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故事的成语说课稿

有故事的成语说课稿

《有故事的成语》说课稿——华蓥市高坪小学李庆[设计理念]识字写字是教学低年级语文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出这一重点,突破这一难点,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在设计本课教学时,首先由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有趣的成语》引入新课,让学生对有故事的成语产生兴趣。

通过指导学生初读课本,把学生带入识字情境中,初步感知汉字,为进一步学习打基础,其次注重落实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始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目标]1、认识16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大致了解其中某些成语所包含的故事,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

3、有主动学习,积累成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16个生字,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培养积累成语的兴趣[课时安排]第一课时[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成语故事。

2、课件和生字卡片。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我们曾经学过《有趣的成语》还记得吗?那些成语有趣在哪里?对,它们都是由数学开头的,你能说上几个这样的成语吗?其实在我们汉语言中的成语是相当多的,内容也十分丰富,今天我们又来学习成语,这些成语,同学们会更喜欢的,因为每一个成语都有一个好听的故事。

板书课题:有故事的成语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以前学过的《有趣的成语》引入新课,既能发挥已有的经验对学习新知识的积极作用,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还等什么呢?赶快读一读这些有故事的成语吧!如果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了不认识的字,就拼一拼它字上的音节。

2、出示课件,学生自读成语。

3、检查学习情况。

4、出示课件:(有拼音的生字),由同桌小声地拼读。

5、有哪些字娃娃的名字容易叫错;请你来当小老师给大家提个醒。

6、怎样才能记住字娃娃的样子呢?谁愿意把自己的好办法说给大家听听。

7、玩愚公移山的游戏:设计意图:改变传统的“教师死教硬灌,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关于启发学生通过读读,说说,记记来识字,以增强学生的识字能力和学习动力。

三、精读成语、领会感悟1、请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来读读成语,边读边想,你听到过或看到过哪些成语的故事?2、在小组里将你知道的成语故事讲给伙伴听,组内推举一个讲得棒的在班上交流。

3、交流,老师讲述大部分学生都不了解的成语故事。

4、知道了成语里的故事,了解了成语的意思还不够,我们还应该在学习和生活中练习使用这些成语。

(做“送成语宝宝回家”的游戏)5、指导朗读成语①齐读②个别读(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别人和自己)③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拍手读6、做课后练习第2题。

7、鼓励学生将成语背诵下来。

设计意图:本课学习的成语都是具有一个深刻内容的故事,引导学生说故事,既能让学生从中获得一些启发,了解中华民族有历史悠久,数以万计的成语既是我国历史文化的国宝,又是中文的一大特色,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积累成语的兴趣。

四、自主实践,拓展延伸1、谈谈你还听过或看过哪些有故事的成语。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这方面的书,如《成语大王》、《成语故事》、《成语词典》等,收集更多的成语故事,在班里开一个成语故事会。

设计意图:成语言简意赅,能够帮助我们以最简洁的语言,把思想盛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让学生从中了解,积累一些成语,对他们今后的说话,习作将大有好处。

附板书设计:有故事的成语有故事的成语高兴小学陈妍宏教学目标:1、识写本课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大致了解其中某些成语所包含的故事,能从中获得一点启发。

3、有主动学习、积累成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积累成语教学难点:自主识字、了解成语的意思教学准备:学生:课前了解成语的故事,收集一些常用成语。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与学生进行课前谈话)刚才我们背诵了有数字的成语。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认识另一类成语《有故事的成语》(板书课题)2、读课题,解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读课文,读正确。

(1)、自由读请读一读这些有故事的成语,如果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就读正确。

(2)、齐读2、自主学生字这些字娃娃就是大家(课件出示生字)(1)大家读两遍。

指导“梁”、(2)绍给大家。

31、师范读。

23、学生齐读4、师生对读5、男女生对读67、试着背诵。

1文中哪个成语吗?(课件出示图片)2、你想知道哪个成语背后的故事?(教师放课件“精卫填海”)3、你想对小精卫说些什么?4、做游戏“精卫填海”。

(1)、指导书写。

(教师着重对“梁”、“卧”进行指导。

)(2)、练习成语填空。

五、小结,课后延伸。

有故事的成语(第一课时)观音溪初级中学李纯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生字,了解成语中的故事及意思。

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

3、情感目标:学生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了解成语的内容。

教学难点:了解成语的意思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了解成语中的故事。

2、教师:多媒体课件、小黑板、生字卡片。

有故事的成语庆华初中屈建琴说教材教材简析《有故事的成语》是西师版小学语文第四册《识字二》的第四课。

成语是我国历史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文的一大特色。

本课是在学习了第三册《有趣的成语》后安排的有又一篇借助成语识字课文,这样既能帮学生构建一定的文化视野,又能丰富学生对成语知识的积累与认识。

成语中的故事生动有趣,极具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

教学目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及低段语文教学的特点,结合本篇识字课文的教学内容制定了以下3个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夸父追日、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卧薪尝胆”4个成语,大致了解一些成语的故事,丰富学生对成语知识的积累和运用。

3、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累成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积累成语教学难点:活动中识字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等课时安排:这篇课文共有8个成语,要求学生认识16个字,会写10个字,识字量大,为了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牢固掌握知识,安排2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创设情境学习前4个成语,认识9个字,会写5个字。

第二课时学习后4个成语,认识7个字,会写5个字。

本课时为第一课时。

说教法、学法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不能持久,活泼好动,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听故事、游戏中读读、认认、说说、写写、记记等达到教学目的。

说教学过程一、听听1、听故事大王讲故事,听明白故事里讲的是谁?做什么?2、学生交流听到的故事,引出《精卫填海》3、这个有趣的故事就在今天我带来的这本书里(多媒体出示《有故事的成语》),这本书里一共有8个成语娃娃的故事,今天,我将带着小朋友们一起去认识其中的4个成语娃娃。

(通过课文中的成语故事导入,能很快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了解成语中的故事的同时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读读(给其中表现好的送出拼音小帽)1、请小朋友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自己想办法先去认识这4个成语娃娃。

(课件出示课文前4个成语,学生自由认读)2、多种形式检查学生认读情况。

(1)同桌读,互相纠正读音。

(2)请小老师教读。

(推举读得好的同桌或自己当小老师教读,读对了,其他学生跟读,读错了另请小老师教读(3)男女生对读(4)师生配合多种形式读(让学生自读成语,可以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熟课文的同时体会成语的特点,读出成语的韵律美。

)三、认认1、过渡:小朋友刚才读得非常棒,下面我要瞧瞧谁在读的过程当中最细心,是不是把成语娃娃家的汉字娃娃都认识了2、游戏:拼音小帽找主人(1)出示拼音学生读;(2)出示生字学生认;(3)拼音小帽找主人。

3、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拼音的小主人的。

(交流识字方法)可能有:很早甚至幼儿园就认识的老朋友——“父”;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朋友,如味精的“精”;还有加一加,如土+真=填、大+亏=夸、禺+心=愚、月+旦=胆等方法,其中“卧、尝”可能学生会觉得不好说,相机出示图片“卧薪尝胆”指导学习。

4、游戏:送汉字娃娃回家(1)汉字娃娃跑出来了,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这两个“妈妈”很伤心,她们找不着他们的孩子了,小朋友,我们帮助这两位“妈妈”找到生字宝宝吧(多媒体展示)(2)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这两个“妈妈”找到自己的孩子了,可是成语爸爸又着急了,没有了汉字娃娃,他们的家就不完整了。

亲爱的小朋友,你能把汉字娃娃一笔一画亲自送到成语爸爸的怀里吗?(本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游戏中识字、巩固生字的教学。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生字娃娃,变生字为“熟字”;运用加一加等已学过的方法识字,注意了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运用;听故事中识字,在识字的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我会写1、为了让汉字娃娃全都顺利的回到成语爸爸的怀抱,我们先来瞧瞧,哪些字娃娃我们容易把它写错。

相机指导“填”:土的第三笔横变成提,右边真字中间是三横“卧”:重点指导笔画。

小朋友,我们先看看电脑老师是怎样写这个字的。

下面,请两位小朋友到黑板前来,其他同学念笔顺并用手指比画,两位小朋友将“卧”字娃娃放大到黑板上的田字格里。

然后师生评写2、跟着电脑老师用手比画每个字的笔画3、在书中找出这几个字娃娃描红4、送娃娃回家(通过形象的电脑笔画示范指导,以及教师的重点指导,既生动形象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较好的落实教学目标)五、总结板书略《有故事的成语》备课教案广安实验中学小学部陈家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借助汉语拼音认识16个生字。

2、能力目标:能背诵课文里的8个成语,大致了解其中某些成语所包含的故事。

.3、情感目标:通过对成语故事内容的了解,从中获得一些启发。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词,指导学生认真朗读,培养语感。

2、积累成语,了解某些成语包含的故事。

教学难点:有主动学习的愿望,有积累成语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谈话,故事导入课题1、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都听过哪些故事呢?这些故事你是从哪里听到的?(生汇报)2、师:有些故事藏在成语里,非常有趣,你们愿意听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进入《有故事的成语》。

2、板书课题,指导学生朗读课题,让学生在读中感受“有故事”和“成语”。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出示课件一)1、从课件《守株待兔》引出课文的八个成语。

2、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

3、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认识生字。

①老师示范读课文②同桌齐读课文③男女比赛读课文④男女合作读课文⑤开火车读课文。

4、师:戴上拼音帽子大家都会读课文了,那老师把汉字娃娃的拼音帽子摘下来你还会读吗?(出示生字卡片,生读生字,并说出生字在课文中相应的成语。

)5、师:如果老师只说成语里的一个字,你能把这个成语大声地说给我们听吗?三、熟读课文,了解某些成语中的故事。

1、师:你能通过看老师的动作,猜出它是什么成语吗?比一比谁的反应最快。

(游戏:师做动作,生说出在课文相应的成语来。

)老师适时地对当个成语故事进行点拨愚公移山:愚公和他的家人下定决心要把门前的两座大山搬走,他们那种战胜困难的决心感动了玉帝,最后玉帝派神仙把那两座山移走了。

相关主题