管理总局。12月,京津 唐电网的唐山电厂、石景山电厂相继解放。 1949.1月,天津各电厂解放。2月,北平和平解放,北平军管会派军代表任一宇 接管冀北电力公司。4月,华北人民政府下令:冀北电力公司和察哈尔省察中电业 局合并,成立华北电业公司,管辖北平、天津、唐山、察中等分公司,不久又改称 为华北电业总局。 home
home
建国初 期的电 力工业
02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国发电装机容量为 1848.6kW,年发电量约43 亿kW· h,居世界第25位。当时中国 已形成的电力系统:①东北中部电力系统,以丰满水电厂为中 心,采用154kV输电线路,连接沈阳、抚顺、长春、吉林和 哈尔滨等地区;②东北南部电力系统,以水丰水电厂为中心, 采用220kV和154kV输电线路,边疆大连、鞍山、丹东、营口 等供电区;③东北东部电力系统,以镜泊湖水电厂作为中心, 采用了110kV输电线路,连续鸡西、牡丹江、延边等供电区; ④ 冀北电力系统,以77kV输电线路连接北京、天津、唐山等 供电区和发电厂。
建国前的 电力工业
01
1910.7月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 市郊的螳螂川上,中国第一座 水电站石龙坝水电站开工建设, 1912年5月28日发电,最初装机 容量为480 kW。 奥地利生成的水轮机,德国西 门子生成的发电机距今已经百 年还能正常运转发电。
home
建国前的 电力工业
01
1913.4月,上海共租界工部局电气处 在杨树浦沈家滩建设江边电厂(今杨 树浦电厂),由英国商人投资建成。 装机容量4000kW。至1923年全厂装机 容量达到12.1万kW,1936年装机达 18.35万kW。 它是当时远东地区最大的电厂。却给 中国工人留下了这样的记忆:职工按 国籍不同被分为四个等级,最后一等 就是中国人,记过九次就要开除。 home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